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與韓國又訌了起來 這一次,我們堅決支持韓國

阿爾法軍事 昨天10:23

日本與韓國又訌了起來 這一次,我們堅決支持韓國

據環球網10月13日轉述日媒消息稱,韓國日前舉行了“2018大韓民國海軍國際觀艦式”,艦艇懸掛了被奉為抗日英雄——李舜臣的將軍旗。日本認為此旗是一面“抗日旗”,立即通過大使館向韓國提出抗議。

據悉,韓國曾要求參加觀艦式的各國軍艦懸掛本國國旗和韓國國旗,特別提示日本不要懸掛具有軍國主義性質的“旭日旗”,然而日本卻認為懸掛“旭日旗”不違反國際規定,最終在韓國持續抗議下取消了這次活動。

眾所周知,韓國是一個飽受日本摧殘的國家,兩國有著解不開的歷史疙瘩。公元1592年,日本軍閥頭目豐成秀吉發動了侵略戰爭,時年33歲的李舜臣挺身而出,多次率領部隊痛擊日本軍隊,尤其是在1597年,李舜臣率領水師在鳴梁海峽,僅用13艘戰艦擊退了日軍300多艘戰艦,並擊沉了其中31艘。以少勝多的李舜臣由此成為半島海戰史上當之無愧的名將,被半島南北方視為抗倭英雄。所以韓國懸掛李舜臣的帥旗,彰顯了韓國的大無畏精神和抵抗運動,以表達對日本侵略戰爭的痛恨。

此外,日本還在二戰期間侵佔半島,利用奴役、壓迫、同化等方式,企圖將半島變為“日本國土”,這在韓國人心中是一道永遠無法抹平的傷疤。至今日韓兩國在竹島、慰安婦、731部隊等歷史遺留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

諸多歷史恩怨讓韓國耿耿於懷,但凡日本作出踐踏其民族尊嚴的事情,都會引發韓國的敏感神經,這次也毫不例外。

當然,韓日這次之所以訌起來,絕不是一個孤立事件,而是多種因素的產物。首先日本政府在戰後幾十年間沒有像德國一樣進行反思,營造出“和好”的氣氛。其次,日本在定位“戰略目標”時一錯再錯,比如扮演美國遏制亞太地區的工具,不斷捲入爭端問題。第三,日本在政體改革問題上沒有成效,為了轉移國內視線,經常製造一些外部矛盾。

無論如何,日本這種向以前的“受害者”傷口上撒鹽的行為,都無益於解決任何問題。雖然參加觀艦式的其他國家也沒有嚴格按照韓國的通知掛旗,但是日本懸掛明顯帶有軍國主義痕跡的“旭日旗”,顯然帶有挑釁意味。

雖然韓國做了很多不地道的事,不過這一次我們卻覺得韓國做得很對,韓國懸掛李舜臣的“帥旗”無可厚非。日本直到現在還沒有反思戰爭罪行,反而頻頻篡改歷史教科書、美化侵略歷史,這些年不斷加緊擴軍備戰,圖謀不軌。正是這種軍國主義思想作祟,日本在國際上不受歡迎,不斷與別國發生矛盾。在此也奉勸日本,正視歷史,與鄰為善,否則永遠無法與其他國家平起平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