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中國城市坐次排名大變 深圳、杭州、武漢排名上升

中國經濟平穩發展,經濟結構調整,由中低端加工製造業向高端製造業邁進。經濟排名前二十的城市將繼續迎領經濟結構轉型升級,一些以傳統制造業為主的城市排名將有所下滑,以新經濟為主的高端製造業城市,排名將穩步上升。其中半導體芯片、新能源、無人機、機器人、人工智能、飛機制造等產業將決定一個城市的經濟排名和GDP含金量。

未來十年中國城市坐次排名大變 深圳、杭州、武漢排名上升
未來十年中國城市坐次排名大變 深圳、杭州、武漢排名上升

第一名:上海 國際金融中心,2017年GDP總量是唯一一個超3萬億的城市,擁有中國商飛為龍頭的客機研發製造業和中芯國際為龍頭的半島體芯片研發製造業。未來五年,中國商飛將形成年產C919等客機150架,遠期300架的飛機制造產業鏈,相當於新增一個數千億元的高端製造產業集群,不同於天津的空客組裝線,中國商飛是集研發製造於一體。中芯國際所在的半導體芯片製造業也是中國製造2025的核心產業。這兩大產業將吸引數以萬計的高端研發人才,極大提升上海在中國製造2025中的份量,趕超東京成亞洲第一大城市是大勢所趨。

第二名:深圳――中國科技中心 深圳擁有中國含金量最高的城市經濟結構,區域內有華為、騰訊、中興、比亞迪、大疆等國際首屈一指的高科技企業,更有百度、阿里、蘋果等世界級企業的研發中心。在新能源汽車、無人機、半導體芯片研發等領域無出其右,未來十年趕超北京成中國第二大經濟中心是必然。未來深圳行政區劃擴容,有望跟上海一起成中國經濟雙核心。

未來十年中國城市坐次排名大變 深圳、杭州、武漢排名上升

第三名:北京――人文、科技中心 北京作為首都,承擔著行政中心的重任,又有雄安新區分擔首都部分高端產業,無法大力發展高端製造業。但北京擁有全國無與倫比的高校科研資源,將成為眾多高科技企業的研發中心。雖遲早會被深圳超越,但科技研發中心會極大提升北京的城市經濟含金量,三大經濟龍頭城市之一的地位無可撼動。

第四名:杭州 杭州因阿里巴巴而名聲大噪,又有螞蟻金服等高科技企業助陣,成為中國第四城無可非議。

第五名:廣州 廣州是我國老牌商貿中心,新經濟蓬勃發展,文化底蘊深厚,穩坐第五城。

第六名:武漢 武漢是老牌工業城市,但高校資源眾多,是中國科教第三城,形成以長江存儲為龍頭的半導體芯片研發製造業,有光谷為中心的光電產業集群。也許武漢經濟總量排名短期不會升至第六,但城市經濟含金量絕對夠得上第六。

第七名:蘇州 蘇州背靠上海這個全國金融中心,經濟總量排名不及重慶,但經濟含金量可排在第七位。

第八名:重慶 重慶是中國最大的直轄市,擁有3000萬人口,成功吸收沿海城市產業轉移經濟,將成為西部中心城市。

第九名:天津 天津是四大直轄市之一,以重工業聞名,但區域內經濟以國企為主,經濟結構轉型尚需時日。

第十名:成都 成都是天府之國,傳統經濟發達,跟重慶一起構成西部雙中心。

後十名中,東莞背靠深圳,將成為首屈一指的高端製造業中心,重新擠進十五強是最大的亮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