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四川地方國企成績單:營收5585億元 同比增長20.3%

前三季度四川地方国企成绩单:营收5585亿元 同比增长20.3%

會議現場

四川新聞網成都10月17日訊(記者 陳淋)10月17日,四川省國資委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精神,總結分析前三季度全省地方國有企業經濟運行情況,查找問題和差距,安排部署四季度相關工作,確保實現全年目標任務。

前三季度四川地方国企成绩单:营收5585亿元 同比增长20.3%

省國資委主任徐進講話

看數據:

前三季度四川地方國企資產總額6.65萬億元,同比增長18.1%

當天的會議上,省國資委通報了我省地方國有企業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情況。據悉,前三季度,我省地方國有企業生產經營保持較好態勢,呈現出五個特點。

一是資產規模和所有者權益進一步擴張。截至9月底,全省地方國有企業資產總額6.65萬億元,同比增長18.1%,所有者權益2.25萬億元,同比增長19.5%,國有資產規模進一步擴大。

二是收入持續增長。前三季度,全省地方國有企業實現營業收入5585億元,同比增長20.3%,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幅度。

三是盈利能力穩步提升。1-9月,全省地方國有企業實現利潤377億元,同比增長15.5%。

四是社會貢獻進一步加大。前三季度,全省地方國有企業已交稅費總額434.5億元,同比增長27.4%,實現勞動生產總值1280億元,同比增長9.0%。

五是固定資產投資總體保持增長。截至9月底,全省地方國有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1795億元,同比增長11.8%,增速較上月提升3.4個百分點。

細分析:

形成“1+29”改革政策體系 推動省屬國企高質量發展

會議認為,我省地方國有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得益於加大五方面工作力度。

一是著力改革攻堅,重點改革實現新突破。我省形成“1+29”改革政策體系,能投集團完成總經理市場化選聘,省國資委指導川航集團開展集團層面混改,10戶子公司混改試點、8戶國企員工持股試點,推進31戶企業上市培育,能投股份有望11月在香港上市,6戶國企入選全國“雙百”企業。

二是著力高質量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新提升。省國資委研究制定《四川省屬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推薦申報省級科技創新計劃項目15個,督促川航集團加快實施推進省低空空域協同運行中心建設工作,組織協調四川發展出資10億元參與國家軍民融合;深入開展“成本管控、效益否決”專項行動,三項費用同比增速低於收入增速2.7個百分點;分企業設立資產負債率預警線和管控線,做到“一企一線”,並將8戶企業資產負債率納入2018年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平均資產負債率較年初下降0.7個百分點。

三是著力開放發展,對外合作邁上新水平。成功舉辦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央地合作座談會、“一帶一路”國家(地區)企業合作發展大會等“央企四川行”系列活動。

四是著力強化監管,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水平得到新提升。制定出臺省國資委職能轉變方案,精簡國資監管事項35項。

五是著力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國企黨建得到新加強。

強落實:

將盡快出臺省屬企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

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徐進在會上分析了當前經濟形勢,希望地方國有企業既要保持清醒頭腦、強化底線思維,又要堅定信心、強化措施,把各項工作做好。徐進在會上提出要求,四季度全省國資國企系統將重點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推動國資國企改革取得新突破。徐進提出,要認真落實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精神,抓好劉鶴副總理強調的六大重點任務的落實,加快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和市場化經營機制,推進規範董事會建設和經理層整體市場化選聘,鞏固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完善中長期激勵辦法,紮實推進公司制股份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能源電力、建築地產等領域重組整合,實施國企上市企業培育計劃,以管資本為主推進職能轉變,力爭取得突破性進展;要以參與“雙百行動”為抓手,推進國企綜合改革,切實抓好港口集團組建,金控集團、川煤集團、產業振興基金等一大批企業改革任務,努力圓滿完成全年改革目標任務。

二是抓緊推進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徐進表示,儘快出臺省屬企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制訂省屬企業創新驅動發展指導意見,打造1-3個國家級研究中心、5-10個重點研究院,圍繞“5+1”現代產業體系,以天府國際機場等118個重大項目建設為載體,推進產業發展,著力打好“央地合作”“一帶一路”“國企市州行”“通道建設”四張牌。

三是紮實推進防範化解國有企業債務風險工作。貫徹落實好中央最新文件精神,推動市場化債轉股真正落地,完善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約束機制,降低國有企業槓桿率,防範重大債務風險。

四是紮實推進企業財務管理變革和財務部門職能轉變。加大財務部門對企業戰略和生產經營的支持力度,推行企業財務集中核算,重新考慮構建企業集團財務管理體制,完善抵抗外部風險機制。

(圖片來自四川省國資委)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