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人会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孤独尼采的174岁生日

“千里迢迢背井离乡,下了火车正是傍晚,万家灯火却没有一盏为我点亮。”“大街上拿起手机反复点,其实没有人给我发消息,只是不想让路边行人知道我是一个人。”“毕业离校的时候,游戏里掉了个好东西,扭头炫耀的时候才发现整个寝室只剩下了自己。”

每一座城市,都承载了许多的孤独。

多少人孤单却不孤独,多少人孤单并且孤独;有多少人何其幸运,能与人分享那些说不出的孤独;又有多少人何其悲哀,只能默默承受所有的孤独。

哪有人会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孤独尼采的174岁生日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这个不世出的思想天才,这个荷戟独彷徨的哲学勇士,便独自一人抗下了生命中所有的孤独。

《孤独》尼采

这个世界犹若一扇开启的大门

门外却是无垠的荒寒大漠

那个和我失去同样东西的人

已无法找到立足之地

你停下来,面如土色

你注定要在这寒冬中迷失方向

如同那直上的炊烟

在不停地寻找更加寒冷的空间


哪有人会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孤独尼采的174岁生日

众叛亲离的孤独

尼采最为大众熟知的身份是哲学家。

哲学领域的尼采就像是个精神领袖一样,领导人们去打破常规,去跳出那些条条框框,去承认自己欲望和意志的重要性,去强调个人主义、自我自由。

在那个以上帝为普遍信仰的欧洲世界,尼采却以批判一切的姿态喊出“上帝死了”。

此话一出,上帝愤怒了,传教士愤怒了,千千万万的信教徒们更是勃然大怒。人们不理解尼采,人们认为,诅咒上帝的尼采是个没事干而且自负的神经病、疯子。

尼采为自己的大无畏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哪有人会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孤独尼采的174岁生日

这个特立独行的哲学家,在他那个时代,淹没在了时光的洪流中。有人称他是个带来毁灭的疯子,连他的忘年交瓦格纳也因此与他分道扬镳。

尼采与瓦格纳的初遇在1868年。那年尼采24岁,是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而那时的瓦格纳54岁,已经是德国音乐界乃至思想界的大师。

尼采见到瓦格纳,就像是现在的小粉丝见到了大明星,他内心狂喜,“我发现了一个人,他感动着我,他是天才”。

瓦格纳当然也不会拒绝这么个有思想的小粉丝,他喜欢并且欣赏尼采,还不断告诫尼采,“要强大自身就必须约束你自身”。

可惜,这么两个“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忘年交却因为“上帝”这个第三者的插足而恩断义绝。

尼采强烈反对上帝、反对基督教;而瓦格纳晚年却越来越对宗教仪式感兴趣,他慢慢迷上了上帝。尼采甚至还对瓦格纳的这种思想表示猛烈的批判和尖锐的攻击。

最终,两人的关系宣告破裂。


情感生活的孤独

尼采对女人的蔑视是出了名的,最有名的便是这句“你去女人那里吗?别忘了你的鞭子”,但其实尼采只是一个不敢爱并且不会爱女人的男人。

“尼采骨子里是个风流的男人,但是行为上却犹豫不决,因为他对女人并不了解……尼采是个浪漫主义者,他更喜欢与理想中的女人谈情说爱,在梦幻中追求爱情的完美和纯洁,正是这美丽的梦幻限制了尼采对现实中女人和爱情的追求。”

事实上,尼采的一生中有过几次恋爱,不过最后都失败了而已。

哪有人会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孤独尼采的174岁生日

1866年,尼采爱上了女演员拉贝,给她寄去自己谱写的一首歌,并附上狂热的献辞,但仅此而已,羞涩的他不敢有进一步的行动。最后,他的初恋成了一场毫无结果的单相思。

1876年,尼采结识了荷兰少女玛蒂尔德,曾以一纸书信求爱,但被婉言拒绝。他好久不能明白这个事实,“一个聪明的女人怎么会去嫁给一个不是哲学家的男人”,对于女人来说,男人的才华应是最大的魅力。

1882年,尼采他对俄国姑娘莎乐美情不自禁,很快坠入情网。莎乐美是欧洲文化史上的名媛,她才貌双全,和尼采、弗洛伊德关系都非同一般。可文学女青年莎乐美只爱慕尼采的才华,却不爱慕他本人。一封封求爱信,只换来莎乐美一次次写拒信。

在某段时期,尼采无比地渴望女人,渴望爱情,渴望婚姻,“我渴求女人的热情之爱,她能把我从目睹上帝之死的恐怖世界中救赎出来”。

但终其一生,尼采都没有伴侣,没有家庭。他只能对自己说,“作为一个哲学家,我必须摆脱职业、女人、孩子、祖国、信仰等等而获得自由”。


哪有人真喜欢孤独

尼采就像是一个倔强的骑士,像堂吉柯德一般,一个人无畏地挑战着这个世界。

可哪有人真的喜欢孤独,即使天才如尼采也学不会享受孤独。

1879年5 月,尼采辞去大学教授的职务,在意大利、法国的一些城市和乡村漂泊。他孑然一身,常常租一间简陋的农舍,在酒精灯上煮一点简单的食物充饥,一连数月见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熟人。

哪有人会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孤独尼采的174岁生日

在极度的孤寂中,他一次次发出绝望的悲叹:

“如今我孤单极了,不可思议地孤单”

“现在再没有人爱我了,我如何还能爱这生命!”

“我期望一个人,我寻找一个人,我找到的始终是我自己!”

这个荷戟独彷徨的战士最后还是疯了。

1889年的1月3日,在意大利都灵的街头,一位车夫正挥汗如雨地鞭笞着身下的马儿。突然,尼采闯入了画面,他紧紧抱住受虐的马的脖子,泪如雨下,死死不肯松手。

一番歇斯底里之后,尼采倒了下去,他被医生诊断为是瘫痪麻痹,精神分裂。

1900年8月25日,这位生不逢时的思想大师在魏玛与世长辞。“银白的,轻捷地,像一条鱼,我的小舟驶向远方。”

-END-

今日话题

你曾在哪个瞬间感到深深的孤独?

深夜翻手机,没有一个可以联系的人

孤身吃自助,取餐回来发现餐具被收走

想找人喝酒却找不到一个人

回家拿钥匙开门的那一刻

看到喜欢的东西没人分享时

想融入人群却突然发现自己的不合群

其他----留言区见~

哪有人会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孤独尼采的174岁生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