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式兩用」的刺繡工藝——香包

歡迎閱讀"牧雲唐卡"頭條號文章,此篇為大家呈現中國民間的刺繡手工藝術品——香包。香包的歷史可追溯到戰國及更早,很是悠久,至今也在不斷地傳承著,香包有什麼鮮為人知的歷史發展?香包的意義演變又是怎樣的過程?此篇將詳細為大家解答。如果大家喜歡這篇文章,請點擊右上角持續關注我們

“一式兩用”的刺繡工藝——香包

香包,古代稱"香囊",亦稱"佩帷"、"容臭"、"香袋兒"、"荷包",慶陽俗稱"絀絀"或"耍活",是古代中國勞動婦女創造的一種民間刺繡工藝品

用彩色絲線在綵綢上繡製出各種內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圖案紋飾,縫製成形狀各異、大小不等的小繡囊,內裝用多種濃烈芳香氣味的中草藥研製的細末,以作節令誌慶、生活實用和觀賞品玩用。

“一式兩用”的刺繡工藝——香包

2008年香包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它是以男耕女織為標誌的古代中國農耕文化的產物,是越千年而餘緒未泯的中國傳統文化的遺存和再生。中國傳統的香囊多用綢布製成,內裝雄黃、燻草、艾葉等香料。一說香包可以避邪,端午節時多會配掛香包

“一式兩用”的刺繡工藝——香包

香包在《詩經》的一些篇章裡已有描述,說明早在約3000年前就有了香包。

《禮記》雲:"五采謂之繡。"香包用青、赤、黃、白、黑五色絲線刺繡而成,色彩絢麗,自然有裝飾衣著、把玩欣賞之審美功用,又因填有特殊的中藥材,兼有驅邪擗欹、除菌爽神功效。《禮記、類則》載,未成年男女,晨昏叩拜父母,必須佩戴香包,說明香包還有禮儀作用。

“一式兩用”的刺繡工藝——香包

戰國時期以至秦、漢、晉,大男人堂而皇之佩戴香包,晉以後漸為女人、兒童的專用品。宋時,官史朝服上開始佩戴香包,禮儀作用愈加凸顯。清代,香包成為饋贈佳品,特別是相戀男女以此作為饋贈的信物。

“一式兩用”的刺繡工藝——香包

到了現代,香包是承載傳統文化的有效載體,在人際交注、美化環境、陶冶情操、寄情寓志方面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送一個香包,傳遞一份友情,捎去一份好心情,表達一番美好的祝願,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取向。

“一式兩用”的刺繡工藝——香包

而歷史演化到近代,香包則多半用於民間端午節的贈品,主要功能是求吉祈福,驅惡避邪的

它是如何演變而來的呢?五月俗稱毒月,根據風土誌記載,農曆五月五日為陽極之日又叫中天節,有製造各式各樣避邪物的風俗,而在荊楚歲時記,也記載著每逢端午節這一天,以艾草剪成老虎的形狀,或者剪裁布做成小老虎,來避除一些有毒的東西。

“一式兩用”的刺繡工藝——香包

另外風俗通上面記載,用五色彩線系綁在小孩子的手臂上,可使他長命百歲,叫它做長命縷。祛邪祈福,也是香包文化的永久主題,而隱喻象徵、託物言志則是香包的鮮明藝術特色。

“一式兩用”的刺繡工藝——香包

慢慢的這兩項風俗逐漸合而為一,演變成用五色彩線繫著一個裝滿艾草,雄黃和檀香粉末,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給小孩掛著,防止毒蟲侵擾,有袪毒避邪的功用,併成為一種保命吉祥的象徵。於是就此確定了香包的地位,在傳統的農業社會里,做香包是婦女們表現女紅手藝最佳機會,從香包圖案和繡工可以看出製作者的手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