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木枷報恩情

北宋康定年間,江南秀才李康進京趕考,途經徐州境內小張莊,因發高燒而昏倒在莊頭上。

莊上有位姓張的中年木匠,為人忠厚仗義,當即把李康揹回家中,請來郎中為他把脈診治。郎中說他旅途勞累,身子虧虛,又染患風寒才高燒昏厥的,服藥休養幾日就沒事了。半月後,李康病癒,提出同張木匠結拜兄弟。張木匠搖頭說:“俺這輩子沒同誰拜過兄弟,也不想同您結拜。人生在世,誰沒個三災六難?你幫我,我幫你,難關就過去了,這點小事,提不著。”

李秀才家窮,張木匠也不富裕,最值錢的家當莫過於那頭毛驢。分手時,張木匠把毛驢送給李秀才,說是到東京千里迢迢,靠兩條腿恐怕吃不消,萬一再累出病來,耽誤了考期,太可惜了。李康接過毛驢,對張木匠千恩萬謝,表示一定要報答他。

半年後,張木匠收到李康一封信,信上說他已做了吏部尚書,張家如有什麼難處可到京城去找他。張木匠不是那種施恩望報的人,雖說家境不好,但依靠手藝和幾畝薄田,還能勉強填飽肚皮,不肯輕易求人。這封信,張木匠隨手扔在一邊,漸漸淡忘了。

不料三年後,徐州一帶乾旱無雨鬧饑荒,張木匠的母親患病臥床不起,日子過得十分艱難。這時,張妻想起那封信,勸說丈夫去找李尚書借錢。張木匠是個孝子,為給母親治病.只好硬著頭皮來到東京,費了好大勁才見到李康,並將家中困窘一五一十講了一遍,懇求借五十兩銀子回家為母治病,度過荒年。誰知李尚書一臉寒霜,冷冰冰地說:“要是張兄蒙受冤案,只需小弟一封書信就可昭雪,不費一個小錢。可是你現在家貧如洗,需要的是銀兩不是書信,難辦啊!本官清如水明如鏡,拒收不義之財,哪有餘錢借你?請你回家另想辦法吧。”

張木匠性情直爽,起身說道:“你當了幾年大官,有那麼優厚的俸祿,怎會沒有餘錢?就算沒有餘錢,憑你現在的官職,還愁借不來錢?俺有一點辦法也不會彎著兩腿進京借錢。看,布鞋磨破三個窟窿,腳板上幾個血泡!”

李康一拍桌子站起來,喝叫道:“你我僅有一面之識,又不是結拜兄弟,我憑什麼轉借銀子白白扔給你這個窮鬼?不借是本分,借給你是情分,在本官面前發什麼牢騷?這裡是尚書府,不是你家,來人啦,送客!”

巧用木枷報恩情

“李康,當初你是怎麼說的?算我瞎了眼,幫了你這個無情無義的小人!”

“放肆!本官乃堂堂的吏部尚書,你竟敢辱罵朝廷命官為小人,這還了得?將這刁民拿下,送進大牢!”話音剛落,衝上來幾位武士,不由分說將張木匠關進大牢。張木匠越想越窩火,自己何罪之有?借錢也犯國法?明天一定和他辯個清楚!誰知一連三天.無人前來提審,只有一個獄卒,按時送來飯菜。令人不解的是,牢內床鋪柔軟乾淨,躺上去很舒服,伙食更好,頓頓雞魚肉蛋,夜間還送一碗人參湯。李康這小子如此“優待俘虜”,想搞什麼名堂?

直到第四天,牢門才被打開。李康牽著一頭瘦骨嶙峋的老驢來到牢門口,對張木匠說:“辱罵權貴,本當重判;念你初犯,暫且饒你。當初我在你家吃得很好,現在你在牢裡吃得也不錯,再送你一頭毛驢回家,這樣昔日的情分一筆勾銷,誰也不欠誰的。不然,走出尚書府,你會敗壞我一路子,說我忘恩負義,有損我的名聲。”

張木匠脾氣犟,覺得這種“還情方式”簡直是一種侮辱。於是:張木匠“呸”的一聲吐了李康一臉唾沫,罵了句“偽君子”,掉轉身子大踏步走去。

李康當即喝叫道:“拿下這個不識抬舉的東西,戴上木枷,押送回家!”立時衝上來幾個差役,抓住張木匠強行戴上又厚又重的木枷,抱上驢去,押出尚書府。於是,一個差役牽驢在前,一個差役監護在後,像押解犯人似的把張木匠押出京城。

說話間,三人來到一個山腳下,突然跳出來十幾個打劫的強盜,嚇得差役不敢動彈,眼睜睜看著他們把身上十幾兩銀子翻了去。強盜本想搶去那頭毛驢,見它又老又瘦又髒,破例放了它,身上沒有錢,三個人叫苦不迭,白天靠乞討趕路,晚上則睡在廟宇裡,吃了不少苦頭。這天,三人來到一條大河邊,沒有橋,白茫茫一片,只有個身材高大的紅鬍子大漢在那裡擺渡。三人牽驢登上小船,船到河心時,紅鬍子大漢目露兇光,張口就要千兩白銀。他們說剛被打劫過,身上分文沒有。紅鬍子大漢打開他們的包裹,見裡面包著黑窩頭、紅窩頭、白窩頭、黃窩頭,五顏六色,才信碰上了窮鬼,放了他們。船靠岸時,紅鬍子大漢自言自語道:“碰上三個窮鬼,少了三個水鬼!”

長話短說,三人歷盡千辛萬苦,終於來到小張莊,跨進張木匠的家門。直到這時,兩個差役才打開他脖子上的木枷,交上一封信,匆匆告辭了。

這是李康的親筆信,信上寫著四句詩:“有難請再來,再來還戴枷,戴枷作留念,留念莫劈它。”張木匠越看越生氣,什麼“作留念”,什麼“莫劈它”,把俺坑害到這種地步,最後還要寫詩戲弄俺,真是欺人太甚!

一氣之下,張木匠怒氣衝衝找來一把斧頭,朝木枷一斧一斧地劈去:“叫你留念,叫你留念!……”

劈著劈著,張木匠突然驚得目瞪口呆,原來木枷裡面藏著十六根黃燦燦的金條。張木匠想到路上數遇劫匪,頓時恍然大悟,含淚叫道:“李康,我的好兄弟!”

部分內容來源網絡,僅做試讀之用,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