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鐸《行書卷》賞析

《行書卷》是王鐸行書的典型作品,是明末清初浪漫派書法的代表性作品之一。非常明顯地體現了敏而好古、高古雄邁的時代書風,與當時書壇盛行的董(其昌)派柔媚書風迥異。《行書卷》書於清順治三年(1646年),文字內容是梁簡文帝蕭綱七篇駢文的摘句,其中《謝敕賚邊城橘啟》和《謝敕賚大菘啟》兩篇實為蕭統的作品。該卷為墨書淡黃色花綾本,高27.8cm,長243.5cm。現藏重慶北碚圖書館。

王鐸(公元1592—1652),字覺斯,河南孟津人。與黃道周、倪元璐等同為明末清初浪漫主義書風的代表人物。明天啟三年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少詹事,充徑筵官。清兵入關後,任南京福王小朝廷的東閣大學士。明亡仕清,官禮部尚書。走著與趙孟鉅謊露代的道路。變節的陰影時時籠罩在他不得安寧的靈魂之上,即使身居高位,卻是度日如年,無時無刻不忍受著道德良知的譴責和痛苦的心靈煎熬。只好成天與筆墨相伴,將內心的矛盾、苦惱與彷徨傾瀉與書法,形成了含量豐富、層次複雜、審美價值極高的尚勢尚態的獨特書風。王鐸寫字,“一日臨帖,一日應索請,以此相間,終身不易。”他特別重視學習傳統書法,認為“學書不參古碑書法,終不古,為俗筆也。”“餘從事此道數十年,皆本古人,不敢妄為。”可見他長期臨帖的深厚功底。王鐸由於政治上的失誤,對自己的身後名期望不高,只是謙遜地說:“我無他望,所期後日史上,好書數行也。”四百年後,中國書法史上,確有他的“好書數行”。

王鐸傳世的“好書”主要有:《五言古詩軸》、《行書軸》、《自書詩軸》、《杜甫詩卷》、《草書軸》、《石湖詩軸》、《贈湯若望詩冊》、《琅華館》、《行書卷》等。

王鐸《行書卷》賞析
王鐸《行書卷》賞析
王鐸《行書卷》賞析
王鐸《行書卷》賞析
王鐸《行書卷》賞析

(書法當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