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界的五大考古發現,是否應該修改現今的教科書?

科學界的五大考古發現,是否應該修改現今的教科書?

1.完美無缺的哥斯大黎加石球

這是位於中美沿海地區國家哥斯大黎加的最大考古秘密。這些巨型石球於1930年首次被發現。它幾乎完美無缺的球狀,讓不少研究專家感到驚訝。從此到幾十年後,人們在迪奎斯三角洲和卡諾島陸續發現300多個石球。

科學界的五大考古發現,是否應該修改現今的教科書?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這些石球,小則幾毫米,大則兩米多。有的重量達15噸。據鑑定結果顯示,這些石球屬於公元后600年和1000年,但大部分還是在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前。因此,這些石球的最大疑問就是它們是如何被製作出來的。

近乎完美的球狀,表面光滑,這些石球可能是通過機器或某些固定程序來製作的。不僅如此,部分石球的結構被發現,該石材要從距離發現地23公里遠的地方開採。有的石球重量達15噸,因此讓人無法理解古代人是如何搬運它們的。

2.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字塔並非在埃及

科學界的五大考古發現,是否應該修改現今的教科書?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坐落在撒哈拉沙漠的埃及金字塔群,可能是全球最古老的金字塔,年代約4500年。然而,在2005年,考古學家森馬·奧斯曼納季奇表示,在波士尼亞有一個更古老的金字塔群。該宣佈立刻引起科學界的關注。

科學界的五大考古發現,是否應該修改現今的教科書?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森馬·奧斯曼納季奇表示,在這些金字塔周圍出土的物質年代約為2萬年,而被視為人類最古老文明的蘇美文明從公元前3000-4000年出現。它可能屬於我們未知的一個文明。不僅如此,該金字塔還輻射出奇妙的能量,讓曾經到訪此地的人,感受到體質與健康的大幅改善。

3.羅馬人曾經在哥倫布之前抵達美洲

科學界的五大考古發現,是否應該修改現今的教科書?

很有可能克里斯多福·哥倫布並不是發現美洲的第一個人。原因是1933年在墨西哥的一棟建築裡,人們發現一幅人臉雕刻塑像,其形狀類似於公元前第二世紀羅馬人的雕刻作品。

科學界的五大考古發現,是否應該修改現今的教科書?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此外,科學家在巴西里約熱內盧瓜納巴拉灣發現從第三世紀具有羅馬風格的收藏。這是又是一個相當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羅馬人早在哥倫布之前十多個世紀發現美洲大陸。

4.南極曾經是熱帶氣候,不像現在那麼寒冷

科學界的五大考古發現,是否應該修改現今的教科書?

(圖片來源:VisualHunt.com)

目前,南極98%的面積被冰雪覆蓋,這是無人居住的極寒之地。然而,經過在該地區進行的許多探勘,科學家找到了理應只在熱帶地區生長的植物化石,例如:金星蕨,或者只能在熱帶氣候生存的動物,例如:巨齒蜥。

上述的發現,讓科學家提出一個令人不敢相信的假說,即:「5000萬年前,南極曾經擁有熱帶氣候,樹木生長茂密,甚至還有海灘、棕櫚和白沙。」

科學界的五大考古發現,是否應該修改現今的教科書?

(圖片來源:影片截圖,Alien Archeology Youtube)

令人在意的是,透過衛星照片,人們可以看見形狀類似於金字塔的建築。南極是否曾經是擁有一個前史時期的文明?

5.恐龍化石年代疑問,恐龍並未從6500萬年前隕石撞擊地球的事件中滅絕?

科學界的五大考古發現,是否應該修改現今的教科書?

2012年在美國蒙大拿州Dawson縣,古生物學家Otis E.Kline發現一個三角龍的角(圖上)。年代鑑定結果顯示,該角的年代是3-35萬年前。

該結果的顯示與普遍認為恐龍從6500萬年前隕石撞擊地球的事件中滅絕的觀念相左,從而挑戰了進化學的正確性。

人生就像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澀是它的歷程,清香是它的饋贈。

關注有德茶館,更多好文章等著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