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政治选择题考点必背——唯物论和辩证法中的各种“四”

2019考研政治选择题考点必背——唯物论和辩证法中的各种“四”

我熄灭这灯,与天地同息。乘风漂流,随星灿烂。


(一)唯物论的各种“四”

1.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有四点: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2.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3.关于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以下说法都是正确的:

(1)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2)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

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4)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4.关于意识,以下说法都是正确的: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3)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4)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5.关于人的意识的主观性,以下说法都是正确的:

(1)反映形式的主观性;

(2)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别;

(3)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

(4)对客观事物反映的超前性;

(5)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6.关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以下说法都是正确的: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是物质的活动;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制约着社会精神生活的过程,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5)社会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6)社会是有人参与的客观过程。

(二)辩证法的各种“四”

1.联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客观性;

(2)普遍性;

(3)多样性;

(4)条件性。

2.运动有五种形式:

(1)机械运动;

(2)物理运动;

(3)化学运动;

(4)生物运动;

(5)社会运动。

其中,机械运动是最低级的运动形式,社会运动是最高级的运动形式。

3.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学说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

4.关于辩证否定观的表述,以下说法都是正确的: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第五,否定客观事物固有的否定。

第六,否定事物内在的否定。

第七,否定是具体的否定。

第八,辩证的否定既是对肯定的否定,又是对否定的否定。

特别注意:只要不是辩证的否定,就是形而上学的否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