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老宜宾”赖天一:网红大咖是高级工程师,57年见证宜宾变迁

宜宾

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你我来说,

她是故乡,是承载理想的温床,

在这片热土上,有我们奋斗的痕迹

……

那么,你是否了解这座城市,

一起听听这位外来老宜宾的故事……

网 红 大 咖 “外来老宜宾”

说起他的名字,很多宜宾网友都知晓。因为,已经七十多岁高龄的赖天一,是个货真价实的网红。

“外来老宜宾”赖天一:网红大咖是高级工程师,57年见证宜宾变迁

△宜宾知名网友赖天一

从10多年前网络媒体刚刚兴起的时代,赖天一就开始混迹在各大媒体平台。

“外来老宜宾”赖天一:网红大咖是高级工程师,57年见证宜宾变迁

△赖老某四川论坛账号

不仅仅是网络媒体,他也是宜宾传统媒体忠实粉丝。

“外来老宜宾”赖天一:网红大咖是高级工程师,57年见证宜宾变迁

△宜宾晚报对他的报道‍

“外来老宜宾”赖天一:网红大咖是高级工程师,57年见证宜宾变迁

△宜宾媒体人士都知道这个老宜宾

他从1961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宜宾工作至退休,到今天,已经在宜宾生活了57个年头。

这样一位闲不下来的老人在宜宾挥洒了他的青春和汗水,宜宾的历史长河里流淌着他丰富多彩的人事故事。同样的,他也见证了宜宾这座城市的变迁。

他 是 天 原 总 工 程 师

先来说说他的成长。

1961年,赖天一大学分配到了天原工作,实习当工人一年后进科室工作。

“外来老宜宾”赖天一:网红大咖是高级工程师,57年见证宜宾变迁

△60年代赖天一的工作照(受访者供图)

文革期间又下放回车间从技术员到工程师到车间副主任,1985年再进科室。

“外来老宜宾”赖天一:网红大咖是高级工程师,57年见证宜宾变迁

△年轻时的赖天一在办公室(受访者供图)

先后担任设备动力、引进办、技术开发、生产技术、规划部门负责人、高级工程师,1991年冬开始兼任总厂副总工程师。

“外来老宜宾”赖天一:网红大咖是高级工程师,57年见证宜宾变迁

△ 担任总工程师(受访者供图)

天原在1996年春进行公司化改造,赖天一被聘任为股份公司总工程师。先后被授予“宜宾地区拔尖人才”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誉证书。

“外来老宜宾”赖天一:网红大咖是高级工程师,57年见证宜宾变迁

△为氯碱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外来老宜宾”赖天一:网红大咖是高级工程师,57年见证宜宾变迁

△宜宾地区拔尖人才

“外来老宜宾”赖天一:网红大咖是高级工程师,57年见证宜宾变迁

△国务院颁发特殊津贴证书

2000年8月参加高工高定评审后,赖天一被批准为正高(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退休后,从2001起返聘为公司总裁/CEO技术顾问直到2008年末。加上学生时期就到过宜宾天原,在天原学习和工作了差不多整整48个年头。

老 宜 宾 见 证 宜 宾 变 迁

光阴似箭,曾经的翩翩少年已是古稀之年。

57年,从一个车间技术员到一名正高级工程师,赖天一的改变无疑是巨大的;同样的,宜宾从一个规划凌乱的小城,再到如今国家级的卫生城市变化也是巨大的,不断成长的赖天一也见证了宜宾的变化。

我是老宜宾人,经历了无数次搬家,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变迁……”赖天一老人,说起宜宾这座城市,滔滔不绝、饱含深情。

“外来老宜宾”赖天一:网红大咖是高级工程师,57年见证宜宾变迁

△曾经合江门码头

“在经历了一大家人挤在20多平方米一间屋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到老的小的可以分开住、人均拥有居住面积20多平方米的九十年代;再到现在人均拥有住房面积达50平方米的今天,宜宾市的巨大变迁真的要用翻天覆地、日新月异来形容……”

赖天一说,1961年,21岁的他进入宜宾天原工作,居住在厂区的集体宿舍。“那个时候从厂区进城只能坐客运轮渡。从长江纸厂河边的后营门码头到达合江门轮渡码头,每天往返有八个航班,上水将近1个小时,下水30分钟左右。

“外来老宜宾”赖天一:网红大咖是高级工程师,57年见证宜宾变迁

渡船作为那时每天必需的交通工具,曾经繁忙一时,特别是遇到农村“赶场”等重要日子,更是人山人海。“直至南门桥通车,渡口才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现在回想起那些画面还是很难忘。”

隔山容易、隔水难。当年的宜宾谈不上城市建设,连最基础的交通线路都没有。出行基本只有船,错过航班或者远途,就靠走。

“外来老宜宾”赖天一:网红大咖是高级工程师,57年见证宜宾变迁

△上世纪宜宾的气包车

“第一次搬家是因为结婚。1970年,我和爱人租住在人民路的东头,当年街名叫‘线子市’,就是现在街心花园那里。”

赖天一说,4.5元一个月租住的20个平方房子有自来水,是当年宜宾最贵、最好的房子,也是宜宾最核心的黄金地段。“当时的街面主要是三合土(从1950年开始,在主要街道上陆续铺设,但往往被碾得破破烂烂)、碎石路以及泥巴地,下雨天就是一脚的泥泞。

城区范围大多是低矮木结构瓦房(遇到特大喜庆,总要用红色油漆把主要街道上的铺面涂刷一遍)。解放前,过了仁和街就是城外了,人民广场、人工湖一带还是农田。1950年左右,人民路(西段)、广场以西开始修建石棉瓦屋顶、夹壁墙一楼一底简易楼……

“外来老宜宾”赖天一:网红大咖是高级工程师,57年见证宜宾变迁

△80年代街心花园(受访者供图)

在人民路住了不到一年的时间,主要由于难以支付每月4.5元的房租,开始第三次搬迁到了冠英街。

“那时候的冠英街很长,不只是现在的样子,冠英街是一直延伸到了现在合江门的头头哪里的,目前还留有的最外面那一户是在当时的中间。”

在冠英街一住就住到了1974年,这段时间,赖天一两个女儿先后出世,从最初的一个人,到现在成为了四口之家。

“外来老宜宾”赖天一:网红大咖是高级工程师,57年见证宜宾变迁

△赖天一一家四口在天原厂区合影(受访者供图)

买房难是当时存在的一个大问题普遍现象:“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套自己的房子。那个时候买房子相当难,我和我爱人为了买房子,被骗了无数次,那个时候的中介很多都是骗子,即便是如此,还是很多人上当受骗。房子十分难买,只要是排上了号,立马转手就能卖3万元。”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原因?

“市政施工只注重城区的翻新,不断地把老城区的房子翻修,没有开发新地区,以至于房源全部在老城区,就那么大的地方,房子很有限。当时政府拒绝外来房产商,施工单位全部是宜宾施工单位,修建的房屋规划乱,现在老城区、南岸东区的大部分房屋就是那个时候修建的。”

“外来老宜宾”赖天一:网红大咖是高级工程师,57年见证宜宾变迁

△1985年的人民路

1999年1月份,赖天一终于如愿以偿,购置了人民公园对面的楼房。

这一次从60多平方米一下子飞跃到100多平方米,面积增宽了,功能分得很细,饭厅、客厅、卧室、卫生间一应俱全。“一家6口住这么宽的大房子,倒过去10年想都不敢想。而且,这栋楼在当时的人民路上,是最高的一栋……”

也许,赖天一并不清楚哪个才是当年宜宾真正的第一高楼,但谈到对宜宾日新月异的变化有什么感受,作为这座城市发展的见证人,赖天一既兴奋又感慨。高楼的建造映射出一个城市发展的轨迹,它与城市整体的发展和变迁血脉相连。

在高楼拔地而起的30年里,我们这座城市的其他领域的建设,也有着惊人的变化。

在90年代末,渐渐的宜宾接受了外来的房产商,2009年,赖天一再一次搬家,从人民路搬到了莱茵河畔。“非常舒服、现代化,宜宾终于有了大城市的风采,和之前的比起来,真的是天差地别。”

在赖天一看来,宜宾城市建设终于开始步入正轨,走上时代的前沿。

“外来老宜宾”赖天一:网红大咖是高级工程师,57年见证宜宾变迁


“外来老宜宾”赖天一:网红大咖是高级工程师,57年见证宜宾变迁

“从古代的樊道,到如今的戎城,宜宾沉淀了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同时也很有发展前景,宜宾在盘踞三江口,长江源头,长江是一条龙,那么宜宾就是龙头。”

城市的变迁不会停止,人类前进的脚步也不会停止。这位优秀的老人对年轻人也发出劝诫:“时刻创新,不断进步,不要虚度光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