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龍牛子散文隨筆」古鎮情

「蒼龍牛子散文隨筆」古鎮情

家鄉古鎮叫秦渡鎮,位於秦地古都鄠邑區東部。簡稱秦鎮,老百姓也叫“秦頭街”,“上街去!”就是到秦渡鎮去。妻是西街藥王樓下的姑娘,“街面上的人”,結親就算高攀了,因我的家距此還有幾里地,人稱鄉里,能成為秦頭街的女婿,在同學同伴中會經常看到他們欽羨的目光。

少兒時的秦鎮大約是上世紀五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模樣的印記。秦戶大道自西向東也就現在西戶公路的一半寬,沙石路面,南北路邊分別長著胳膊粗的杉松樹,春夏翠綠,秋冬殷紅。這是縣城通往秦鎮的官道,直抵西門口。整個街鎮三面圍城,有西門,北門、南門、土南門、大南門等“五門”。沒有東門,東邊以灃河為天然屏障,住家後牆外便是滾滾灃河水。古城牆有二三十米高,城牆下是護城河,長年有水,可釣魚冼衣。有一年縣上在秦鎮小學公捕王中長兄弟和張波幾個青年人,我們結夥趕到時,會場人山人海,水洩不通,便跑到西門城牆上等待遊街時觀看。看完後在城牆上玩耍了一下午,留下終生印象。街路形成丁字形框架,南門到北門以西門通往的路分界稱南街和北街,主幹路稱西街,三條街交界處叫丁字街。丁字街也是秦鎮最繁華的地段,醫院、照相館、回民食堂、理髮店等在此周圍。此處居住一些解放時無土地的人成為居民,他們不用下地幹活,在集體服務行業上班,上不了班的擺地攤賣個針頭線腦,吃的“商品糧”,是鎮上老百姓眼中的貴族。他們的孩子由國家陸續安排工作,被大家叫為“市民蛋!”我的高中同學有幾位就是這樣。那個年代,這裡是很受人們嚮往的地方。

「蒼龍牛子散文隨筆」古鎮情

古鎮之古老,1600多年來“三街”格局是遺存下來的主要標誌。民房臨街而建,街道很窄,象巷道,但建築工藝很講究,花磚青瓦,木樑雕刻,有不少二層木樓,古風古韻。西街最長,“九樓”中我印象深的是藥王樓和西街戲樓。藥王樓跨街而建,甚為壯觀,行人從樓下穿行而過。我的岳丈家在藥王樓下南排臨街,房門為板式結構,利於經商買賣。我的姑家在戲樓南邊的當家堡,當時叫秦一大隊。妹成人後嫁到秦鎮小學後面的樓北堡,家在一個池塘旁邊蓋了幾間瓦房。秦鎮號稱“十三堡”都居集在城牆內,形成獨持的生產大隊模式。由於這些親情關係,我兒時開始由父親領著去姑家,成家後與妻兒無數次來“丈家”,方便時也去妹家,幾十年來與秦鎮結下不解之緣。

秦鎮的內核是商業,名副其實的繁華商鎮。它距古長安不足30公里,連接長安東、南、北三面,西面承載戶縣東部民生之需。灃河水面寬200餘米,古時靠船擺渡,後來修了兩米寬的石板橋,出行雖簡便了,但人多橋窄,遠遠望去,過往行人經常象橫臥在河面上的蛟龍一樣,只見龍身不見首尾。

「蒼龍牛子散文隨筆」古鎮情

秦鎮的集市逢雙日為“集”,單日休市,一方面鎮上多數人還是農民需料理莊稼,一方面物資採購販運為“正集”做準備,但三條街上門頭店面,每天都做著生意,有“貨通天下”之說。北門外沿灃河西岸是活禽和牲畜市場。有牛羊豬馬騾驢,還有雞鴨鵝鴿子等,每到集日熱鬧非凡。我少年時期喜歡養羊,同父親多次來過羊市交易。有一年父親很忙,我就獨自拉著一隻羊到這裡賣給河東北張村的人,父母為此高興了很長時間。在集市上我最敬佩的是“經紀人”。他們大都穿著寬大的黑色布衣褲,頭上戴著與眾不同的竹編帽子,鼻樑上掛著石頭茶色鏡,腰帶上掉拉著眼鏡盒,手上拿著半截捲菸,或長長的旱菸袋,有時也把旱菸袋插在脖子上的衣領裡。他們活躍在各種市場上,在哪個市場待久了便被冠名“牛經”、“馬經”、“羊經”等頭銜,人們討厭他們又離不開他們,很多買賣都是在他們攝合下辦成的。這些人在市場沉默不語,與賣方低語幾聲,便觀察買方,湊到買方跟前伸出臂來,肩膀向前一聳,手在袖口裡邊,買家就會明白這是“經紀”與自已要商量價格,也一聳肩,袖口對接,有時“經紀”也會另一手拿下竹帽蓋在伸出的手上用指頭表示賣家的價格,買家用手指還了價,他便轉過身來拉著賣家的手轉遞回去。這一切都在詭秘的捏手指中進行,一樁樁生意宣告成功,而“經紀人”從中提取微薄的利潤。秦鎮人聰明能幹,勤奮艱辛,十人九商。逢集走親竄友,你會看到背街村道家家鎖門蔽戶,既使相會,也聊聊數語,很少留客吃飯,落得吝嗇嫌疑,實則家家忙碌,無暇應酬。這種環境下,很多人“從小賣蒸饃,啥事都經過”,成長為優秀的商家。我岳丈識字很少,十幾歲從長安獨自到秦鎮,由竄街擺地攤小生意開始,後來成家立業,生意興隆,家境富足。他走南創北,雙手能打算盤,能在馬群中選出精品良駒,能在一大堆烏藥中分出優良中差,製造出不同等次的酒麴,成為經商行家裡手。現在他的子孫有不少就在鎮上經營生意,有的開辦麵粉加工企業十幾年,有的投資近千萬建成高檔幼兒園。

「蒼龍牛子散文隨筆」古鎮情

“秦鎮米皮”,也叫涼皮,皮子,兒時聽到的民謠“美國人的長鼻子,秦渡鎮的瓤皮子”,都是頂尖稀罕之物。也有“乾州鍋盔岐山面,秦鎮皮子繞長安”一說,稱為關中“三大美食”。現在秦鎮涼皮已產業化、系列化,搭配黃酒、稀飯和肉夾饃,配有時尚小萊,成為新興美食鏈已走出三秦大地,甚至到了國外,成為秦鎮人的驕傲。秦鎮目前涼皮聚集的西橋頭就是當年北門外的自由市場,六十多家飯鋪每天應接不暇,既使下大雪也有人來。我在秦鎮吃的最多的當屬米皮和澇糟雞蛋。年輕時到丈人家,岳母總是端來細薄筋軟、辣紅油香的米皮和熱氣騰騰的澇糟雞蛋,經常還在澇糟湯中放三四個雞蛋,那時血氣方剛,個大心實,飯量也美,經常風捲殘雲,不時吃個淨光,很得老人喜愛。現在想起都涎水出口,感念不已。當然,秦鎮小吃上百種都是惹人饞的,如炸油糕、油炒涼粉、糖麻花、甑糕、石棗湯、神仙粉、豆腐腦、包米花等等,都是人們喜吃樂嘗的美食,也是古鎮飲食文化的重要內容。

「蒼龍牛子散文隨筆」古鎮情

四月的一天,我和老伴回秦鎮小住,參加孫輩婚禮。清晨,細細的春雨過後,我們漫步在西門外街道和新建的臨街公園。看到寬敞明亮的商業新街已形成,道邊的路燈已更換成古樸風雅的景觀標誌,“古鎮遊客中心”已峻工,新式衛生間已做好開放準備,花兒爭相綻放,鳥鳴聲聲……哦!古鎮迎來了新的時代,古鎮古老而青春煥發。

「蒼龍牛子散文隨筆」古鎮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