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時代,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碰撞邏輯(一)

早在成吉思汗在世的時候,蒙古人就十幾年如一日地不斷侵蝕著金國的邊防線。到成吉思汗去世時為止,蒙金戰爭已經斷斷續續進行了十六年之久。在初生的蒙古與老邁的金國之間,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在軍事上的差距被成倍地放大和凸顯出來。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老話題。

如果單從軍事角度而言,遊牧民族對於農耕民族的優勢顯而易見。

第一,農耕民族在明,遊牧民族在暗。

如果僅僅看土地面積的話,遊牧民族的疆域往往都大的驚人。然而實際情況是,來自於乾旱與半乾旱地區的水土往往無法養育更多的人口,單位面積土地的利用率有限。而同等面積的農耕民族區域,往往會足以養育十倍,乃至於百倍於遊牧地區的人口。所以,遊牧民族往往“逐水草而居”,而無法形成長期性的定居點;農耕民族則恰好相反,由於男耕女織,種桑養蠶,從而形成了大小不等的聚居村落,村落的基礎上又有城鎮,城鎮的基礎上形成帶有城郭的巨大城市。


冷兵器時代,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碰撞邏輯(一)


所以,遊牧民族清楚地知道農耕民族的座標在哪裡,他們進攻是有方向的。而農耕民族在城市與村落所積攢的海量財富,對於遊牧民族又有著巨大的誘惑力,誘惑著一代又一代遊牧民族不惜鋌而走險邁向戰爭的邊緣。農耕民族則恰恰相反,不想打仗的時候敵人來了,想反擊的時候又不知道敵人在哪裡。好不容易探聽到敵人的行蹤了,遠征大漠舟車勞頓,到了集結地又發現敵人跑了(比如,第一章第二節提到的“馬邑之戰”)。而前文所提到的,李陵這種偏師遠征而遇到匈奴主力的情況,只能說是偶然。而在當時漢軍的主力方向上,當匈奴人在情報渠道暢通的情況下,匈奴的主力也不會輕易就暴露在漢軍將士跟前。也就是說,當農耕民族奮起反抗,磨刀霍霍準備戰略決戰的時候,往往因為找不到遊牧民族的主力而計劃落空。

-----------------

備註:本文是一本書的其中一個小節,整本書的名字叫做《魔方中國史》。欲知上下文,請關注“唐島漁夫”頭條號。更多最新內容,請關注天涯煮酒論史版塊的原帖——“打亂順序重讀中國歷史”,原貼已更新三十五萬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