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拐點臨近 全球風險資產承壓

流動性拐點臨近 全球風險資產承壓

隨著美國經濟在復甦軌道中穩步運行,美聯儲在金融危機時推出的超寬鬆貨幣政策正在迴歸常態,除加息之外,美聯儲資產負債表逐步收縮。與此同時,歐洲央行已表態即將結束購債計劃,日本央行也在不斷減少資產購買規模,流動性拐點的到來已無可避免。受此影響,全球風險資產泡沫可能無處遁形,破裂幾率正在增加。

美聯儲將在本週召開新一次貨幣政策例會。其進行年內第三次加息,將聯邦基金利率水平升至2%-2.25%已板上釘釘。自2015年12月開啟本輪加息週期以來,漸進加息成為美聯儲一直奉行的政策路徑,此次將是其第8次加息。

與相對“高調”的加息相比,美聯儲從2017年10月啟動的縮表舉措十分“低調”。金融危機後,美聯儲採取量化寬鬆政策購買大量美國國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大幅壓低長期利率,以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刺激美國經濟復甦,這導致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大幅膨脹。此次縮表採取停止到期資產再投資與主動出售中長期國債和MBS相結合方式。數據顯示,2017年10月18日,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為4.47萬億美元,截至2018年9月19日,已縮水至4.208萬億美元,11個月合計收縮2620億美元,縮水幅度接近6%。按照美聯儲計劃,自10月開始,每個月縮表上限會提高至500億美元(300億美元國債、200億美元MBS)。有專家預測,到2020年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將控制在3萬億美元左右,這意味著未來縮表步伐會進一步加快。與加息將提高資金成本、抑制貸款活動相比,縮表等於直接從市場抽離基礎貨幣,對流動性影響更大。

與美聯儲加速縮表相對應的是,原本較為寬鬆的歐、日央行資產購買力度開始趨弱。歐洲央行在9月議息會議上決定,10月-12月的月度購債規模將從300億歐元降至150億歐元,購債計劃將在12月底徹底結束。日本央行雖然表態稱將每年購買80萬億日元國債,但近兩年的實際購買速度逐漸放緩,“隱形收縮”顯露無遺。

由此可見,發達經濟體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整體規模可能在2018年底前後顯現持續減少態勢,自金融危機結束以來,全球流動性拐點將至。此前在廉價資金充斥市場時,資產泡沫氾濫,高估值幾乎蔓延至所有地區、所有資產類別的風險資產上。據權威機構測算,當前全球風險資產總價值約為400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經濟規模的5倍。如果流動性出現拐點,風險資產當前的高估值將無以為繼,現在的收益率越高,以後就會跌得越狠。

由於歷史上並沒有完全可比數據,以啟動緊縮最早的美國為例,美聯儲此前共進行六次縮表,縮表週期一般為1至2年,規模在2%至15%。縮表時美國GDP增速均有不同程度下滑,資產價格出現下跌,債券資產價格的下跌尤為明顯,這主要是由於美聯儲作為美債最大買方,縮表導致債市供大於求,造成只有低價格才能吸引投資者,從而抬升債券收益率。

在整體流動性收緊的背景下,全球市場風險偏好可能被攪亂。近期風險偏好的脆弱性已在新興市場中得以體現,不排除更廣泛地延伸至其它風險資產的可能性。投資者在加強投資組合抗壓性及穩健性的同時,避免盲目集中投資風險資產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