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品:溫格執教恆大?|李勇鴻,賠了夫人又折兵

读品:温格执教恒大?|李勇鸿,赔了夫人又折兵

據《勞動報》報道,在國足與敘利亞熱身賽中重傷下場的於海,初診情況為左膝韌帶斷裂1/3。對於於海的治療和康復,中國足協將會承擔一部分費用。

Insight:

對敘利亞重傷下場,於海的恢復時間將很長,不僅錯過本賽季剩餘聯賽,國家隊征戰亞洲盃也將缺席。這種為國家隊出戰,而帶來的嚴重運動受傷,不是第一次發生,未來還可能多次出現。

因此足協此前為國家隊購買的相應保險,是一種保障手段,此外足協也必須要為於海的受傷、俱樂部承受的損失,承擔相當費用。將這些費用、潛在損失,全都掛在足協和國家隊身上,也未必合理,但在歐美,已經有預防和規避風險的先例可循:

2006年歐文代表英格蘭隊參加世界盃,小組賽重傷下場,隨後一個賽季完全在養傷,紐卡斯爾聯隊損失慘重。當時的英格蘭足總不僅賠償了歐文整個賽季的薪資,並且承擔了歐文所有醫療恢復費用,而英格蘭足總在此前,就有長期的醫療和運動損傷保險,風險得到多方承擔。

誰都不願意運動員受傷,然而職業和國際競技,傷患難免。防患未然、更多借助社會力量,也是管理手段的進步。

读品:温格执教恒大?|李勇鸿,赔了夫人又折兵

10月18日凌晨《太陽報》消息,廣州恆大有意邀請前阿森納主帥溫格執教,並開出了為期兩年,總額760萬英鎊的合同。

Insight:

可能是國家隊比賽周時間太長,而賽事期間,離奇古怪的新聞太少,於是英國小報,會要主動去尋找各種新聞源,甚至恨不得主動生產點新聞出來,否則流量低落,直接影響,就是報紙商業收入下降。

《太陽報》將廣州恆大和賦閒的溫格聯繫在一起,短時間奪取眼球的目的能達到,畢竟“中國”這樣的概念足夠性感。但歐洲大陸媒體,最近兩天報道的,反而是溫格和德國足協之間有過的聯繫,這條線索,首先由法國媒體報道——法國媒體都不否認,從小在斯特拉斯堡地區長大的溫格,“有著很濃的德國人氣質”,溫格的足球成長經歷裡,也受當年門興格蘭德巴赫全攻全守足球影響最深。在勒夫帥位不穩的情況下,雖然德國足協未來選擇更希望是德國人接任,溫格仍然是個不錯選擇。

還有法國媒體透露,溫格對日本向來情有獨鍾,倘若日本國家隊主帥位置出缺,他還真可能考慮。至於俱樂部教職,以溫格的年齡、在阿森納長期執教的經歷,可能性也許不如國家隊。

读品:温格执教恒大?|李勇鸿,赔了夫人又折兵

10月18日凌晨消息,前AC米蘭老闆貝盧斯科尼的弟弟保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很同情李勇鴻,他因這筆收購損失了5億歐元。

Insight:

連貝魯斯科尼的兄弟,都對李勇鴻充滿同情,認為這位短命的米蘭中國老闆,“損失5億歐元”。而國內的各種消息,是李勇鴻陷入了深度的財務危機,被限制出境。

這段故事的完整解讀,現在還不是時候,因為圍繞李勇鴻的太多疑問,還沒有足夠的依據進行解答。他最初募集的資金,以及他在上海周邊註冊的那一連串空殼公司,都在暗示,李勇鴻自己並沒有足夠強大的財力,去挑戰收購併且管理AC米蘭的任務。可他還是蒙著頭就去幹了,最終撞得頭破血流。

一個從股市殺出來的商人,對商業市場的殘酷,不可能沒有認知。可是在收購米蘭這件事上,李勇鴻表現得完全像個大腦充血、失去客觀判斷的球迷。米蘭於他,只是一場春夢。

读品:温格执教恒大?|李勇鸿,赔了夫人又折兵

近日,西甲聯盟主席特巴斯出席了由皮克贊助的戴維斯盃的活動,接受媒體採訪時,特巴斯再次強調巴薩與赫羅納的比賽將於明年1月26日在美國邁阿密如期舉行。

Insight:

各方反對和抗議,也阻擋不了西甲聯賽海外開疆拓土的決心,聯賽美國賽,仍然會按照西甲的計劃,在2019年1月26日進行。

這場比賽有另一重背景,就是安排巴薩和赫羅納的比賽,曼城的控股機構城市足球管理集團(City Global),在幕後扮演了重要推手。這是赫羅納的聯賽主場比賽,能說服赫羅納放棄本土主場,這家加泰羅尼亞地區的俱樂部,最大股東就是城市足球集團。聯賽的另一支參賽隊,巴薩,也長期有著在美國提升影響力的謀劃,雙方一拍即合。

這場比賽如果進行,對西甲來說未必有多少直接收入增長,影響力方面,在目前各界反對的情況下,也未可知。然而從城市集團角度,這是他們潤物無聲的滲透行為。

读品:温格执教恒大?|李勇鸿,赔了夫人又折兵

據talksport報道,阿森納名宿默森表示,放拉姆塞走人表明了這是一個典型的“阿森納式”決定。

Insight:

保羅·莫森的批評,代表了許多阿森納名宿們的態度,矛頭依舊指向現管理層。在拉姆塞續約與否事件上,最不可思議的,是俱樂部已經拿出了一份續約合同,可談判還沒進行,俱樂部又出爾反爾,收回了這份合同,直接表明態度,就是不和球員續約了。

這是對球員的一種侮辱,不論是效力經年如拉姆塞這樣的大將,抑或是年輕球員。這種俱樂部管理態度,是對球員的極不尊重。

續約過程中,當然會有複雜艱苦的談判,雙方堅持自己的利益,是可以理解的,但合同給出,又主動收回,類似決定太沒有人情味,令人齒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