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力帆電動汽車自燃完全燒毀,剛上市2個多月,又是電池

8月31日下午,一輛懸掛著綠色新能源牌照的純電動汽車當街自燃爆炸,現場滾滾濃煙,車輛底部有爆燃的的現象。由於大火沒有得到及時撲滅,這臺純電動汽車最終被完全燒燬。事故發生地位於廣州市增城區,自燃車輛系力帆650EV車型,視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車輛底部不斷有火光閃現,並伴隨著間斷的爆炸。著火時車內無人員,未造成人員傷亡。

剛剛!力帆電動汽車自燃完全燒燬,剛上市2個多月,又是電池

剛剛!力帆電動汽車自燃完全燒燬,剛上市2個多月,又是電池

力帆股份回應稱,在著火前,該公司已提前在監控平臺監控到車輛電池異常,並第一時間通知用戶就近尋找安全的地方停車等待檢修,上述車輛電池著火正是發生於車主等待我司服務人員前去檢修期間。此外,著火後,力帆股份第一時間派技術和質量工程師到達現場,經實地勘察,及對車輛的檢測,初步判定車輛電池著火的原因為:廣州連日暴雨,此車輛被雨水浸泡超過2小時,導致電池微滲漏。浸泡後,客戶未主動與服務站聯繫檢測,此後在客戶用車時,因電芯短路,引發電池著火。

據瞭解,這臺起火燒燬的電動車力帆650EV上市至今僅2個多月,補貼前售價為16.89-17.58萬元,扣除補貼售價為7.99-8.68萬元,官方稱綜合續航里程為305km。力帆650EV在上市不久後,曾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缺陷調查情況下被迫召回過,原因為專用單速變速器、電機控制器程序等出現問題。召回307輛330EV1純電動汽車;4719輛330EV2純電動汽車;1405輛650EV1純電動汽車,共6431輛。這召回的車輛跟上半年生產的車輛數量差不多,令大家對力帆新能源車的質量產生了懷疑。

剛剛!力帆電動汽車自燃完全燒燬,剛上市2個多月,又是電池

根據力帆股份8月17日晚披露中報顯示,在主營業務方面,力帆股份上半年新能源板塊數據亮眼。2018年上半年,力帆股份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分別為3495輛和3195輛,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82.41%和96.74%。力帆如今大部分的盈利依靠著新能源業務。但事實上,力帆的新能源產品質量著實讓消費者擔心。此外,力帆還曾陷入“騙補”風波。2016年,力帆股份發佈公告確認,子公司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收到財政部下發的處理決定,不符合新能源汽車補貼申報條件車輛共計2395輛,涉及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達1.14億元,對上述新能源汽車中央財政不予補助,並取消力帆乘用車2016年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預撥資格。

看到視頻後,大多數網友因此對力帆電動車的質量表示了擔憂。按力帆的回應來分析,難道是防水測試或者電池包密封性不過關?有網友在評論中表示力帆的電池組件由蘇州安靠公司提供的鋰電池。而事實上,關於力帆650EV相關公告,第311批公示中有三款關於該車型的公告,且均為三元鋰離子電池,電池單體供應商為力神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總成生產企業為蘇州安靠電源有限公司,但這並不意味著此次事故車型配套供應商就是這兩家。從2018年力帆新能源汽車產品公告來看,其動力電池供應商有多個“組合”,包括珠海光宇、德朗能-伊卡、深圳比克、東莞創明、力神電池、北京國能、猛獅科技等,且搭載均為三元鋰電池,能量密度最高達到152.9kwh/kg,這些數據無意透露著力帆在電池供應選擇的不確定性。在官方正式公佈事故信息之前,我們難以確認事故車型的具體配套信息。期待力帆官方儘快披露相關信息。

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0.4萬輛和49.6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85%和97.1%,產銷量遠超業內預期。按目前的情況來看,新能源車市的前途一片光明。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的車企都能在這個細分市場站穩腳跟。只有踏踏實實造車的車企,最後才能贏得市場,贏得消費者。電動知家希望每次事故都能給車企及相關配套企業敲響警鐘,督促車企生產出迎合市場需求的高質量產品。電動汽車自燃事故頻頻發生,技術不成熟、質量不合格、電池不過關的產品,就好比如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會爆發,對快速發展的新能源行業是一種打擊。

歡迎大家在下面評論區留言。

最後,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麻煩關注一下,您的關注,是我持續分享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