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以情管心,怎麼管?

中國式管理曾仕強

中國式管理企業服務中心,用中國式管理幫助企業固本培元。


曾仕強:以情管心,怎麼管?


【提要】姜尚《黃帝陰符經》:恩生於害,害生於恩,天之無恩而大恩生。

《世說新語》中有一個講太上忘情的小故事:王戎喪子,悲不自勝。好友山簡前來探望,嘆息:何必如此!王戎回答:“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情。然則情之所鍾,正在我輩。”

故事中,王戎這話把“情”劃分三等,上等“聖人忘情”,中者“情之所鍾”,最下者“不及情”。所謂“不及情”,說的是那些動不動就一片嚎啕,一哭二鬧,面對情感全無抑制、轉化和昇華的人,這樣的人全無修養,其情也惡形惡狀,讓人不喜,根本沒資格談“情”之一事。中者“情之所鍾”,說的是普通人,有所好惡,有所鍾情,處事則難免偏好、衝動,卻喜其發自肺腑,是真性情。上者“太上忘情”,忘情並非無情,而是有情卻不為情牽,不為情擾,把情處理得豁達灑脫。


曾仕強:以情管心,怎麼管?


【管理智慧】

王戎所述,和將心比心的道理其實異曲同工。將心比心,最下者也是做“濫好人”。實際上,很多人並不值得你掏心掏肺:你善良,他便不講良心;你正直,他便道德壓榨,你軟弱,他便得寸進尺。總之,和錯誤的人講將心比心,就別怪這個社會不溫暖。

中者則是看碟下菜,看順眼就多些寬容,看不順眼就橫豎挑剔,若是作為管理者,不免失了公心。

最上者,應該是姜太公在《黃帝陰符經》中說的那句“天之無恩而大恩生”。做到“信賞必罰,以輔禮制,不任親疏,一斷於法”,正如太上忘情,雖然不免擔些“刻薄少恩”的罵名,卻能防止“恩生於害,害生於恩”以及“其身不正,雖令不行”等管理困局出現。在管理上就是做到大公無私、一碗水端平。

由此可見,將心比心也是要看人的,不能逾越底線,要做到“不過無不及”。其中智慧,值得我們反覆揣摩。陶淵明曾說“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忘言不是說真的忘記了要說什麼,而是默默體味其中意味,不以說話來表達。忘情也需如此。


曾仕強:以情管心,怎麼管?


【曾仕強語錄】

一個越成熟的人對事情越沒有好壞之分,不會因為某件事情某人做得不好他就是壞人、某件事情他表現得很好他就是好人。當一個人越來越成熟的時候,就越不會黑白分明,你有很多灰色地帶,就不會對錯太極端,就會知道對中有錯、錯中有對,這樣情緒就比較平穩。

M理論在實務上以建立制度為優先,由制度化而合理化,再求人性化。制度化管理,便是制定一些法度,讓大家都願意遵循這些法度去運作,這樣大家分工才有辦法合作,各部門才有辦法協調,而共同的目標,才有可能達成。制度要自生自長,不可以移植。有多少需求,就建立多少制度。將心比心,依據員工的需求來制定制度,員工自然心悅誠服,樂於遵從。凡是員工自己定出來的制度,我一般都會說看不懂,然後讓他們自己拿給大家看看,他們彼此之間會有一個制衡與協調。大家好商量,是安人的第一步,也是制度化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