2019年可報考的三個高職新專業,預測會火

高職院校專業,一直讓很多學生都難以抉擇,並且一直都沒有什麼新增專業,而今年根據《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設置管理辦法》,在相關學校和行業提交增補專業建議的基礎上,教育部組織研究確定了2018年度增補“儲能材料技術”“虛擬現實應用技術”和“水淨化與安全技術”3個專業,自2019年執行,現在咱們一起來看看這三個專業詳情。

一、儲能材料技術專業

專業代碼 530505

專業名稱 儲能材料技術

基本修業年限 三年

2019年可報考的三個高職新專業,預測會火

就業面向

面向儲能材料製備和應用行業,在儲能材料的生產與應用、工藝與控制、設備與維護、銷售與服務技術領域,從事材料的生產、管理、技術服務等工作。該專業的設置,將有力支撐以硅、鋰、鈷、鎳等有色金屬為核心的新一代儲能材料產業發展,將為國家建設一支基礎好、能創新的儲能材料產業隊伍提供保障,進而為提高我國新材料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佔領產業制高點打下堅實基礎。

核心課程與實習實訓

1.核心課程

應用電化學技術、溼法冶金技術、新型儲能材料基礎、儲能材料製備技術、儲能材料生產質量控制與管理、儲能電池模組設計與應用、儲能材料檢測技術。

2.實習實訓

在校內進行儲能材料製備、檢測、應用的實訓。

在校外進行崗位認知實訓和頂崗實習,其中企業生產頂崗實習累計不低於 6 個月,全面提升綜合職業

能力。

為新能源科技儲備新生力量

我國現在將綠色發展作為五位一體發展戰略之一,提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校的能源體系,儲能產業作為智能電網、可再生能源佔比能源系統,而隨著儲能產業的發展,尤其現在的新能源汽車就是一個實例,要減少尾氣汙染,倡導綠色出行,而以鋰電池新能源企業為例,未來五年這些企業需要近萬名人才需求,所需大專生佔比50%。

急需解決輸送人才是因為現有能源產業工作人員素質不高,支持如此大產業的從業人員主要由高中及以下學歷人員組成,工人文化素質低、不懂原理、不懂設備,更不懂管理。因此企業難以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這成為了阻礙儲能企業快速發展的桎梏。二是校園招聘和社會招聘的新員工知識結構單一。並且很多高職院校還會進行聯合辦學和校企合作,這樣更有助於培養實幹型儲備人才,學校畢業就可以直接上崗工作。

因此,高等職業院校開設儲能材料技術專業,有助於補齊產業短板,建設一支生產、維護儲能材料的專業技術技能人才隊伍,進而解決企業人才數量供給嚴重不足,人才質量不高的問題。

二、虛擬現實應用技術

專業代碼 610216

專業名稱 虛擬現實應用技術

基本修業年限 三年

就業面向

主要面向虛擬現實、增強現實企事業單位,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應用崗位群,從事項目設計、項目交互功能開發、模型和動畫製作、軟硬件平臺搭建和維護、全景拍攝和處理等工作。

2019年可報考的三個高職新專業,預測會火

核心課程與實習實訓

1.核心課程

虛擬現實概述、程序設計、虛擬現實引擎開發、增強現實引擎開發、三維建模和動畫、全景視頻拍攝及處理、虛擬現實軟硬件平臺搭建和維護。

2.實習實訓

在校內進行三維建模與動畫製作、全景拍攝和處理、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項目開發等實訓。

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行業企事業單位進行實習。

據工信部《2017中國VR產業投融資白皮書》數據,2015年,我國虛擬現實產業規模為15.8億元,2016年上升到68.2億元,複合增長率達到300%以上。隨著Oculus Rift、HTC Vive、索尼PS VR等多款產品的逐步成熟,從2017年開始,虛擬現實產業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期,產業規模超過160億元。基於整體市場、產品成熟度及關鍵技術等指標的研判,預計到2020年,市場進入相對成熟期,產業規模將達到918.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125.3%。

專業的行業發展和人才需求

全球最大的職業社交網站領英發布的《全球虛擬現實人才報告》中顯示:現階段,中國虛擬現實人才數量佔全球2%,但對虛擬實現人才的需求卻達18%,而美國虛擬現實人才保有量則達到40%,中國與美國的差距為38%。

從現有的從業人員構成來看,虛擬現實從業人員大多是從遊戲、動漫、3D仿真、模型等行業轉型而來,對於這個新興產業,很多人只能將原來的經驗應用其中,或者從頭開始學習,企業人才培養週期長與成本壓力大,高質量虛擬現實人才的匱乏成為制約中國虛擬現實產業發展的癥結。

專業增補的背景和意義

VR技術的實現已經廣泛地應用於教育、醫療、軍事、遊戲、工業仿真、文物古蹟、應急推演等諸多領域,為這些領域提供了契合完善的展示方案,許多虛擬現實應用項目甚至開始影響人們的生活。

在公佈增補專業之前,根據當地區域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的不同,個別地區和院校已較早設立了虛擬現實方向,如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2012年開設了“數字展示技術專業(VR/AR方向)”,並自主開發瞭如《虛幻引擎(UE4)技術基礎》等世界通用VR引擎的高職高專類規劃教材,對全國VR專業建設推廣和普及起了引領性的作用。近兩年在VR國賽推動下,更多的院校開始開設VR方向,但國內真正以虛擬現實命名的專業一直沒有。

專業評價和未來前景

專業定位:在以往國家對虛擬現實的各種政策裡可以看出,國家把虛擬現實定位為高端信息技術,這樣的定位讓專業申報有了方向,專業最終落在了高職專業目錄的電子信息大類,計算機類中。該專業的核心課程以學習交互技術為主,但該專業要學習的知識和技術相對廣泛,是一個培養複合型技能人才的專業,學生既要學習涉及到計算機語言的VR開發引擎,又要學習三維建模等屬於藝術造型和技術方面的課程。這將會給後續院校的專業和師資團隊建設帶來一定的挑戰。

未來前景:該專業未來發展從技術融合層面來說將和增強現實、混合現實、人工智能等領域進行結合。從各領域應用及硬件升級發展來說,除了對各領域項目進行模擬展示應用之外,將涉及社交元素的應用,可能發展為繼智能手機之後的具備便攜性、計算性、屏幕寬廣性具一體的信息溝通、顯示平臺。

三、水淨化與安全技術專業

專業代碼 520812

專業名稱 水淨化與安全技術

基本修業年限 三年

就業面向

主要面向城鎮汙水處理廠、飲用水生產企業、給水排水管理部門及企業、生態環境管理部門及企業等從事汙水處理、水深度處理與回用、飲用水淨化、水質檢測與評估、以及從水源到水龍頭全過程水質安全管理等工作。

2019年可報考的三個高職新專業,預測會火

核心課程與實習實訓

1.核心課程

飲用水淨化技術、汙水處理技術、水深度處理與回用技術、水質檢測與評估、水質安全管理。

2.實習實訓

在校內進行飲用水淨化、汙水處理與回用、水質檢測與評估等實訓。

在校外城鎮汙水處理廠、飲用水生產企業、水質檢測與評估等機構與企業實習。

水資源是人類一直賴以生存的資源之一,而飲用水的安全問題也一直是全世界所關注的,我國因飲水產生的安全問題也十分突出,水資源匱乏和水資源惡化顯現尤為明顯,水資源的緊缺和水生態惡化成為影響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同時由於飲水問題對人民群眾產生的影響也十分重大,這些都為水淨化與安全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行業背景需求

目前,由於水汙染產生的各種生態問題亟待治理,用水、飲水安全直接及衍生出的各種崗位大量空缺。城市汙水處理廠、飲用水生產企業、給排水生產及管理、水生態治理管理部門急需從事水淨化與安全高素質人才。依託國家“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戰略,加強環境控制類人才培養,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進校企協同育人,為企業發展解決人才瓶頸。

專業設置背景及意義

2015年4月2日,國務院正式發佈“水十條”明確指出:“水環境保護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當前,我國一些地區水環境質量差、水生態受損重、環境隱患多等問題十分突出,影響和損害群眾健康,不利於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水資源匱乏是影響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是一個貧水的國家,中國人均水資源只有2200立方米左右。全國600多座城市中,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嚴重缺水的城市就有110多個。據水利部統計,中國將在2030年左右出現用水高峰,屆時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城市化水平將達40%,人均水資源量僅有1750立方米,屆時用水總量將達7000-8000億立方米,佔中國水資源總量將的1/3。

專業設置評價

傳統的環境工程等專業涵蓋面較廣,涉及到的內容相對較多,但沒有對水問題進行系統的構建,存在一定的問題。水淨化及安全技術專業的設置,主要解決水生態治理,汙水再生利用,飲用水淨化,水質監測與評估,水深度處理等技術,從理論上涵蓋了水問題的各個方面,保證了從水源到飲水全過程的安全問題。

水淨化與安全技術專業系統地規範了水產業的鏈條,彌補了環境工程專業類和給排水專業類之間的空白,搭起了新的產業鏈,其主要培養目標為掌握水淨化與安全專業知識與技術技能,面向汙水再生利用,飲用水淨化,供水水質安全,水生態安全及水質量監測等技術領域,能夠從事汙水處理、水深度處理與回用,飲用水淨化,水質檢測與評估,水生態保護與恢復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該專業的設置必將為環保類產業發展完善提供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中國職業培訓網,深度解析職業教育,青少年教育問題,視頻課程,校企合作,解決企業規模化招聘,學生求職考研考職業資格證書,出國留學等問題!如需更多相關知識,請點擊“瞭解更多”進入網站了解。

此文由中國職業培訓網(cvt-edu.com)整理發佈,文章主要內容來源於職教網,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