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村不可複製,也無需複製

袁家村不可复制,也无需复制

資源共享 產融對接

專業諮詢 精準服務

文章較長,通讀約需要15分鐘。

袁家村創造了一個奇蹟,但它不是神話,更不是怪胎。它的成功,有自己獨特的歷史與文化背景,有些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有些地方卻難以再現與複製。

01

頂層設計不可複製

首先,袁家村之所以能能順利推行合作社模式,是因為它有長期堅持集體經濟的背景,而且獲得了很大成功。合作社堅持“全民參與,入股自願,錢少先入,錢多後入,照顧小戶,限制大戶,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原則,這套制度是袁家村運營與管理的核心機制。

其次,早在1993年,袁家村就成立了農工商聯合總公司,下轄12個子公司。對於公司的管理與運營,他們早就輕車熟路。然而,袁家村在轉型搞旅遊開發時,公司管理模式又發生了變化,他們創新性地採用“全民股份制作坊街”的方式,有效解決了各種利益衝突。只要村民參股,不管誰家生意做得好,都等於自己在賺錢,村民們都盼著各家生意興隆,共同富裕的快車就這樣被眾人推了起來。

第三,公司下面是協會。農家樂有農家樂協會,小吃街有小吃街協會,酒吧街有酒吧街協會,這些協會里的成員都是商戶們自己推選出來的,這些成員都給協會義務服務。

第四,村裡的幹部不能與村民爭利,他們所有的服務都是義務的。這就保證了一個廉潔公正高效的領導團隊。

第五,嚴格的食品品質監督保證。在袁家村小吃一條街上,如果出現假貨,商戶將被袁家村永遠除名,產品質量在這裡是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另外,為了完整保留關中民俗特色,他們還採取補貼的方式,讓那些不掙錢、又不可或缺的小吃項目能掙到錢。

袁家村不可复制,也无需复制

袁家村以全民之力發展旅遊,頂層設計的核心是全體村民,地塊在農村,命脈在農業,並以自種、自產、自銷的農副產品來滿足小吃街的運營,既盤活了農民、農村,又盤活了農業,這種以集體利益為主導,融生產、生活、生態於一體的小鎮本身就不可複製。

02

定位不可複製

大家都知道,定位決定生死定位決定價值。只有定位才能決定小鎮的發展方向,只有定位才能指導小鎮(鄉村)開發的所有環節和細節。

定位決定的依據,首先依託的是資源。2007年之前的袁家村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關中自然村,沒有什麼旅遊資源。雖然,村子離唐昭陵不遠,可是,這些資源跟村民們的生產和生活完全沒有關聯。袁家村選擇定位的出發點是帶領村民共同致富,這點十分關鍵。於是,他們選擇了另一個資源——關中民俗,演繹關中地地道道的農民生活。如此一來,全體村民就成了“主角”,一個都不少。

定位決策的依據其次是依託的市場。無論什麼樣的小鎮(鄉村),沒有市場,就不可能存活和發展。因此,不同的小鎮(鄉村)必然面對不同的市場。袁家村最初鎖定的是其周邊向省內外輻射的市場。後來,在品牌效應的推動下,市場越做越大。

袁家村不可复制,也无需复制

定位決策的依據,還有一個重要的研究對象——消費者。如果不知道未來的消費者是誰?不知道他們的消費預期、消費需求、消費偏好,那麼這個定位到底定什麼,為誰定,又該怎麼定?袁家村以農家樂打造小吃一條街的形式來推動旅遊的發展,鎖定是的西安周邊局部性的、區域性的消費群體,因為這裡有比較便利的交通優勢。小吃街發展比較成熟後,又開始向鄉村度假轉型,做鄉村客棧留住遊客,同時開始做弘揚鄉土文化的祠堂街,讓遊客深入體驗關中民俗文化,這樣一步步發展起來,逐漸實現產業升級,消費群體不斷擴大。

“袁家村”這個品牌已經形成群聚效應,已無法複製,更難以超越。

03

機制不可複製

袁家村最大的特色是合作社制度,為什麼別的模仿的“合作社”生存不下去?根本原因是幹部的凝聚力、號召力不夠,村幹部沒有足夠的威信和威望將村民們擰成一股繩,村民們對村幹部持懷疑、觀望、不信任的態度。因此,這樣的“合作社”只有合作的架子,沒有合作的基礎和實質。

袁家村旅遊產業的發展,是以村集體主導以村民為主體的模式發展起來的,而這種模式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紀七十年代郭裕祿當大隊長時期。正是集體經濟為主導的模式讓一個貧窮落後的袁家村在不到10年時間裡就成為整個咸陽地區、甚至全國的一面旗幟(華國鋒的題詞足以見證那段歷史),在此發展歷程中,村支部和村委會的威信得到彰顯,對村民的凝聚力無以復加。在研究袁家村時,我們完全躲不開這段歷史,也不能跳過這段歷史,否則,許多根本性的問題就無法解釋。

袁家村不可复制,也无需复制

袁家村有強大的群眾基礎和信任基礎,這個基礎是過去幾十年集體經濟發展的積累與沉澱而形成的,它的核心是帶領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因此,建立合作社對袁家村來說水到渠成,順理成章,甚至可以說合作社是袁家村集體模式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延續與發展。如果沒有這些積累與沉澱,憑空就想蓋高樓,豈能維持長久?

再者,權且不說袁家村的核心人物郭裕祿、郭佔武書記兩代人一脈相承的大公無私、一心只為村民謀福利的思想與情懷,不是一般村幹部都有的崇高境界,單說要讓村民們做到犧牲個人利益,以集體利益至上,就絕非一廂情願,一蹴而就,說捏合就能捏合在一起的。人心不齊,再強大的形式主義也只是表面上的風光。

在利益分配上,袁家村始終將本村村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外來商戶要進入袁家村,必須服從村集體的安排,必須照顧本村村民的利益,必須分享其在袁家村的既得利益,你在這裡賺得每一分錢,都要與袁家村村民一起分享,否則寸步難行。這三個“必須”既是紅線又是底線,它是袁家村成立合作社的業主基礎。

袁家村的業主是靠袁家村的平臺發展,其他村是靠引進的業主發展,其主客關係與利益分配與袁家村不一樣,甚至相向而行,這也是很多靠業主帶動發展的合作社運行困難重重的原因。

04

不能複製的原因

袁家村的成功在於它審時度勢、因地制宜,選擇了“關中民俗”這個自己能做、而且會做的文化資源做為定位的依據,並根據自己特殊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做好了頂層設計。不能複製的原因在於:

首先,複製不了。袁家村運營和管理機制不能複製

,因為歷史不會回頭,我們不可能穿越歷史再回到幾十年前。

其次,複製無益。複製本身就背離了特色小鎮的宗旨。特色小鎮強調一個“特”字,如果大家都去一窩風地複製袁家村,眾多雷同的袁家村將會氾濫成災,還能引起多少遊人的興趣?顯然,這種複製沒有意義,也毫無必要。

第三,複製的風險更大。畫虎不成反類犬,不能只看袁家村表面紅火的一面,而忽視其獨特的頂層設計和定位,忽視其成功背後潛藏著的無法複製的歷史傳承和文化背景,一旦冒然複製,必將陷入泥沼而不能自拔。僅在陝西,模仿袁家村模式的村落就有近60家,許多地方在區位、文化、環境上都不輸袁家村,但最終經營慘淡。山西有84家模仿袁家村,死掉的有82家,還有兩家還差一口氣。這些複製者只能復其形,而無法復其魂,且永遠無法超越袁家村,不可能產生比袁家村更大的影響力,也不可能成其為品牌。這些例子都說明模仿沒有出路,只有死路一條。

05

無須複製的原因

不同的小鎮根據各自資源、文化的不同會有不同的定位思考,每個小鎮會有屬於自己的特色IP。因此,要沉下心來研究自家的資源價值,並據此確定小鎮的定位,打造與眾不同的特色小鎮。

袁家村不可复制,也无需复制

如果你的小鎮歷史文化脈絡可循,文化內涵重點突出、特色鮮明,那就將自己的小鎮打造成“歷史文化型”小鎮吧。但要注重延續歷史文脈,尊重歷史與傳統。

如果你的小鎮離城市距離較近,位於都市旅遊圈之內,可以考慮將小鎮打造成“休閒度假”為主的小鎮。但要根據城市人群的需求進行有針對性地開發。

如果你的小鎮資源優勢突出,市場前景廣闊。不妨將小鎮打造成“資源稟賦型”小鎮。但要對小鎮的優勢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充分體現小鎮的資源特色。

如果你的小鎮生態環境良好,宜居宜遊,低碳環保。何不將小鎮打造成以生態觀光,康體休閒為主的“生態旅遊”型小鎮呢?

如果你說你的小鎮實在太普通,找不到可以利用的資源。那你可以借鑑一下日本柯南小鎮的做法。日本鳥取縣北榮町,是一個很普通的臨海小城,它創意性地把柯南的動漫故事與形象與小城融為一體,而成為柯南迷們必須朝聖的地方。

例舉了這麼多例子,旨在說明,每一個小鎮都有不同的資源與文化,別人好的構思與設計可以借鑑、學習、參考,但無須跟風與複製,只要根據資源、文化、市場、消費等來確定自己的定位,就能做成富有個性的特色小鎮。

袁家村不可复制,也无需复制袁家村不可复制,也无需复制

實戰讀本

中旗戰略諮詢·核心文章

最新分享:

仁科診斷:

仁科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