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把沒有完成作業的孩子罰站在講台上,然後再拍照發到家長羣里,這樣做對嗎?

曦緣寶貝6961804292


真心不想回答這樣的問題,但不說我感覺對不起自己三十年的教學生涯。

孩子站講臺,為什麼?

因為沒有完成作業!

請問家長朋友們,如果,你沒有按規定完成該完成的任務,你的老闆,你的領導難道會對你笑臉相迎,或者稱讚有加?

相信,我們每個為生活奔波的人,都不會因為自己態度或者能力的問題,沒有完成自己的任務而對老闆或者領導的白眼去責怪他人吧?

那麼,為什麼,同樣一個教室同一個老師教育的孩子,你家孩子卻站在講臺上了?

除了能力的問題,大部分孩子都是態度的問題!

不想做!

請問,責怪老師這樣做會傷害孩子自尊心的人們,你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能力找一份吃飯的工作,還是希望你的孩子懶散,什麼也不想做,啃老?

一個老師,如果對自己的學生完不成作業這件事都視而不見,那他就沒有盡到一個老師的責任!

苦口婆心,語重心長,說到口乾舌燥,相信很多家長經歷過自己孩子做作業時的拖沓和磨蹭,任你怎說有過改變嗎?

沒有!

所以老師只能使用非常手法,讓孩子驚醒,更讓家長丟臉。

是的,這位老師就是讓家長感覺丟臉。如果沒有家長的配合,老師怎麼能夠把新知識通過家庭作業來鞏固?

丟臉比丟孩子的前途重要嗎?

如果丟臉能讓孩子丟掉壞習慣我們的臉有多大,不值得丟?

老師,一個負責人的老師,冒著被人詬病的危險,或者被家長群起而攻之的危險,把自己對孩子未來的擔憂,通過非常的手段表現了出來,他的有多大的勇氣!他完全可以視而不見,熟視無睹啊,可他為什麼要選擇這樣做!

看不過去,也忍不了!少年不學,貪玩,頑劣,家長們矇在鼓裡不知道,還以為自己孩子其他孩子一樣在學校學知識,長見識,學做人!

殊不知,別人的作業認真正確率高,你的孩子作業本上沒長出半根草!

長此以往,你孩子的未來呢?和孩子的壞習慣作鬥爭,不光是老師的事,也是家長的事。家校聯手,孩子才能茁壯的成長!

孩子犯錯不懲戒,後果可想而知。

孩子不好好學習,不通知家長,是對家長知道權的侵犯!

事實上,即使老師沒有把罰站照片發到群裡,哪個學生經常不完成作業孩子回去也會和家長們說,不好的,優秀的,不用遮掩,都知道。

丟家長臉得是自己對孩子學習的態度和自己孩子的學習態度,而不是讓你驚醒的老師!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漫語慢文


對學生、對家長,怎麼看這事都不合適吧?

上學的時候學生最怕啥。。。

我記得自己上學的時候就怕三件事,上課被罰站、課後叫家長、家長會被點名。

害怕被罰站是因為要被全班同學笑話,腿困是小,丟臉是大。。。

課後叫家長就比較嚇人了,一般側面說明了老師覺得教鞭打手心已經不夠解氣了,叫來家長告一狀,回去基本就是一套組合拳。。。

家長會點名更可怕,家長在全班家長面前丟了臉,一頓胖揍回家都是輕的吧,鬧不好就是男女混打。。。。

這麼罰為啥不合適

本身對沒完成作業的孩子進行體罰已經是對孩子自尊心的踐踏了,大家都上過學,都知道講臺罰站對於孩子來說有多丟臉了,結果老師不僅要讓孩子在自己的同學面前出糗,還要讓家長們在群裡被戳一次脊樑骨。。。。

現代通訊發達帶來的方便也給人帶來了更多苦惱,以前家長跟著熊孩子丟了,學期最多兩次家長會,現在好了,家長群聯繫起來方便啊,說讓你丟了就讓你丟臉,老師們倒是與時俱進了,家長的體驗感可不怎麼樣啊。。。

從家長的角度出發,很多問題其實沒必要在群裡公開的說,叫家長不依舊是一個很好的處理辦法嗎?私下溝通又能很好的處理了問題,又能照顧到家長的面子,雙贏的解決方法,老師為啥就不喜歡呢?問題出在誰身上,大家都清楚吧,有些事情,挑明瞭說就沒意思了,大家自己想吧。。。


妙爸超努力


老師這樣做不是為了教育!而是為了出氣!

我從三個角度分析一下:

第一:這是老師無能的表現。

第二:這不是為了教育孩子,而是教育家長!已經偏離了本質。

第三:老師過度追求結果已經迷失了自我。忘記了自己是老師。

第四:老師不懂自我反省,不能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把責任提給家長。背後的意思就是:完不成作業是家長的問題,和我們當老師的無關。

我是自哲學,感謝您點擊右上角關注我!!


自哲學


我是六零後,那時上學老師像父母,親切而和藹,經常是老師家訪,瞭解學生的後顧之憂及學習不好的家庭原因,大多數家長目不識丁,更談不上家長會及改作業一說,而今天的學校,尤其城市中小學老師訓家長,罰學生已是老師的專利,沒有人敢侵犯,個人見識中國現在最失敗是教育,上樑不正下樑歪,老師的師德素智及待提高,罰站學生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這樣對孩子嚴重的造成心理負擔,我的兒子曾經被老師用凳子腿打的身上多處傷疼,看在眼裡,疼在心裡,不敢作聲為孩子安全過度只能忍氣吞聲,因為得罪不起老師,當今社會,名校,成績。顏值,富貴,權位當先,貧窮無權就被老師看輕,所謂看人下菜碟,另眼待學生及家長。為此呼籲相關機構整頓教師隊伍的德才兼備的標準合格建設性,讓學生,家長放心孩子受教健康的發展,千萬別上不合格老師誤人子弟。


靜心143257881


九幾年,初中。每次都是我媽去給我開家長會。我爸特忙,在要求父母都到場的活動裡,他也沒去學校,後來老師在班上當著全班的面問我,你爸呢?你有爸爸麼?。。。艹!當時就跟丫說:“我現在打電話叫我爸過來,那你丫剛才說的話告訴他,他能打死你,你丫信麼?”...丫愣了半天神兒,sb玩意。。


誰的誰o愛誰誰


怕丟人,怕傷自尊,怕孩子受不了,怕家長丟面子,早幹什麼人去了!

有些孩子,有些家長就是老油條,不知道受什麼快樂教育的觀念的影響,一直強調讓孩子快樂,對孩子基礎的作業狀態都不過問,還要求各種快樂,這不是扯淡嗎?

老師拍照,一般就是學習狀態不認真,作業沒完成,老師每天佈置的作業都不能完成,還談什麼快樂教育,你家是有礦還是有什麼?是富二代還是官二代?是有用不完的錢?

如果都沒有,就認真聽老師的話,認真的完成作業,認真的配合老師,對你的孩子只有好處沒有壞處。

一天到晚要自尊,要尊嚴,要臉面,我們開玩笑說江湖地位是自己打下來的,孩子的體面和臉面,家長的自尊都是靠自己打天下得來的,和老師有什麼關係?

老師不公佈成績,不管學生的學習狀態,不管他們是否能夠及時完成作業就是好老師,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狀態中,等你開始察覺到孩子狀態的可怕時,已經來不及了!

如果說老師不對,把孩子領家裡去,自己教,讓他們快樂,讓他們有自尊!


九鬥學生心理


個人感覺不對,我兒子是住校生他初一的班主任就愛把犯錯孩子照片放到群裡指名批評,比如孩子被子沒疊好,小測錯了一個生字或者一道計算題。我兒子確實有粗心毛病,那個時候家長微信群一響我就害怕,總是擔心有孩子名字照片。我感覺是故意讓家長丟臉然後讓家長施壓給孩子,可是我兒子一個月也不在家兩天,根本沒辦法引導教育,只能跟老師說好話麻煩老師多批評教育該罰就罰,我們自己也多批評孩子老師才罷休。如果你說老師麻煩您多費心,老師馬上就說這麼多孩子我怎麼能管過來,孩子是你自己的。如果被老師點名私下我並不打罵批評孩子,只是告訴孩子老師這樣做是為了你們好,為了讓你們重視這些問題,並不是讓你們難堪。可是背後我很不贊同這種做法,我只是為了不讓孩子討厭老師。


愛嘮叨的mum


看看我的,前幾天,同桌二年級學生在學校用圓規扎我家孩子的眼睛,我跟她媽媽講同時也和老師講,這是第二次和她講第一次沒有回,中間孩子也講過這個問題,想想就是因為孩子,就沒有講同時和孩子說算了。這次她同桌用圓規扎到我家孩子的眼睛的眼角了,就覺得事情嚴重了,萬一……她媽媽也問了,那孩子說沒有做過,我說那你問問老師這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好了,不得了了,說我說話過分了,叫我做人給人家留餘地,我就說就這幾句話過受不了了,你家孩子在學校調不調皮,老師不清楚嗎?你自己心裡沒有數嗎?說我做人不好,我是說你家孩子在學校裡表現不好了還是成績不好,自己就默認了。氣死我了,最後給她屏蔽了,這是星期五,剛好星期一,語文老師默寫,好像默寫18-20個就對了4個,原來被我說中了,就說要想別人給自己留餘地,自己也要學學好。怪不得我孩子說他家的老是吵我家的,我們不定期測試,他家30,我家83,怪不得,我不說我家有多好,都是自己做,也沒有送補習班。至少我不操心。



鼕鼕84370177


像這樣的老師可以直接開除,傷害學生幼小的心靈,不懂的什麼什麼是真正的教育,把學習不好的孩子罰站,讓學生看,小學生會認為這就是羞辱,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以為罰站和懲罰就是對孩子的負責和家長的負責,這是最原始的教育,不會用文明的教育方式嗎?


王輝228035912


我就不直接回答這個問題了,我這裡把我對童年時代的一些記憶羅列一下,大家可以看看咱們之間有沒有共同之處。

回憶一下過去的老師

我記得八十年代我上小學(城市)的時候,那時候剛上學的時候天天學《小學生行為規範》,還要考試,不合格的就罰抄,抄到都記住了為止。

諸如上課說話、沒寫作業、課間打鬧等等各種“違紀”行為的一般處理方式是罰站,根據情節嚴重程度分為原地罰站、角落罰站、講臺罰站以及門外罰站。

主要體罰的方式為手打、腳踹以及教鞭打。

老師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你們是我教過最差的一屆”(當然畢業時候這話就反過來說了。)和“講完這道題在下課”以及“我再說最後一句/一次”。

那時候我感覺“家訪”很少,小學六年我記得老師來我家一次,是因為我生病請假一週多。

但是老師叫家長還是很頻繁的,不知道是不是那個年代家長工作容易請假,反正我沒見過(或者說我沒聽說過)有家長嫌麻煩的。

全校最“恐怖”的地方時教導處。教導主任個人的壓迫感比校長都足。

回憶一下過去的家長

家長耐心普遍不是很好,說的最多的貌似都是“你看人家XXX,再看看你!”

對於老師教訓孩子的態度通常都是回家之後再追加懲罰,貌似多數家長認為老師是不會錯的,只要是批評孩子了那麼孩子就一定是錯的。

家長們的心都比較大,一年級就開始自己上學了,我個人沒記錯的話幼兒園的時候我就自己去了。

印象中最早的時候應該是隻有星期天放假吧?然後週六開始半天,再後來到了九十年代才是雙休的,所以週末了父母也比較少帶孩子出門玩玩什麼的。

父母對孩子學習的態度比較緩和,比起成績貌似更注重的是品行。我家算是書香門第了,但是我從來沒印象我他們在我小時候還輔導過我什麼,印象最深的也就是幼兒園學會了下象棋,然後早早的認識了ABC這些字母。

回一下那個時候的孩子

放學之後學習好的一定是先寫作業,我們這些人則是先去玩,玩的東西也比較簡單粗暴,比如鬥拐、騎馬打架、摔跤什麼的,比較危險的有丟失自大戰、冬天會有冰上冒險(這些活動都出過事兒),如果有女生的時候可能還會跳皮筋、踢沙包、丟沙包之類的。另外那個年代流行各種紙牌遊戲比如三國的、變形金剛的。還記得“一呂二趙三典韋……”

學習那時候感覺是“捎帶著”學的事兒。

不少同學都是早上到學校抄,“勤奮”一些的會頭天晚上抄完。

寒暑假寫作業只有兩頭寫,剛放假時候寫寫,然後快開學了趕緊瘋超——沒錯,還是有認真學的,不然抄誰的啊。

被老師批評了、罵了、體罰了回家也不敢說,因為會說了沒準還得咋來一頓揍。

心態很好,有點打不死的小強的味道。

越是淘氣的孩子、被教訓的厲害的孩子貌似越是容易在未來唸叨老師的好。

能跟老師頂著來的學生小學沒見過,初中見過、經歷過。

那時候很多人的理想是“長大了當老師”、“長大了當科學家”。


題主,時過境遷,我們再回頭看的時候,到底是誰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