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才女,半生孤苦,留給世人10首詩詞,被廣爲流傳!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出身書香門第,父親李格非任禮部員外郎,是當時著名的學者,母親知書能文。李清照資質聰慧,不僅多才多藝,少有詩名,更可貴的是作為名門閨秀,她敢於掙脫封建禮教的束縛,天性率真不羈。後嫁夫趙明誠,二人門當戶對,兩情相悅,又難得夫妻志趣相投,他們常常切磋詩文,砥礪進步。前期,趙明誠幾次出仕於外,夫妻相思兩地,李清照前期詞作多寫少女少婦時的美滿及對丈夫的相思別離之情,靖康之難後,李清照和趙明誠相繼避亂江南。在混亂的局勢中,趙明誠赴任途中,病死於建康。加之輾轉途中,丈夫的愛物金石等丟失幾盡,李清照的精神受到沉重打擊,後期詞風陡變,多寫離亂中的孤獨生活,國破家亡的孤苦心境。

憂鬱才女,半生孤苦,留給世人10首詩詞,被廣為流傳!

以下是李清照一生最具代表性的10首詞:

1、《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悽悽慘慘慼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

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

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

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

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聲聲慢》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自己因國破家亡、天涯淪落而產生的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具有濃厚的時代色彩。

2、《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蕈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3、《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

瑞腦消金獸。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

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憂鬱才女,半生孤苦,留給世人10首詩詞,被廣為流傳!

4、《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

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

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

載不動、許多愁。

上片極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悽苦之極;下片則進一步表現其悲愁之深重,並以舴艋舟載不動愁的新穎藝術手法來表達悲愁之多。

5、《點絳唇》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這首詞風格明快,節奏輕鬆,刻畫了一個天真純潔、感情豐富卻又矜持的少女形象。

6、《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如夢令》全詞委婉地表達了作者憐花惜花的心情,充分體現出作者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也流露了內心的苦悶。

憂鬱才女,半生孤苦,留給世人10首詩詞,被廣為流傳!

7、《浣溪沙》

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此詞描寫詞人由於身處青春愛情之中,情緒難免波動,其性格也頗富變化。倩然一笑,美麗活潑;眼波流轉,細膩羞澀;凝視花月,苦苦思戀;寫信抒懷,大膽追求。

8、《夏日絕句》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9、《鷓鴣天·桂花》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李清照的這首詠物詞詠物而不滯於物。草間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襯,或評騭古人,從多層次的議論中,形象地展現了她那超塵脫俗的美學觀點和對桂花由衷的讚美和崇敬。

10、《鳳凰臺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這首詞寫離愁,步步深人,層次井然。從語言上看,除了後片用了兩個典故外,基本上是從生活語言中提煉出來的,自然中節,一片宮商,富有悽婉哀怨的音樂色彩。

憂鬱才女,半生孤苦,留給世人10首詩詞,被廣為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