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故事「25」:宋之問「多行不義必自斃」

宋之問,字延清,汾州人。武后游龍門,詔隨從之臣賦詩,左史東方虯詩先成,武后賜錦袍。過了不大會兒,宋之問也將詩作獻上,武后看後讚歎不已,竟然將東方虯的賞賜追回,轉而賜給了宋之問。從中也可見,宋之問在詩文方面,確實是有水平的。

在向武則天自薦枕蓆而不得後,宋之問選擇了依附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兄弟。

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張柬之與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后退位,誅殺二張,迎立唐中宗,宋之問被貶瀧州(今廣東羅定縣)參軍。

諸位都知道,當時的嶺南地區,可不比現在,那是蠻荒之地。當地的生活非常艱難,即使是當地官員也是如此。宋之問待了沒多久,就感覺受不了當地的艱苦生活,想到昔日榮光,更是心有不甘。

於是,在被貶的第二年,宋之問便秘密逃回洛陽,這可是大罪。朋友張仲之好心收留,結果,卻是引狼入室。在得知張仲之與駙馬王同晈等誅殺專權的武三思的計劃後,宋之問再次露出了小人嘴臉,果斷出賣朋友。結果,計劃失敗。原本為國家鋤奸臣的一幫人,被當做謀反之人被殺,其中就有那位冒險收留宋之問的朋友。作為回報,權勢更是如日中天的武三思,宋之問被升任鴻臚主簿,至於被貶逃回之事,更是沒人敢問。當時之人,對於宋之問的無恥行徑,多所不齒。

景龍元年(707年)七月,太子殺武三思父子後死事,宋之問上表歌頌武氏父子功德,請造唐中宗神武頌碑。

當時,李唐政府經歷了好幾場政變,朝廷之內,黨派林立。宋之問這樣的人,肯定是要找個靠山,最後他選擇了中宗李顯的女兒——安樂公主。這可惹惱了另一個權力慾極強的女人——太平公主的忌恨。於是,太平公主向自己的哥哥——唐中宗,打了小報告,宋之問於景龍三年(709年)被貶出京城,出任越州(今浙江紹興市)長史。

宋之問一看,情況不妙,還是太平公主“大腿粗”,轉而巴結太平公主。

中宗被害以後,後來的唐玄宗李隆基與姑姑太平公主聯手,再次發動政變,中宗的弟弟李旦復位,是為唐睿宗。宋之問因為反覆無常,諂媚無行,被流放欽州。後來,又造御史彈劾,結果被賜死,結束了其反覆無常的一生。

宋之問賣友求榮一節,可參看筆者拙作隋唐歷史(9):忠誠駙馬遇上腦殘皇帝,駙馬被冤殺,皇帝被謀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