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亂世起於賈詡,崩於關羽,亡於司馬懿,都與曹操脫不開關係

經常讀三國演義的朋友肯定對這段時期的歷史有所瞭解,從東漢末年開始天下就動盪不安,有人說從何進召集董卓入京才是天下大亂的根源所在,其實不然。董卓雖然手握重兵但是卻有勇無謀,又不善於任用賢才,而且名不正言不順,所以很快就被各路諸侯聯合起來打跑了,天下真正開始大亂源自於謀士賈詡的一句話而已。其後天下三分成鼎足之勢,本來是一個非常平衡的局面,卻因為關羽一人之死導致全面崩盤,他也成了三國之中死後影響最深遠的一個人。曹魏數代人的努力之下兵強馬壯,國力強盛,本應該坐穩江山,沒想到卻被一個老謀深算的司馬懿給摘取了勝利的果實。這三個人在特定的歷史節點所作所為對於歷史影響深遠,可以說是決定著整個三國時代的走向,而他們都和曹操有所淵源。

三國亂世起於賈詡,崩於關羽,亡於司馬懿,都與曹操脫不開關係

首先來說說賈詡,由於他一向比較低調,所以世人對其瞭解並不是很深。賈詡從小的時候就經常顯露出異於常人的聰明才智,曾經有一個人就稱讚他有漢朝張良的才華。有人說司馬懿是一個善於隱藏自己的人,其實賈詡才是真正居於幕後的謀略家,不過他的所作所為確實一直受到人們的非議。

三國亂世起於賈詡,崩於關羽,亡於司馬懿,都與曹操脫不開關係

當初董卓在各路諸侯的共同討伐之下最終敗亡,在這種時刻只要穩定下局勢就能夠結束諸侯爭霸的局面,也就不會有後來那麼多事情的發生。然而賈詡作為董卓手下的一個謀士,他憑藉著長遠的眼光看到如果這樣的話自己遲早會被追殺,於是就聯絡董卓舊部建議他們反攻京城,最終導致李郭二人把持朝政禍亂都城。後來賈詡見勢不妙,偷偷把年幼的皇帝送出宮去,一個國家沒有了天子勢必不能穩定持久,於是各路諸侯都起了割據爭霸的心思,可以說三國亂世起於賈詡的一句話而已。

三國亂世起於賈詡,崩於關羽,亡於司馬懿,都與曹操脫不開關係

之後經過多年的紛爭,曹操掃除了北方的所有敵對勢力,然後在南下征討的過程中卻遇到了強敵周瑜,在赤壁一番鏖戰過後最終慘敗,由此開始了天下三分的穩定局面。三方勢力雖然高低不一,但是較弱的兩方勉強能夠與強大的曹魏抗衡,所以一時之間還算平衡。尤其是劉備集團攻取漢中之後,橫跨荊益兩州,不僅擴大了地盤,實力也是大幅度增強,如果沒什麼意外的話慢慢發展下去足以能夠和曹魏以及東吳抗衡。

三國亂世起於賈詡,崩於關羽,亡於司馬懿,都與曹操脫不開關係

然而坐鎮荊州數年的關羽看到己方勢力日漸強盛就變得有些膨脹了,他本來是一個衝鋒陷陣征戰沙場的絕世猛將,卻天天固守在荊州這塊地方實在是無聊至極,而且自己的對手孫權和曹操好像對此都沒有什麼想法,關羽就想著搞點兒事情出來吸引一下大家的注意力。關羽發動了著名的襄樊之戰,剛開始還挺順利,不僅將曹軍大將曹仁圍困起來,而且還將趕來支援的于禁龐德給擒殺,關羽達到了自己人生的巔峰時刻,但是沒想到緊隨其後就被盟友從背後捅了一刀,隨著荊州丟失,魏吳兩國的夾擊之下關羽兵敗被殺。關羽死後造成了一系列惡劣的影響,張飛也因此被殺,劉備為替其報仇結果在夷陵遭逢慘敗,不僅使得蜀漢頂尖武將死傷殆盡,而且軍事實力大減,直接造成了蜀漢的沒落,這也是後來招致亡國禍患的最根本原因。可以說關羽是打破三國平衡局面的一個關鍵因素。

三國亂世起於賈詡,崩於關羽,亡於司馬懿,都與曹操脫不開關係

最後就是司馬懿了。曹魏三代都是英明之主,而且還都是些勵精圖治之輩,憑藉著幾代人的努力將魏國治理的非常強大,用不了多久就能夠統一天下。結果這個時候一直包藏禍心隱忍圖謀的司馬懿站了出來,一舉將曹氏家族剷除殆盡,控制了魏國的軍政大權,成為了魏國的真正掌權者。在他的教育下兩個兒子也是深諳權謀之道,後來更是穩固了司馬家族的統治,並且在曹魏經營多年的基礎上完成了統一三國的大業,直接摘取了勝利的果實。

三國亂世起於賈詡,崩於關羽,亡於司馬懿,都與曹操脫不開關係

據說曹操在去世的不久前做了個三馬同槽的夢,卻並沒有意識到這是司馬家三個人的象徵,而當時的謀士卻都對此不解,唯一有可能知道點兒真相的賈詡和司馬氏一族的關係還不錯,就選擇了沉默。曹操若是知道自己手下的謀士都是這種想法的話估計能夠氣得活過來。

三國亂世起於賈詡,崩於關羽,亡於司馬懿,都與曹操脫不開關係

你對上述三個對於三國曆史有著巨大影響的人有何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