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瑕」超越「佛系、雞湯」,認識教育的辯證法


「清瑕」超越“佛系、雞湯”,認識教育的辯證法

教育是人類生活的一個部分。生活充滿了辯證,教育也充滿了辯證。當前,要求給孩子減壓的呼聲成為了主流,無論是國內教育部的規定還是廣大家長的期盼。即使是最近,我在關於生命教育的演講中,也將競爭引發的教育的異化進行了深入的反思。

但是,最近一些家長的另一方面認知也同樣引起了我的警惕。我們稱他們為佛系、雞湯家長。他們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平常心,胸懷若海,不動怒,不吵架,皈依我佛、看淡一切,以平靜的心態笑看雲起雲落、追求愛與和諧的精神狀態作為教育。.


「清瑕」超越“佛系、雞湯”,認識教育的辯證法

讓我們看看佛系和雞湯家長的語錄:

“有特長是緣,沒特長是命。”

“孩子有興趣是好,沒有也不強求”

“我不拿你和姚明比身高,你也別拿我和馬雲比存款。”

“假期就該撒開玩,別管作業寫不完。”

對佛系、雞湯家長來說,任何事都會說:“讓孩子做自己”,如果再不行就補一句:“做人,最重要的是開心。”

「清瑕」超越“佛系、雞湯”,認識教育的辯證法

面對當前激烈的競爭,這些家長或許有對的一面。但是,片面強調這些,就會進入了另一個誤區。因為,它們會消磨意志,給惰性一合理的解釋平臺。人懶惰,少自律是天性,這些給自我安慰合理的解釋,一邊是心裡的坦然,一邊是熱情的消失,猶如溫水煮青蛙,慢慢就意志消亡。我們不提倡高壓,但適當的壓力對孩子成長有益。孩子還是需要約束,需要引領的未成年人。

這兩年,有一個類似雞湯的“漁夫曬太陽”故事很流行:

有一天在海灘上,一位富翁遇見一位漁夫正躺著曬太陽。便對他說:大好時光,怎麼不多打些魚?

漁夫回答:打那麼多魚乾嗎?

富翁說:賣錢呀。

漁夫反問:賣那麼多錢做什麼?

富翁說:有了錢,你就能如我這般,到這美麗的海灘上來休假,躺在這裡曬太陽。

漁夫反問道:現在我不正躺在海灘上曬太陽嗎?

聽起來這個故事沒什麼不對。富翁有富翁的幸福,漁夫有漁夫的享受,本無可厚非,認同的人和批評的人都能從這裡找出道理。其實,往大了講,只是個價值觀的問題。但是,如果將這樣的觀念完全放在子女教育中,可能就會有失偏頗。

當前社會,是一個競爭的社會,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僅決定著社會的文明程度,也決定著社會的競爭力。國家與國家的競爭是這樣,人與人的競爭也是這樣。

事實上,從人類誕生,教育存在,教育在社會中的競爭和分層作用就一直存在。即使是狩獵時代,技藝水平高的人也比水平低的人有更好的生活。而現代社會,更將教育的競爭功能發揮到極致,以至於家長們比上好幼兒園,好小學,好中學,好大學的競爭中使盡招數,互不相讓,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成為人們的口頭禪。

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講,現在出現的佛系和雞湯家長,也是對社會過度強調競爭的一種矯正。但是,也絕不能將大家的觀念引入另一個極端。

回到這個“富翁和漁夫”的故事。我倒是覺得兩個人都不要彼此笑話。漁夫不會永遠躺在那裡曬太陽,而不去打漁。因為一直這樣下去,他會餓死在沙灘上。富翁也不會長久曬太陽,而不去理事,否則他也會家道敗落,甚至流落街頭。不是都一直在講,富不過三代嗎?

他們一樣,必須勞動,必須努力。即使是階層不同,境遇各異,但是每個人都不能放棄努力!

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父母的生活觀念,價值觀點都會無形影響和傳遞給孩子。就我們的民族文化而言,儒家的積極入世,黃老的清靜無為,構成了文化的兩極,成為我們安身立命的精神寄託。但是,對於孩子,我們讓他們感悟“知天命”的生命規律的同時,一定要先告訴他“盡人事”。正如哈佛爸爸孟樺所言,不“盡人事”,又如何“知天命”呢?

超越“雞湯”“佛系”,我們無需一定讓孩子過打雞血般的激情人生,但是也絕不能讓孩子的心靈未老先衰。畢竟他們還是孩子,他們的人生才剛剛起步。他們更需要一種蓬勃的生命狀態,如他們的年齡一樣活力而富有朝氣。

曾經滄海才有資格笑傲江湖,經歷攀登才有可能胸攬群山。讓孩子豐富,從我們做起,認識教育和生活的辯證和本來,共同收穫不一樣的人生。

「清瑕」超越“佛系、雞湯”,認識教育的辯證法


清瑕簡介

清瑕:教育作家,中美跨文化教育媒體人,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專家講師團成員。美國Global A&C Education CEO。曾任中國少年報社培訓中心校長,中央電視臺“非常6+1”教育點評嘉賓。曾領銜並參與多個國家級教育課題研究,在中美各地進行數百場專題教育講座,出版《向陽的智慧》《迎著陽光走》等多部教育類圖書。

從老師到校長,再到教育媒體人,三十餘年職業經歷,從未離開過教育。如今遊歷中美。致力於做教育行者,中西合璧育兒理念的研究者、傳播者、力圖將實用且適用的教育方法,科學且現代的教育理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傳遞給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