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特務機構「錦衣衛」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在中國歷史上,一個明面上的特務機構,很多喜歡歷史的肯定也是知道的,就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特務機構“錦衣衛”錦衣衛名字很光鮮,但是背後含義卻是中國歷史上最殘酷的特務制度,特務制度作為君主控制君臣維護皇權的手段,歷朝歷代都會有,並不是說只有明朝有錦衣衛,其他朝代·都沒有,但是其他朝代一般都是暗中建立,不敢招搖過市,為什麼在明朝會把錦衣衛公開化、制度化並且組建了相應的政府機構呢? 組成錦衣衛的武功高手,是不是和影視劇一樣形象俊美,身穿飛魚服,拿著繡春刀,冷酷無情的帥哥美女呢!還有現在還有人認為錦衣衛都是太監呢!話說回來,這些錦衣衛的人都是從哪裡來的呢,歸宿又怎麼樣呢?

中國古代的特務機構“錦衣衛”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錦衣衛到底是怎麼從創立之初讓貪官汙吏聞風喪膽,保持了明初100多年勵志清明,但是為什麼又被臆化成為了一種打擊賢良,淘汰忠臣的這樣的一種組織呢?最終摧毀了明朝的向心力,最後空空朝堂只剩崇禎皇帝一人呢。

中國古代的特務機構“錦衣衛”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從公元1368年的正月,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定都應天府,也就是後來的南京,當年八月份明軍殺入了元大都也就是現在的北京,正式宣佈取代元朝,稱為中華之主,打下江山不忘舊人,朱元璋在立國之初就大封忠臣,洪武二年正月,他開始下旨,建立雞籠山功臣廟,追封死去的將士爵位,雞籠山功臣廟位於現在的江蘇省南京市郊,在首都的郊區,能進功臣廟,在當時對於文臣武將來說那在當時是莫大的榮譽,從洪武二年建廟到洪武八年,功臣廟一共供奉了309位功臣。

中國古代的特務機構“錦衣衛”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大明王朝剛建立,功臣們分的高官厚祿,尤以中樞省之官最為顯耀,但是卻也最為朱元璋忌憚,我們所熟知的,帝王師劉伯溫,明初文臣之首,在民間傳說中劉伯溫既有濟世之才,又有通天之能,陰陽卜卦無所不知無所不曉,是可以與諸葛亮相媲美的人物,朱元璋最親近信任的人卻不是劉伯溫,而是李善長,最先坐上宰相位置和朱元璋皇位發生衝突的就是李善長,李善長在功臣之中是很特殊的一位,他的際遇可以反映朱元璋對功臣的心裡變化,李善長投奔朱元璋的時候已經40多歲了,當時是義軍四起,有雄心的比如朱元璋、陳友諒等,都有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想法,而對李善長這樣的文人來說也有著自己的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當皇帝的人,當時的的想法也就是輔佐一位明君,匡扶天下,成為千古留名的名臣、賢臣,後也如願成為了開國丞相,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利,當了沒多久便請辭了,後面皇帝為了加強自己權利,廢除相權採用了一系列的手段。

中國古代的特務機構“錦衣衛”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最後在洪武十五年(1382 年),朱元璋設置錦衣衛。初始職能為三項:其一,守衛值宿;其二,偵察與逮捕;其三,典詔獄。錦衣衛是由皇帝直接管轄,朝中的其他官員根本無法對他們干擾,因而使得錦衣衛可以處理牽扯朝廷官員的大案,並直接呈送皇帝。所以,朝中官員多畏懼錦衣衛。但是,錦衣衛的刑訊範圍只針對官員士大夫,所以一般不會審訊以及捉拿普通百姓。普通的百姓刑、民事案件只通過正常的司法進行處理。

中國古代的特務機構“錦衣衛”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錦衣衛擁有特權,無形中令他們可胡作非為、貪贓枉法而又得到了皇帝的"屏障"保護,造成了社會的混亂不堪。所以說,明之亡於廠衛,是間接引起明朝滅亡的原因之一。

中國古代的特務機構“錦衣衛”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洪武二十年(1387 年),朱元璋認為錦衣衛有濫用職權,依勢作寵之態,便此時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將內外刑獄從錦衣衛職責中廢除,交由法司處理。後面就先不說了,這是中國明面上的特務機構,也並不是影視劇裡那樣的情形,後續我會再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