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的遊戲越來越不好玩了?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這句話用來說現在的遊戲就是“發佈的遊戲千款萬款,好玩的遊戲百不存一”。每天都有新的遊戲發佈,每天也都有不知名的遊戲在不知名的角落裡默默停服,但真正好玩的遊戲卻像秋日的草原上在遍地枯草中煢煢孑立的灌木叢,孤獨而強大!

打開應用商店,遊戲平臺,滿屏滿眼的遊戲,多!是真的多!可是玩家們還是會產生一種感覺,想找款好玩的遊戲越來越難,是哪裡除了問題嗎?

根據遊戲工委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2036.1億元,同比增長了23%,其中移動遊戲收入份額佔比佔57.0%(1161.2億元)。行業成績的背後離不開從業者的共同努力,但不可忽視的是大廠效應越發明顯,騰訊網易等幾家公司的產品貢獻度最高,僅《王者榮耀》一款就足以支撐起小半邊天。

而在今年移動遊戲市場突破千億的情況下,我們回顧整個2017年的遊戲會發現獲得成功的產品基本是靠迭代更新和IP換皮,如現在手遊市場上比較火的《王者榮耀》、《荒野行動》、《龍之谷》、《夢幻西遊》、《喜撲傳奇》等都是在原有IP上進行在開發,但也有創新好玩的新作品出來,如《陰陽師》、《崩壞3》、《食之契約》等創新作品。從各大獎項的評選遊戲也能看出端倪,實在沒得挑,手遊新選項太少,流行的休閒遊戲大多還是山寨貨。

為什麼好遊戲越來越少?

現在的遊戲真的不如原來好玩嗎?史玉柱曾總結遊戲的八字方針為;榮耀、目標、互動、驚喜。對於大多數玩家來說,需求滿足=好玩,需求不滿足=不好玩。

從某種意義上看,會有現在的手遊不好玩的感覺是由於花費幾倍的金錢和時間所得到的成就感不如原來強。現在玩遊戲,花錢與不花錢已經完全是兩種體驗。很多遊戲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卡等級的付費點,當遊戲到達某一階段時不充錢就玩不過去。這限制了大部分的用戶,同時會趕走一批不充錢的玩家,剩下的用戶其實很難找到優越感自然慢慢流失。遊戲對於公司來講是掙錢的產品,對於玩家來說是為了好玩的體驗,在的遊戲都太過商業化,很容易會造成用戶審美疲勞。

當然氪金並不是現在才開始,以前的遊戲也氪金,石器時代》的氪金按當年的比例算也是非常恐怖,一個年寵在當時要花1000元(1999年)。但那個時候是沒的選。紅月、龍族、千年、傳奇等等,那麼時候的氪金遊戲很少;這樣的遊戲氪金點其實真的是很少,除了點卡、月卡的消費,道具的交易買賣都是玩家自發進行的。

原來的遊戲好玩為什麼玩?可以低成本享受遊戲單純的樂趣,比如夢幻玩的是八十一難的互動劇情、刷寶寶、培養寶寶,而現在玩的是什麼?核心樂趣是殺人、比武,比也就是燒錢。

為什麼現在的遊戲越來越不好玩了?

為什麼現在的遊戲不好玩?

遊戲還是那個遊戲,但越改遊戲的付費點越多。原來玩遊戲是玩的樂趣,現在玩遊戲就是比花錢。如果現在還想要割草般的感覺,需要動輒成千上萬的充值。有一句話十分貼切“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本來好好是一個創意型產業,卻偏偏做成了倒班制的勞動密型工廠。

不管怎樣,一款好玩的遊戲必須具備的一個條件就是“不能太坑”,數據不能太坑,劇情不能太坑,付費也請不要太坑,千萬不要把玩家當初盲目付錢的傻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