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8上半年,武漢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真的是對的麼?

在2018年年初,武漢市房管局召開的房地產企業座談暨民主生活會徵求意見會就為今年的房地產市場發展定下了基調:要進一步加大市場供應,積極緩解供需矛盾,要重點規範化開發武漢的二手房市場和房屋租賃市場。

盤點2018上半年,武漢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真的是對的麼?

那麼結果如何呢?從上半年的武漢住房成交量和剛需性住房保障情況來看,武漢房地產市場情況是很不錯的。2月,武漢出臺政策開展了剛需家庭首次購買商品住房優先選房試點工作,規定了剛需性住房的價格:1.8萬元每平方米,規定了:戶型建面低於120平的準售房源。要知道,從58同城給出的數據來看一萬八每平方米在主城區的樓盤可是很少見的。

盤點2018上半年,武漢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真的是對的麼?

4月武漢剛需性住房政策再次升級,這種房源的比例從40%增加到60%。而且與此同時,在5月武漢的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也有改革,購買首套住房使用公積金最高貸款額度已經上升到了70萬元。

盤點2018上半年,武漢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真的是對的麼?

關於改革的第二個重點:房屋租賃市場,武漢市政府也是相當的重視。6月,武漢出臺了住房補貼調整政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600元(含),人均住房建築面積13平方米以下(含)且未承租、承購保障性住房的家庭,可以享受租賃補貼。並且這項政策配合大學生人才吸引政策使用,對留漢大學生提供200元到1000元不等的租房補貼。武漢市住房公積金管理局的負責人還曾在6月表示武漢市的住房公積金儲備充足,足以幫助大學生和困難家庭平穩度過等待公租房搖號的過渡期。

盤點2018上半年,武漢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真的是對的麼?

7月,租房新政策提出新要求,要鼓勵老住房改建公寓要靈活利用閒置的城中村改造成為產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從這些舉措中可以看出政府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緩解商品房供需之間的根本矛盾。

盤點2018上半年,武漢的房地產調控政策真的是對的麼?

武漢市在今年上半年出臺的種種政策,無非就是想要緩和武漢市樓盤供需之間的矛盾,不管再怎麼調整購房或者租房也好,目的始終是隻有這一個。那麼結果到底如何呢?樓市住房的成交量最直接的給出了答案:剛需盤日光,其餘的樓盤賣不掉,甚至6月高調入市的地王項目碧桂園晴川府如今也是以保底價在進行出售。市場要怎麼管?政府這麼調真的對麼?究竟是宏觀調控還是依靠市場多一點?目前誰也沒有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