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有些老人不僅養老沒問題,還能幫助子女分憂解難,那農民應該如何養老?

用戶283034296


不知道提問題的題主是不是遇到此類問題了?但這種提問方式,就是“欠罵型”的!贍養老人是每一個子女的義務,更是傳承家風的應有之意!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做人子女的為人之本。

1.憑什麼?因為你們都是父母養育大的,所以你贍養老人就是天經地義!

2.客觀講,現在確實遭遇一個新問題:很多子女在城裡打拼,父母在農村老家,贍養老人確實需要一個較好的方式來進行。因為,在城裡打拼的子女,如果專門返回農村贍養老人,生活費用以及小家庭的正常運行,都是現實問題。

3.無論是否有現實問題或者難以解決的問題,作為子女創造條件贍養老人,是作為子女必須要做的工作。

4.實事求是講,當前英武就遇到了這個問題:

弟兄五個,老二人家前三十年沒有孝敬老人,今年夏天老母親癱瘓了,老二提出來要老家一套宅子,才贍養老人......現在老二要脫離關係,只有弟兄四個贍養老人。因為英武在北京,商定每人一週,就意味著英武要每個月都回去。

不現實啊。但期間多次跟兄嫂商量未果,英武選擇了找一個人代替我,一週(晝夜)1000元,因為英武也在地方上班,不可能每個月都回去。但,嫂子以老人現在住的房子是人家的,對於找外人伺候老人不樂意......現在幾個嫂子、妯娌之間,因為這個事情,關係也不是很好了......

雖然很難,但是英武知道,為了能夠贍養老人,一切的犧牲都是應該的。

5.其實,這個事情給英武的感受,也是此次國慶專門回家伺候老人後跟四哥說的:

媳婦們不伺候老人,老人沒有養育她們,我們不能說什麼!但是,我們是老人養育的,贍養老人就是天經地義!

至於說不贍養老人的?比如我二哥,對不起,日後有什麼事情,不會管的!


英武


我是農村的,我來回答一下吧。

因為我們農村的老人一般沒有退休金,因此,就有一些恐懼感,怕生病。愛錢。有錢捨不得花。但真正說到贍養,主要也就是生病住院的陪床什麼的,別的真的沒有指望子女,我們農村這流行一句話,60歲還是硬勞力,相當於30歲的小夥。大多都勞作到一直到死。

但農民因為常年從事重體力勞動,有很多有腰疼,腿疼,關節疼的老毛病。這就是中風的很多,如果這時候子女不養,國家每月只有60元錢,那誰來養?現在又不允許安樂死,難道真的讓他們自我了斷?

一說又說到我傷心處了,我們村裡我很佩服的一位老人,80多歲了一生勞作,最後好像是得了肺氣腫什麼吧?疼得受不了,自己待兒子媳婦們都出門做事了(都是在附近,中午晚上會回家),自己換上乾淨的衣服,然後喝了農藥,雙腿盤坐在堂屋而死,就如佛一樣。現在想想都揪心。

今年我的姑媽84歲了,為了多掙點錢出門賣西瓜,腰椎摔骨折了,躺在床上幾個月,不指望兒女贍養指望誰?

我說的都是真人真事,絕無半點誇張虛假的成份。

很看不慣有一些人,好像總覺得農民就沒有知識,懶,在上一點呢,就是看不起中國人。好像就是存在一條鄙視鏈吧,外國的看不起中國的,中國一線的看不起二三線的,城市的又看不起農村的,總覺得生活底層的就是因為懶貪無知識。

我這裡想說的是,其實人和人都是一樣的,平等的。只是有時候機遇不同,起點不同。因此很多人在農村,但並不表示農村的人就懶,貪,只指望別人。

暫時就說這麼多吧,看到你的隨便激情回答,手機不好打字。


麻水人家


城市的老人一般都有退休金,只要身體健康,日子便會過得很滋潤。即使病了也有錢請保姆照顧,子女在贍養上省錢、省心、省力。

農村的老人雖說國家也發八十(我這裡)元“養老金”,但這區區幾十元能買些什麼呢?雖然題主話說得偏激,但事實農民養老的確是個大問題。一般兒女為了生活所迫,背井離鄉,在外打工掙生活。只留下老人獨守老屋生活,老人健康時也絕不會閒著,活到老做到老。如萬一老人倒床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顧問題就大了,農村花錢請保姆也不現實,自己回家照顧日子都難維持。畢竟日子還要過,做兒女的誰不想盡孝,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但願天下父母健康,平安!才是做兒女最大的心願。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讓人生少些遺憾!


清水荷TlM


這是人說的話嗎?城裡有養老金的老人,是因為他們交了多年的養老保險,城市裡還有那麼多沒有養老金的老人,難道他們的兒女要把他們趕出去嗎?真沒想到還有農民說出這種不是人的話,你們的父母,沒養過你們嗎?他們為你付出一生的心血,他們老了,你沒有責任給他養老嗎?你想要把自已的父母推出去,讓社會去養,這種話虧你也說的出口,你這種兒子,真是白披了一張人皮,如果你家有困難,可申請扶貧,如果你沒有勞動能力了,可將老人納入低保。


大阮8


城市老人青年時期的生活你們現在農村青年人瞭解嗎?

那真不是人過的日子,吃共和麵,你們沒體驗過。你們長輩也沒吃過。

城市老人沒吃過淨面東西。你們農村人有吃有喝。你們老一輩基礎好,不象城市人,什麼都沒有,真是無產階級,沒吃,沒喝,農民收穫完菠菜,我們去挖菠菜根吃,農民收完白菜,到冬天我們挖地下的根吃,當時叫它自來肉。農民起點高,不知足。成市居民的生活你們沒見過。

自古以來農村就比城市強,我家農村,城市親人都有。農民上樓,每戶,五六套兩居室,而城市搬拆,也就一個小兩居室,還不知道去幾環。

別看養老金多一點,可是農民賣一套樓房,不知道夠城市人幹幾輩子的。

綜合考良,現在農村人,比城市居民的生活,不知好多少倍。一箇中國老人的經勵。


世通27


怪毬問題,城市老人要靠子女贍養的多了去,不要子女贍養的是有正經工作退休的老人,如公務員、事業編人員、退休老幹部、自己繳納養老保險的老人、有住房和門面出租的老人等,無職無業也未繳納養老保險的老人你看要子女贍養不?而且這部份人還多的很,國企改制買斷的下崗職工未參加繳納養老保險的老人,窮困潦倒,還是要子女贍養,樓主提問題要作實際調查,不要亂提,提這種問題的人人生是過得有多麼失敗?贍養老人是子女天經地義的責任和義務。一句話:人生在該努力賺錢的年齡就該努力賺錢,如果運氣不好能力不行沒有賺到錢,只能怪命,因為在搶飯吃的年代,鈔票是不可能從天而降的!


幽蘭飄香74859597


問題是情況的普遍性,但不是絕對性。城市裡的老人一般都是工作了一輩子,幾十年到了退休年齡正常退休。現在生活條件比較好,所以退了以後六十左右歲。身體還好就幫助子女帶小孩,甚至經濟上有什麼程度就貢獻到什麼,這也是事實。

農村情況有所不同,然而並不是都沒經濟能力。現在新農村建設的比城市好的也很多,條件更有超過城市退休老人的。各個地域的不同,發展的不均衡。帶給同樣是農村的,效果卻不同,使農村與農村、包括城市與城市之間的不一致,這也是現實。

今後怎樣縮小城市與農村,富裕和貧困差別,應該是在國家政策範圍內,正在逐步推進的一項政策。希望並相信會在不遠的將來無論是農村的,還是城市的都同樣應該有著幸福感、安全感、和無後顧之憂。

再有就是無論農村、城市都同樣有贍養老人的義務,孩子的成長、到成年、到成人,成才父母同樣付出了辛苦。農村長期留守兒童多,父母為下一代就更累、更操心。但無論父母能否幫助子女帶孩子,要取決他們的經濟能力、和身體狀況。還有喜歡孩子的程度,子女不能強求。老人也有老人的生活空間,一輩子把自己的子女帶大。退休了享受晚年幸福是應該的,可是中國大多數父母、無論農村、城市都願意並主動幫助子女減輕負擔,抱孫子、孫女、外孫子、外孫女是他們最快樂的事。中國人的傳統吧!


583958395839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也不能說是一定完全不孝,只不過現在生活壓力太大,城市老人一般經濟條件好點,至少能給孩子付個首付,幫忙帶個孩子,自己還有退休金,孩子確實壓力小一點,而農村老人,在孩子畢業後基本上不能給予什麼幫助,能帶孩子的都是好的了,經濟上幫不了忙,老了生活還好,就怕生病呀,很多農民沒什麼保險,生場大病能拖垮一個家,孩子確實壓力大。可是,無論如何,這都是既定事實,人家的積蓄也許也是幾代人的努力,而農村老人把孩子養大供了讀書,也是他們現在的能力所限了,有這樣想法的人,可以自己再努力,兩三代後,比如自己也有退休金,有積蓄了,自己孩子不就可以生活輕鬆點了?不要抱怨,可以羨慕,然後努力就是了。


天涯若比鄰9748


中國有句俗話,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同是中國人,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崗位,掙錢就是不一樣,這是沒有辦法的事。例如在北上廣深上班的人,同樣的工作,工資待遇就是比全國其它城市掙得多,誰能說這個不合理?這是因為在北上廣深工作的人創造出來的產值比其它城市高,收入自然就高。同樣,農民一年創造的產值(雖然也很累)與工人一年創造的產值相比不同,自然獲得的收入也就不同。但現在在農村,通過搞大棚種植、水產養殖、牲畜養殖等高附加值項目,農民的收入已經超過城市工人的收入。例如,在北方的農民,通過搞大棚蔬菜,一年的產值可達20-40萬元以上,而工人一年的收入不超過20萬元。所以說依靠傳統農業自然收入不可能超過城市工人。


老老瀋陽


在城市的老人,只要以前沒有交過或沒:有交夠十五年退休金的也不在少數,說實話,這一步分人還沒有農民活的好呢,農民還有地,可以自給自足,農民呀別看著這山那山高的,別不知足,別來個無理講三分,臉皮也不要太厚了,人都要講理的好吧!幫助子女是城裡的老人能,難道農村老人就不能了嗎?遵老愛幼是中華人民的好傳統,應繼續發揚。你養我小我養你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