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春发生 你知道这个名字是谁起的吗?

西安春发生 你知道这个名字是谁起的吗?

好雨知时节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每当我们读到杜甫的这首诗时,就自然联想到西安餐饮老字号---春发生。

要说吃,还是贾平凹老师写得好。当年他住在离南院门不远的车家巷,可以遥望“春发生”,到了饭口,他说那边飘过来的香味都让他流口水。没看见饭,光望梅止渴那一下,就道是高手。闻到葫芦头的香味,贾老师一周总要到“春发生”犒赏自己两三回。他往往早来,一个人坐在角落里,掰馍很仔细。等葫芦头一上来,总是习惯性地先呷口热汤。在烟潋雾霭中,再麻溜地开吃。

有慢有快,很传神吧。

西安春发生 你知道这个名字是谁起的吗?

贾老师对春发生情有独钟

这就是老贾南院门“春发生”的幸福时光。每次提到“春发生”这个名字,我总会在心里咂摸好几下。小时候经常背诵“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可从来也没想过“春发生”三个字在一起是如此的绝妙。历史上有没有过“春发生”类似的名字,不知道。但这三个字在语文老师的眼里,有历史有出处,有品牌标识,人常说金字招牌,我想这个“春发生”就是典型的金字招牌,太响亮了。在西安,和“春发生”齐名的,就要数“藻露堂”和户县的“空翠堂”了,这三个名字都和中国称得上伟大的诗人杜甫有关。在这个知识产权日渐重视的时代,杜甫老人家要活着,不知道该收多少钱。当然,给南院门葫芦头店取名“春发生”的那个山西美食家,也值得我们一拜,大赞一个!

西安春发生 你知道这个名字是谁起的吗?

葫芦头泡馍

这么响亮的名字,不需要我们来宣传,可是,这样的老字号,不由得我们去关注。现在,请老贾给那家店站个台打个广告,给多少钱老贾都不会去,他爱惜羽毛。可这样的店,不用请,老贾都会自己来,因为那葫芦头香味,是远远近近的一种招唤。你不来,胃都不会答应。

西安春发生 你知道这个名字是谁起的吗?

猪大肠

按说葫芦头是猪大肠做成,人一听都以为是秽物,心中不免有些不舒服。以前唐代的时候街上就卖这个,叫“煎白肠”。过往客官一听食材,就掩袖离去。后来托药王孙思邈的福,他开了西大香、上元桂、汉阴椒等芳香健胃解腥去腻的药物给店主。店主将这些香料药物放入锅中,果然香气四溢,其味大增。然后呢,店主也利用药王的《千金方》打起了广告,说猪肠属金,金生水,有降火、消渴的功效,猪肠还能补中益气兼养身。其潜台词就是吃上一顿,便能强身健体,精力充沛。这乖乖,感情和如今的广告一个效果,今年20,明年18,都是漂亮话,古人的广告技艺确实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当然,店家也很聪明,店门头挂个葫芦,一是感谢药王孙思邈的恩,另一个让大家也看看,这是药王认可的店。

西安春发生 你知道这个名字是谁起的吗?

南院门春发生

其实,在古城西安,也有和“春发生”差不多的品牌老店,人家也有自己的回头客。只是没有“春发生”名头大,生意兴隆,人家也在认真做着自己的生意。自然,也有些人看“春发生”生意好,有利可图,赶紧一个个跑来傍大款,取的名字也仿“春发生”。一时间,曾经古城30家经营葫芦头的店面,现在开得满大街都是,很多店不知道是哪的,照样取名挂老南院门葫芦头。

得,这个“葫芦头”是老先人留下的,兴你做,难道就不兴他做;你卖面,我为何卖不得。就这样,好端端的“春发生”处在了重重的包围之中,想要突围,何其艰难。

一项统计调查显示,这二年,喜欢吃葫芦头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年轻人从理性到感性,最终禁不住美味的诱惑。诚然,年轻人的迟疑,也给这个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我想,越是艰难越需要坚持,品牌的力量和做人是一样的,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能做到行业的排头兵、中华名小吃,“春发生”绝不是浪得虚名。单是看看他们的制作工艺就让人赞叹,捋、刮、翻、摘、回翻等,清水漂洗直至肠肚色白发亮。这道道工序考验的是人的耐心,更是做人的本分。

“两千年世纪交替春去春来春发生,八十载沧桑难改原汁原味葫芦头。”这是陈忠实先生曾经给这家老字号书写的对联,老先生一生耿介,从不向权贵低头,能给西安老字号“春发生”写这样的对联,也是他老人家对这家近百年老店的认可。

是英雄,才会在沧海横流中彰显本色。百年老店“春发生”,是西安人的一段记忆,也永远是这座城市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