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出生在當代,他會成爲藝術大師嗎?


眾所周知,宋徽宗的書畫絕佳。一直以來,備受推崇。有一些“大師”嘆息,倘若趙佶不生在帝王家,不生在古代,而是生於當代,定是藝術奇才!小編在看到有幾位朋友在網上大談特談諸如“當代書畫缺奇才”之類。如果宋徽宗生於當代,會成為一代大師?

如果他出生在40年代或者50年代的,農村家庭。別說學書法了,有機會上學到初中或者中專已經是了不起了!

我家長輩講過,那個時候,村裡每家孩子多,學校少,一個村不一定平攤有一所學校。有錢的才能念得起書,遺憾的是,村裡大多數因為孩子多,都不富裕。因為供書要麼都供,要不也只能每個供一兩年,認識自己的名字。或者壓根兒一天都念不起的。

即使有點小錢想念書,家附近沒有學校,交通最好的也是套了騾子或者驢車,也耽擱了,大多數不去唸了。因為沒那麼多富裕時間住在鎮上或者別的地方一直待著陪讀啊!家裡的地得種啊!

也就是說,如果生活在農村,貧困戶家裡,連寫過年寫對聯的水平都不一定有——畢竟不識字啊。拿個碗扣個圓大概比別人的整齊些!

如果出生在60年代後期70年代的農村,學堂多了起來,或者是村裡辦的。或者是鄰近不遠的村裡有。如果去針上讀書,條件也好了很多。有很多有文化的畢業生老師,拉著手風琴,唱著歌。但是書法那時候也沒有太重視,更可能是學習了手風琴吧!畢竟藝術是想通的。

如果是出生在80年代的農村。恭喜,趕上了兩件事情,一件事情是學校建得更規範了,另外一件事情是很多村裡的學校被並校了。根據村子的人口和規模,很可能臨近的村子只保留一處小學到初中。或者只保留小學。

不過,那時候開始重視書法和國畫了,但是農村普遍還沒有重視。不過在讀初中和高中的時候,是接觸到了。至於沒有從小的薰陶,會不會成為大師,看緣分啊!

如果是90後,這個可能性很大。因為90年代開始,農村不再只是景色美麗而貧窮的標籤了。而且富裕了的村裡人開始琢磨孩子們學點什麼?舞蹈,書法,繪畫 或者樂器,甚至於鋼琴,也開始有人在學。這種氣氛下,什麼都要求考級,要參加各種比賽。會不會培養出來藝術家?

呃~大家去現在書法協會官網查看有多少出生農村的藝術家就差不多知道了。雖然進了協會不一定是藝術家,但是好歹是有名了。要比較草根藝術家家知名一些。

如果出生在城市裡,且是藝術之家,生活小康。應該是國家幹部或者公務員了!如果出生在城市特別富裕的家庭,很可能就是藝術家了。不需要考級也不需要賣字,能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下打磨作品的,維護藝術純潔性的,那得不只是衣食無憂啊!

以上,如果照進了現實的某個人,別對號入座,或許說你同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