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瑪特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亞洲之最」就是一場笑話

樂天瑪特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亞洲之最”就是一場笑話

樂天瑪特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亞洲之最”就是一場笑話


還記得2017年初,有家韓國企業不顧一切反對聲音,為韓國軍方提供地皮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嗎?

樂天集團,韓國五大集團之一,世界五百強,在韓國零售業居於領先地位,旗下樂天瑪特超市在最近一年已經因為“薩德入韓”成為中國人最熟悉的韓國牌子。

樂天瑪特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亞洲之最”就是一場笑話


現在,樂天瑪特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一百多家門店將分別以出售(93家)和清算關閉(12家)的形式徹底告別。

除了資產賤賣,近幾年來,其在中國市場連年虧損累計數十億元,加上2017年樂天集團為樂天瑪特中國注入的41億元資金,樂天瑪特的損失保守估計近百億元人民幣。

“薩德”只是掀開了它的老底,樂天瑪特在中國市場的頹敗,暴露了它的最大死穴,也是很多大集團、知名企業的一個通病。

作死支持“薩德”,中國掀起抵制樂天大潮


公開報道顯示,2016年7月,韓國國防部宣佈,將把來自美國的薩德(末段高空區域防禦系統)部署在韓國東南部的慶尚北道星州郡,並全然不顧中方反對;

2016年8月底,韓國政府經過考察評估,選擇了位於慶尚北道星州郡的樂天高爾夫球場。

2017年2月27日,韓國樂天集團董事局決定,為部署薩德供地,轉讓樂天高爾夫球場。

樂天瑪特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亞洲之最”就是一場笑話


面對來自中國消費者鋪天蓋地的抵制,或許就如樂天集團會長辛東彬所說的,韓國政府的政治政策決定,樂天作為一家企業也是沒有選擇,並且彼時樂天集團麻煩纏身,多高管深陷貪腐、瀆職等問題的調查。

但在中國市場,樂天瑪特已經遭到了全面的抵制。

除了消費者自發組織的抵制活動,就連很多國內知名企業、商家也紛紛出手。

辣條界老大衛龍。

樂天瑪特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亞洲之最”就是一場笑話


電商平臺。

樂天瑪特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亞洲之最”就是一場笑話

企業老闆。

樂天瑪特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亞洲之最”就是一場笑話


旅遊網站。

樂天瑪特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亞洲之最”就是一場笑話


日本樂天緊急發聲說明與韓國樂天無半毛錢關係,來自韓國的好麗友也急急忙忙澄清與韓國樂天沒有任何關係。

很多有失理性的行為也在上演,為樂天口香糖代言過的古天樂中槍;陳喬恩因為在一條微博中寫了“其實我這個人是很樂天派的”躺槍;樂視因為被網友稱為是“樂字輩“的中槍;由於拿鐵咖啡英文名字是LOTTE,與樂天集團的英文名字一樣,星巴克中槍……

面對一波又一波抵制的聲浪,樂天瑪特將其在中國市場的87家門店關停(其中74家被查出違反消防安全條例,被勒令停業,另外13家門店自行決定暫停營業),佔其在華門店總數的80%左右。

樂天瑪特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亞洲之最”就是一場笑話


“薩德入韓”全面揭開了樂天瑪特在中國市場的窘迫處境。

入華十餘年,“亞洲之最”就是一場笑話


樂天瑪特超市成立於1998年,僅僅8年時間,就成為韓國大型超市行業第二。

2004年,樂天瑪特超市進入中國市場,並在2007年開始了大舉擴張的步伐。

2008年收購8家北京萬客隆超市門店,2009年又以48.7億港元(摺合人民幣約42億元)全盤收購江蘇時代零售,令樂天瑪特在華門店數量一躍達到100家。

樂天瑪特曾有一個宏偉的計劃,要在2018年實現中國市場300家門店,銷售額30兆韓元(約合人民幣180億元),成為“亞洲零售之最”

樂天瑪特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亞洲之最”就是一場笑話


諷刺的是,樂天瑪特自己證明了,這個藍圖變成了天大的笑話。

連年鉅虧,始終未停

從其在中國市場大肆擴張開始,已經走上虧損之路。

樂天瑪特北京公司2007年成立,2008、2009和2010三年分別虧損51億韓元、84億韓元和60億韓元。樂天瑪特青島公司2008年成立,2008-2010年分別虧損17億韓元、127億韓元和166億韓元。

近幾年來,樂天瑪特在中國市場的表現更是慘不忍睹,每況愈下,樂天在中國市場的業務整體虧損。

據報道,樂天瑪特2013年虧損830億韓元,2014年1410億,2015年1480億,2016年1240億,四年間損失約合人民幣29.4億元。2017年虧損更是達到2680億韓元(約合16.4億人民幣)。

退華其實早有徵兆。

據報道,自2012年以來,樂天瑪特隸屬的樂天集團旗下公司樂天購物已開始關閉門店,並一直在努力尋找買家來止損,接觸過物美、中糧集團、永輝、大潤發、沃爾瑪等企業。

但最終都沒有達成交易。

2017年“薩德”事件之後,樂天集團為樂天瑪特中國公司先後兩次緊急注資共約41.4億元人民幣,也都石沉大海。

撤離,把市場讓給昔日“手下敗將”

2017年9月,樂天瑪特宣佈正式進入退出中國市場的程序。

有意思的是,當年在北京市場一度被樂天瑪特打敗的物美成了它的接盤俠之一,另一家是山東利群股份。

其中,物美以2485億韓元(約合人民幣14.72億元)收購了樂天在華的6家超市運營商中的一家,包含其在北京地區經營的全部10家大型和11家中型超市。

樂天瑪特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亞洲之最”就是一場笑話


利群則以16.65億元收購了樂天購物(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持有的2家中國香港法人公司及10家華東地區公司,獲得樂天瑪特華東區72家門店和15處房產。

據第一財經報道,樂天瑪特計劃年內完成剩餘12家店鋪的關店及清算工作,年內徹底撤出中國市場。

從來勢洶洶,到落魄而走,樂天瑪特犯了一個巨大的致命錯誤。

不是水土不服,是過於自負


其實韓國零售商最初進入中國時有一定的優勢的,因為在韓流的影響之下,韓國產品很受中國年輕消費者歡迎,它們的進入,就是一種產品差異化。

在華經營的韓國零售商都有些共通點,說不好聽些,就是其在經營管理上的“自負”。

有在韓資零售公司從業的業內人士稱,韓國零售商都有些共通點,比如經營方式比較簡單粗放,且策略幾乎完全沿用韓國模式,一成不變。

樂天瑪特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亞洲之最”就是一場笑話


這樣的經營策略明顯是與零售市場的區域特點相悖的。

中國不是韓國,國情、文化等等低於差異決定了,樂天瑪特沿用它在韓國所用的那一套是不行的,消費者不會為它的自負買賬。

1、用人:唯韓不用,非韓不聽

在中國市場經營的外國品牌很多,取得成功的無一不是採取了本土化策略。

樂天瑪特,包括易買得也是,它們從未改變韓國策略。

一直以來,樂天瑪特內部大部分關鍵部門的負責人仍由韓國人擔任,來自中國員工的意見和建議上不會被採納的。

曾經有專業人士指出,“韓國企業保持了很高程度的韓國文化的管理方式,但是這並不適合中國市場,最終將導致發展速度放慢。”

其管理團隊也高價從國外引進人才,但卻對中國市場缺缺乏瞭解,進而導致經營策略很難與中國國情接軌,難以做到因地制宜。

其在超市日常經營管理上也表現出嚴重缺失,改動產品保質期,套用其它產品條形碼……都發生過。

樂天瑪特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亞洲之最”就是一場笑話

樂天瑪特也意識到了本土化缺失的問題,在2011年時,樂天瑪特韓國總部宣佈,計劃將總公司遷至中國,併成立中國業務法人公司。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關於本土化,肯德基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進入中國市場前,肯德基已經做足了市場考察,熟悉和了解中國文化、居民飲食習慣等。

換句話說,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要先把身段放低,不要自以為是。

2、供應鏈、渠道過於傳統粗放

樂天瑪特超市的運營上存在巨大的問題,直接導致其內控能力與其擴張速度、黃金地段選址等方面相匹配。

由於樂天瑪特在很多城市屬於單店運營,重要的是,沒有集中採購。

樂天瑪特總部採購部門只負責合同審批,供應商則由各個區域在當地選取。開店數量看似不少,但樂天瑪特卻始終沒有真正做到集中採購,整個體系很分散,無法形成規模優勢。

最後導致的結果是,所以供應鏈成本直線上升,選址再好卻不能保證盈利。

不同的流通形態導致重複投資、供應鏈複雜化,在當下電商大行其道的市場環境下,更加難以形成競爭優勢。

同時,樂天瑪特缺乏對供貨商的篩選和誠信考核,曾多次出現食品類產品過期變質的問題,比如2016年青島嶗山區樂天瑪特超市就發生過出售過期保健品的事件。

來自消費者的評價則更能反映出樂天瑪特供應鏈體系的缺陷,比如產品不新鮮,很多中國大眾日常消費的品牌沒有,實際產品與樣品圖片不符等等。

3、上大平臺做網店,陪跑兩年

在2015年3月,樂天瑪特天貓旗艦店開業。但事實證明,它連網店也開不好。

一些同時期加入天貓平臺的海外零售商,很快就在出現在了天貓雙十一銷量排行榜的前十。

好市多天貓海外官方旗艦店,數百種SKU,每年雙十一在天貓國際上的銷售額都能拍在數一數二的位置,最暢銷的產品銷量在數十萬量級,來自澳大利亞的Chemist Warehouse,總銷量過萬的SKU有數十個。

而樂天瑪特在天貓上出售的所謂韓國產品,大多已經在天貓開了品牌旗艦店。

天貓的資源位和曝光也是有限的,隨著入駐的國內外品牌越來越多,無作為的樂天瑪特也只能眼睜睜坐著等死,終於在2017年1月12日全面停止了其天貓旗艦店的營業。

樂天瑪特將全面退出中國市場,“亞洲之最”就是一場笑話

有人指出,天貓是有流量的大平臺,自有一套規則,想做又不肯深入去做,那麼今早退出也是明智的選擇。否則只能是給人當陪跑。

實際上,樂天瑪特大舉進行海外擴張,一個重要原因是韓國國內大型倉儲超市飽和,加上外來品牌的侵蝕,韓國相關市場政策的限制(如限制一定區域內開店數量),已經令韓國本土超市苦不堪言,擴張乏力,樂天瑪特整體業績亦不樂觀。

有業內人士認為,樂天瑪特接下來將會把重心放在佔其海外業務收入八成的東南亞,但其所存在的問題如果一日不得到根治,未來是否能夠實現健康快速的增長於發展,依然很難說。

現在不拿民族情結說事,自負是有實力的一種表現,但市場不會慣著你。

改改吧!

本文部分素材援引自經濟導報、觀察者網、中國新聞網、搜狐網、環球網、第一財經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