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缺陷還是無奈?《無問西東》用蝴蝶效應難以支撐弘大主題

是缺陷還是無奈?《無問西東》用蝴蝶效應難以支撐弘大主題

《無問西東》無疑是一部良心製作,雖難以抗衡當下資本橫行、娛樂當道、大師們紛紛江郎才盡的濫片時代,但它嚴肅、真誠、走心,難能可貴。尤其是拍成六年後方得亮相,面世之際便已然經受住了六年時光的考驗——這是傳世的好兆頭,但或許也說明這六年的中國電影乏善可陳。

然而這部影片的一個硬傷,是敘事弘大,支撐無力,因而顯得主題牽強單薄。

支撐這電影結構的,是若隱若現的蝴蝶效應。

是缺陷還是無奈?《無問西東》用蝴蝶效應難以支撐弘大主題

四個關於青春的故事,跨越上世紀20年代、30年代、60年代和新世紀的當下。牽引它們的一根紅線,是臺詞中反覆強調的“真心”——

在校長梅貽琦的點撥和影響下,吳嶺瀾選擇了自己真心想要的人生,從而影響到了他的學生沈光耀;沈光耀出於真摯的愛國情懷,選擇了義無反顧的犧牲之路,而他生前常常利用飛行訓練為饑荒的孤兒院的孩子們送去食品和物資,使得其中的一名幼小孤獨陳鵬順利存活;陳鵬考上大學,愛上了王敏佳,他和王敏佳不問政治風雲、只求真心相愛的愛情,觸動並淨化了他們的好友李想;李想真心贖罪,生死關頭救下了一對夫妻;這對夫妻的孩子果果,在當下盛行叢林法則的市場環境下,選擇真心幫助四胞胎,放棄了爾虞我詐的市場鐵律。

是缺陷還是無奈?《無問西東》用蝴蝶效應難以支撐弘大主題

是缺陷還是無奈?《無問西東》用蝴蝶效應難以支撐弘大主題

“什麼是真實,做什麼、和誰在一起,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這個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從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與同情。”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眾你心,無問西東。”……

這些在網上瘋傳的臺詞,在片中時時閃現,點醒主題:追求你真心想要的人生。

不錯,每個時代都有它的潮流,不問人心喜愛與否。對於青年人來說,或者特別對於以清華學子為代表的青年中的佼佼者來說,如何選擇人生,是跟著時代潮流走,做一個弄潮兒,還是跟隨自己內心走,做忠於良心的“任性”的人,非只關乎個人的命運。每個人都可以聽從內心的召喚,關於學業、愛人、生活道路,走出自己的道路。然而時代洪流下,個人不過是一粒微塵。

吳嶺瀾選擇了文科,他之後的人生道路如何?有沒有像他在校長和泰戈爾的指引下以為的那樣,得以免去“遭受蔑視,遭受棄卻的侮辱”?影片沒有交待;

沈光耀和他高貴優雅的母親的故事十分飽滿,然而他用生命書寫的華彩篇章,有沒有改寫沈家的家訓?以後沈家的母親們,還會把功名利祿當作“人生的幻光”來告誡子孫嗎?我們不得而知;

陳鵬選擇了愛王敏佳,李想選擇了怯懦的背叛,這不一樣的選擇對於那個時代沒有父母更沒有背景的三個青年的命運,會有什麼不同嗎?即使免於王敏佳的噩運,又如何能避免支邊、或者用健康和生命換取國防需要的命運呢?電影語言是脫髮的陳鵬安然地向一個小女孩微笑,他的內心是苦是甜?他後悔嗎?不知道;

是缺陷還是無奈?《無問西東》用蝴蝶效應難以支撐弘大主題

是缺陷還是無奈?《無問西東》用蝴蝶效應難以支撐弘大主題

果果選擇了用良心來守護四胞胎,但他幸運地被一家更大的公司接納了,否則呢?果果說:你猜。

關於蝴蝶效應最常見的闡述是:“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啟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週以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個比喻強調的是不起眼的一個小動作有可能能引起一連串的巨大反應。事物的發展有定數也有變數,定數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規律,變數就是蝴蝶扇動翅膀這樣的偶然的個體的小動作。但這種變數所帶來的不可預測的結果,有時是我們所期望的,但同樣有時也會適得其反。所以,蝴蝶效應回答不了時代的大問題。

是缺陷還是無奈?《無問西東》用蝴蝶效應難以支撐弘大主題

怎樣做才會讓時代更進步更美好?怎樣的發展才能讓青春更有價值?怎樣的作為才能讓孩子們帶著初心、不委屈不壓抑地選擇人生?如今的清華北大相比梅貽琦時代有了什麼變化?我們的教育更好了嗎?……關於這些規律性的問題,我們也許一時沒有完美答案,但我們應該提出問題,而不是偷換概念。

我寧願相信這個硬傷是李芳芳導演和其他導演們同樣遭遇的無奈,而不是思想的缺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