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白領出借人的心得:投P2P最關鍵的還是心態

一位白領這樣對觀察君分享投P2P的心得:“投P2P最關鍵的還是心態,一定要做好心理建設,只要做好了心理建設,我借幾十萬來投P2P心都不慌。”

按理說,白領階層是比較規避風險的。可是,這個故事的主人公竟然還借債來投P2P,並且最後還純賺了30萬。

這中間究竟有何秘訣?主人公所謂的“心態建設”究竟是怎麼做的?各位投資人可以帶著這些問題來看這位白領的投資故事。

一位白領出借人的心得:投P2P最關鍵的還是心態


大家好,我是一個普通的白領,股市裡有句話,信心比黃金重要。而我卻想說:“投資P2P,心態比分析重要。”

我的第一次投資是在2014年,當時事業正處於低估,心情差到極點,或許是出於一種追求刺激或賭一把的心理,從手機屏保推薦軟件裡下載了草根投資、銅板街、聚財貓等APP。

從幾千到幾萬到幾十萬,從擼紅包、追活動到搶轉讓標,我的投資水平不斷提升,步子也越邁越大。資金來源也從自有資金、長期低利率貸款擴展到過橋的短期資金。通過多賬號註冊搶新手標、簽到積分兌紅包、定投中長期標、活期錢包等方法,我的收益都能保證在年化12%以上,資金成本基本在年化6%以下或持平。同時,通過短期資金存錢包,長期資金投定期的方式,保證資金流動性並實現利用率的最大化。

2017年時最多的時候,5個平臺7個賬號內在投資金達到120多萬。 其實,從一開始投資就是做好被騙的準備的。因為網絡平臺終歸是虛擬性的,某天登陸不上去了,錢也就打水漂了,風險是時刻存在的。但我同時也是非常理智的,從一開始,我的每一輪投資的到期時間,都在最晚一筆到期日之前,這樣,能給自己設個金盆洗手的時間。

另外,我也通過分散投資來規避風險,即使一兩個平臺倒了,也不會影響到我的資金鍊。當然,如果全部雷了,還有最後一手,把股票全部平倉,做好吃土的準備。鑑於這樣一種隨時赴死的心態,我一向拒絕做向朋友推薦平臺這種出力不討好的事。

2017年,我第一次感受到風險,當時草根投資開展銀行存管上線業務,或許是後臺程序問題,不是資金不到賬,就是提現不成功,客服電話也打爆了,雖說對暴風雨做再充分的準備,當暴風雨真正來臨時,還是非常慌亂。提現一個星期後才恢復正常期間,這期間還是非常難熬的。

2017年初時,聽說國家開展整治P2P的風聲後,我感覺是時候撤場了,所有的資金開始全面清盤,不再新投定期標。2017年下半年的時候,全部平臺就只剩下了聯壁金融的一點活期。春節同學聚會的時候,我還奉勸大家全面清倉。

2018年5月份,我手裡有個拆借的30萬過橋資金,還沒到銀行的還款期,我沒控制住,又投進了聯壁金融的活期,因為這個平臺的活期最高能達到8.9%,而且提現秒到,是非常誘人的。一週後錢順利轉出,我就放鬆了警惕,又手頭上的5萬多準備還信用卡的錢存了活期。但僅在6月19日提出了9000元后,剩下的4萬多就永遠在“提現中”了。

其實,我認為當時聯壁的資金流還是很充分的,因為我知道身邊不少人都通過京東的斐迅路由器投資了,再加上我存的是活期,就感覺沒問題。

6月中旬,唐小僧、錢寶網、雅堂金融高返平臺相繼暴雷,四大高返平臺僅剩聯壁金融一家的消息剛出時,聯璧金融還是正常提現的,但面對這莊家給你最後一個解套的機會,我卻沒有抓住。最終,大家的瘋狂提現引發了擠兌。其實,投資聯壁錢最少也最短,忙活了一年也只收益1.5萬,還沒有除去資金成本。最終卻損失4萬多。不過還好,如果再提前一週暴雷,估計這幾年投資P2P的賺得錢都不夠,也算幸運了。

我沒有報案,一方面感覺沒用,另一方面也想給自己全部清盤後沒有堅持原則的懲罰。 投資3年來,我累計收益大約30萬,損失4萬多,還算說的過去。其實,是投資就會有風險,做生意、開門市、炒房炒股也不都是一樣嗎?投資理財健康的心態不僅是敢於承擔風險,更重要的是風險發生後的掌控能力。

近期內我是不會再投了,因為任何一個行業都需要監管來規範。 我相信P2P明天一定會好,但這需要個過程。在美好的明天到來之前,比技術更有價值的,是一種投資前的平和心態和投資後的風險承受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