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譽歸來 龍江老將吳晴亞殘會再奪獎牌

載譽歸來 龍江老將吳晴亞殘會再奪獎牌

載譽歸來 龍江老將吳晴亞殘會再奪獎牌

東北網10月16日訊(記者楊帆)為期8天的第三屆亞洲殘疾人運動會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閉幕,我省參賽的兩名運動員分別斬獲一金一銅兩枚獎牌。來自齊齊哈爾的老將吳晴奪得女子F35-F36-F37級別鉛球銅牌,為國家贏得榮譽。16日早晨,吳晴隨隊返回哈爾濱,帶著她珍貴的獎牌,載譽而歸。

載譽歸來 龍江老將吳晴亞殘會再奪獎牌

說起這次亞殘會的比賽成績,吳晴說“合級比賽,第三名在我的意料之中,但通過這次比賽,也堅定了我繼續努力、不斷貼近世界領先水平的決心。” 面對強壯的對手,黑黑瘦瘦的吳晴在身材上並不佔優勢,但憑藉發力技巧和鉛球技術,吳晴最終摘得銅牌。

由於出生窒息導致的腦癱,吳晴足部內翻、右腿跟鍵短、走路不穩。然而天性樂觀的她並沒有被困難打到,她每天拉伸,堅持跑步,摔倒擦傷已成為家常便飯。2005年吳晴被選拔進入哈爾濱市短跑訓練隊參加集訓,從此開始了她的運動生涯。2007年吳晴入選國家隊,成為一名肢體殘疾運動員,征戰賽場,先後打破女子F35-36級鐵餅、標槍、鉛球世界紀錄。面對自己的殘疾吳晴從不避諱,她說“磨難讓我愛上了運動,體育開啟了我的全新人生。”

化殘缺為美麗,化艱辛為收穫,吳晴對體育的熱愛就像標槍一樣,突破一切阻力,直達目標。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吳晴保持每天訓練至少五小時,為了把韌帶抻開,每次都要5、6個人幫她壓腿,人為地把扭曲的筋拉直。每一次,吳晴都憑藉堅強的毅力忍受韌帶撕裂般的疼痛。備戰殘運會期間,吳晴的訓練強度已經達到了疲勞的狀態,但是她卻從未間斷。

賽場上,吳晴樂觀、積極地面對每一場比賽,生活中亦是如此,天性開朗的吳晴用熱情面對每一天的生活。參賽往返途中吳晴常給隊友講段子,是大家的開心果。“訓練之餘,我愛看一些搞笑視頻,調劑一下訓練的疲乏,剩下的時間就繡十字繡。” 吳晴說,訓練和十字繡都鍛鍊人的耐心,付出就會有收穫,這個愛好對鉛球訓練也有很大幫助。

吳晴今年30歲,她的運動員生涯也進入到後半程,提到退役後的打算吳晴說“看比賽情況吧,盡我所能,在賽場上多拼幾次。如果退下來我也不會離開體育事業。” 國際上,殘疾人運動水平不斷提高,我國殘疾人體育事業也要加快步伐,早發現,早培養,吳晴想做的就是選拔、培養中國優秀運動員,讓更多的殘疾人在體育中實現人生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