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首詩:別出機杼,不寫仲秋月,也有好光影

月亮是溫婉的,不管是半輪還是滿月,總是給人以陰柔之美,讓人心存善念,迴歸初衷。

在某事某刻,月亮是不變的,變化的是人的處境和心態,或離鄉別故、或人生失意。其實美好是無處不在的。離開或許是不得已,但也是一種新生活。正是有了異鄉的漂泊,才有故鄉的相思;正是有了離別的心苦,才有思念的美麗。我們選取唐朝三位大詩人的詩作,看看不是仲秋夜,他們面對明月,是如何釋放自己才情的。

這三首詩:別出機杼,不寫仲秋月,也有好光影

月是故鄉明

第一,《月夜》

唐.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品讀:“蟲聲新透綠窗紗”,從蟲芥之微而知寒暖之候。通過這首詩,我們認識了唐朝詩人劉方平。詩人是敏感的,從更深月色到南鬥、北斗,再從夜蟲唧噥,給我們展現出月夜鄉村的美好景色。沒有農村生活的體驗,是寫不出這些句子的。劉方平從現實出發,又不拘泥現實,自出機杼,別開生面,讓我們大開眼界:原來春天可以這樣來描繪。

每個人都向往詩和遠方,卻不由自主陷入世俗之中,無法自拔。其實,不管境遇如何,只要保持一顆“詩心”,你就會生活在詩情畫意之中。詩意的生活,不一定有詩詞,心裡有陽光就可以了。一個灰色的靈魂,縱然有再多的美好,也無法激活。

這三首詩:別出機杼,不寫仲秋月,也有好光影

蟲聲新透綠窗紗

第二,《霜月》

唐.李商隱

初聞徵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嬋娟。

品讀:李義山的詩詞,以華麗恢弘、委婉含蓄著稱。但這首詩卻流露出了真性情,使我們看到了他的高情遠意及可愛之處。詩人是熱愛生活的,這首詩的格調也是昂揚明快的。青女,管霜雪的女神;素娥這裡指嫦娥。天氣已近深秋,蟬也褪去了噪聲,如此清冷的月夜,詩人竟然聯想到青女和嫦娥在月宮比美。如此清新脫俗的意境,也只有李商隱能給我們帶來。天才就是天才,不服不行。

這三首詩:別出機杼,不寫仲秋月,也有好光影

月中霜裡鬥嬋娟

第三,《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品讀:太白的悲傷也勝過李煜的歡愉,這是個性的差別。讀李白的詩詞,總能讓我們奮發向上、鬥志昂揚。這首詩也不例外。“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開頭平鋪直敘,描寫峨眉山的夜景,半輪秋月,映照平羌水流。後面兩句寫了詩人的行蹤,連夜從清溪出發,經過三峽,到了渝州。這裡的“君”,指峨眉山的半輪秋月,詩人已經到了渝州,還對故鄉的明月念念不忘。

這三首詩:別出機杼,不寫仲秋月,也有好光影

峨眉山月半輪秋

本詩語言清新自然、音韻通暢,用詞果斷準確,一氣呵成,絕無推敲後的凝澀。四句詩用了五個地名,卻如神龍行空,浩氣噴薄,天工巧成,絲毫沒有堆垛之嫌,足見爐錘之妙。

詩書不用苦讀,也無需直譯,但是裡面的意思要明白,字詞要清楚,不能囫圇吞棗,更不能馬虎應付。我們固然不能鑽進詩人的大腦,一定要儘可能的去靠近,體味他在詩詞中營造的意境,領略他的寫作手法以及特別之處。

這三首詩:別出機杼,不寫仲秋月,也有好光影

皓月當空

中國的古詩詞浩若星辰,何止千萬,能流傳下來,都是沙裡淘金、經得起時間考驗有巨大的生命力,值得我們去品讀。

海舟原創,敬請關注。誠意十足,乾貨滿滿。欣喜相逢,相知相悅。把酒詩話,引吭高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