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百万名画送入碎纸机的班克斯

上星期的艺术圈发生了一件在各间媒体刷屏的大新闻:10月5日,英国涂鸦艺术家班克斯的作品《手持红气球的女孩》(Girl With Balloon)现身英国伦敦苏富比夜拍,作为当场的最后一件拍品,最终以104万英镑(约人民币938万)落槌。

如果是一则普通的艺术新闻,这事儿就说完了。可是谁都没想到就在落槌后现场警铃大响——虽然听来很像《猫眼三姐妹》里会出现的情节,但剧情的走向更魔幻,这画从班克斯自己设计的画框中脱落,随即跟穿过碎纸机似的碎成一条一条,在苏富比夜拍,在众目睽睽之下,在一众大佬惊掉下巴的眼神中非常艺术地“自杀”了。

把百万名画送入碎纸机的班克斯

九百多万的画,上半部分还停留在画框内,下半部分成了碎纸条。

有人说,这听起来像是苏富比自己搞的一场盛大且成功的营销案例,但苏富比的工作人员声称他们并不知情。苏富比欧洲当代艺术部资深总监 Alex Branczik 说“我们被班克斯了(It appears we just got Banksy-ed)。”班克斯这个名字,就这样成了一个混合着怪诞、恶搞、创意、大脑洞和反叛精神的全新形容词。

把百万名画送入碎纸机的班克斯

班克斯本人表示对整件事负责。事后,艺术家在自己的 Instagram 发布了这一作品的“自杀现场”,还贴心地配上了文字“Going,going,gone……”。Going和Gone既代表“走了”,也是竞拍时拍卖师叫价和落槌时的用词,巧妙的双关仿佛在嘲笑那些在苏富比花巨资买画的傻多速们。

把百万名画送入碎纸机的班克斯

之后班克斯自己还在ins上发了一段视频,记录了他怎么把碎纸机安在相框的全过程,说“几年前我就秘密安装了碎纸机,防止有一天作品被拍卖。”,并在视频下配了一条毕加索的名言,“毁灭的冲动同样是一种有创造力的冲动(The urge to destroy is also a creative urge)。

吃瓜群众们大概觉得,这件事为苏富比炒了不少热度,拍卖行或成最大赢家。但其实受益者不仅仅是苏富比。据行家预测,由于全球媒体对整个事件过程的强烈关注,这幅被裁纸机裁掉下半部分的画有机会身价大涨。MyArtBroker联合创始人Joey Syer说:“这幅画的粉碎状态已经是艺术史的一部分了,我们估计,这幅画已经增加了将近50%的价值”。这意味着经过这出戏剧性的“自杀”之后,《手持红气球的女孩》可能将升值到200万英镑,还可能继续增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