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跌去100億,這家醫藥巨頭怎麼了?

導讀:10月17日,醫藥白馬股康美藥業遭遇黑天鵝,股價閃崩直接跌停,債券大跌逾20%,

股債雙殺讓康美藥業跌出A股上市公司千億市值俱樂部。

在瞬息萬變的盤面背後,到底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故事?康美藥業為何會淪落到這一步田地?

白馬股養成記

康美藥業成立於1997年,是一家以中藥飲片、化學原料藥及製劑生產為主導,集藥品生產、研發及藥品、醫療器械營銷於一體的現代化大型醫藥企業,創始人馬興田。

2001年,康美藥業登陸上交所掛牌交易,在資本市場嶄露頭角。上市至今,康美藥業歸屬淨利潤一直保持增長態勢,2006年以來更是連續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成功躋身千億市值俱樂部,堪稱醫藥白馬股典範。


一天跌去100億,這家醫藥巨頭怎麼了?


康美藥業業績亮眼,在分紅方面也相當大方。上市至今,公司豪擲51億元用於股東分紅,累計分紅18次。

康美藥業的高速發展,也成功吸引了國際市場的注意力。2018年5月15日,MSCI正式公佈首批被納入的A股上市公司名單,康美藥業成功“入摩”,也是入選名單中市值最高的中醫藥企業,一時間風頭無兩。

受“入摩”利好刺激,5月15日當天,康美藥業股價大漲5.57%,收盤報25.80元,公司市值衝高至1283.36億元,股價和市值雙雙創出歷史新高。

康美藥業2018年中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9.59億元,同比增長27.88 %;歸屬淨利潤26.05億元,同比增長21.06%。公司業績繼續保持明顯的上升趨勢。

潛伏風險凸顯

但是,在康美藥業公司業績高速增長的背後,一些隱藏風險開始凸顯,引發投資者質疑。

康美藥業2018年中報顯示,儘管公司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都保持了20%以上的快速增長,但其“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卻劇烈下滑57.57%。


一天跌去100億,這家醫藥巨頭怎麼了?


康美藥業藥品貿易的毛利率也不合理。中藥材貿易毛利率常年維持在25%左右,而西藥貿易毛利率在30%左右。反觀現實,醫藥行業藥品批發業務的毛利率普遍在10%左右,甚至更低。

康美藥業2018年中報顯示,公司存貨金額達到170.32億元,佔總資產比例為22%。相較整個醫藥行業存貨與總資產12%左右的佔比來看,康美藥業存貨佔比明顯偏高。

此外,康美藥業2018年中報顯示,公司貨幣資金餘額高達398.85億元,怎麼看都不像缺錢的主兒。但是,反觀現實,康美藥業的做法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


一天跌去100億,這家醫藥巨頭怎麼了?


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10月17日,康美藥業僅今年以來已經累計發債13只,總規模達到182.5億元。與此同時,公司尚未到期的債券餘額也高達266.50億元。

除了頻繁發債,康美藥業也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融資優勢,自2001年上市以來,通過配股、增發、優先股等股權方式,累計融資金額達到163.48億元

此外,康美藥業控股股東康美實業還在高比例質押公司股份。康美藥業2018年半年報顯示,康美實業共計持有公司16.40億股,持股比例為32.8%,其中質押股份15.08億股,佔持股比重高達91.91%

綜上,康美藥業的營收、淨利連年增漲,貨幣資金也相當豐厚,但上市至今,康美藥業卻在馬不停蹄地融資圈錢,對資金表現出極大渴望,這在邏輯上似乎有些說不通。

結語

10月17日上午11點左右,康美藥業股價閃崩,隨即封死在跌停板,當天收盤報17.99元,下跌10.01%。


一天跌去100億,這家醫藥巨頭怎麼了?


緊隨其後,“15康美債”(122354)一路下挫,到下午兩點半被上交所臨時停牌。當天收盤報收盤報75.490元,下跌20.19%。

按康美藥業千億市值計算,10月17日當天,公司市值蒸發近百億,跌出A股上市公司千億市值俱樂部。

10月17日晚間,康美藥業對高額貨幣、存貸雙高、大股東質押比例高以及中藥材毛利高進行了澄清說明,並表示大股東預計未來將逐步降低質押比例,以及公司不存在脫實向虛的情況


一天跌去100億,這家醫藥巨頭怎麼了?



澄清公告效果寥寥,10月18日,康美藥業股價一字跌停。“15康美債”早盤一度大跌13.91%,最終跌幅收窄至5.02%。

更糟糕的是,股價跌跌不休,康美實業質押股份的爆倉風險進一步提高,公司未來陰雲密佈。

或許,比起口頭澄清,康美藥業踏踏實實把公司基本面整清楚,才是重拾投資者信心的關鍵一步。


另:長期堅持原創不容易,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贊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以示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