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超哥750
其實想在想起來,《絕地求生》的火熱似乎已經是很遙遠的事情,我還記得在成長期內交學費的時候,經常是前期悄悄生長、撿很多看上去很好的裝備,然後經過數十分鐘的發展得以培養出自信在大街上游蕩,突然接敵後大概數十秒就會結束戰鬥。這當然是很教人遺憾的,可是《絕地求生》最火熱的那段時間我覺得就算這樣,體驗還是蠻有趣的,彷彿在殺機四伏的沙盒遊戲當中撿垃圾依然是很有趣的事情。
現在往回看的話,《絕地求生》已經是遙遠的一年前的遊戲,對於新陳代謝極其快速的我們這行業來說,很少有遊戲是可以火熱超過一年的,而正當你即將準備忘記那段在沙漠裡面翻垃圾的日子的時候,動視在上週末的時候新發布的《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終於解鎖。跟前作相比最大的變化就是取消傳統的單人戰役(但並非沒有劇情故事)、新增黑色戰域,即求生模式,這意味著我們最熟悉的射擊遊戲:《使命召喚》,將會夾雜我們已經耳濡目染、群眾基礎相當深厚的“吃雞”體驗。
但跟《使命召喚》系列一脈相承的地方在於,無論開發組是Treyrach、Infinity Ward,還是Sledgehammer Games,其實他們很重要的共同點就在於會在很多層面降低上手的難度、鼓勵大家不要想太多、就是突。這點在黑色衝突模式當中非常明顯、例子非常多,比如說雖然看上去很遼闊,但是黑色衝突模式當中的地圖是相當小的,根本沒有悄然發育的空間,基本上你很難避免在著陸後身邊是沒有敵人的,就算是你降落到很偏僻的小島,身邊都還是有敵人,偏安一隅發展壯大是很難的,這就強制我們在一開始就要多收集武器、然後直接戰鬥,迅速淘汰。
地圖其實並不算大
另外遊戲的畫面是有下心思的,《黑色行動4》的畫面非常熱烈、鮮豔,甚至有些卡通的色彩,配合狹窄的地圖,這就讓我們發現敵人的難度下降非常多,配合滿地都是的兩倍、三倍光學瞄準鏡,我們可以很輕鬆發現敵人,這對於加速遊戲的節奏是有悄然的推進作用的。此外還有遊戲的命中指示器,這點大家都已經很熟悉,幾乎是本世代射擊遊戲的標配,偏僻的不說,《戰地》系列裡面很早就開始使用,但是在《黑色行動4》的黑色衝突模式當中,除視覺的命中指示器外,還會有非常明顯的音效來告訴你:是的,你擊中目標,配合強有力的提示系統,就算是再粗心大意的玩家都會比較心裡有數,這就繼續鼓勵大家拉平差距,都向同一個地方發起戰鬥衝鋒。
另外還有一點很貼心、很明顯是鼓勵大家勇於戰鬥的就是彈藥系統,我們都知道武器跟彈藥是分開的,如果你很喜歡HK416突擊步槍,但是一路上都是撿到.338拉普阿-馬格努姆彈藥,你一定會覺得很吐血,而在《黑色行動4》的黑色衝突模式當中,有非常大的概率就是你撿到一把槍,它的旁邊就一定會有相匹配的彈藥,基本上你撿到武器的同時都會有60-80發彈藥,這是刻意提高我們的生存率,這基數的單元殺死兩三個人應該算綽綽有餘。不過說句友情建議,因為平時《使命召喚》的戰鬥都是在比較封閉空間內的戰鬥,射擊距離比較短,所以對於散佈精度、彈頭下墜、槍口上跳對於遠距離目標的影響沒有概念,但如果你撿到一把9mm、.45 ACP口徑的衝鋒槍,想要射擊對面小山上方的敵人,你會發現非常難辦,所以大家平時還是要注意隱蔽、節省彈藥。
還有一些特別的裝備,比如遙控小車
這些要素的考量,再加上玩家加速狂奔不再有體力限制、翻閱障礙物能力的提升,這些都讓玩家基本上不會有難以上手、無法應付的情況,但同時強迫各位玩家加速戰鬥,速戰速決,所以看上去雖然是99名玩家的戰鬥,但其實當你落地撿到武器,把附近的建築都逛一逛,然後找輛載具,其實這時候就基本只剩下60名玩家左右,節奏是很快的。
這麼高的牆……差一點就能翻過去
載具很好看,但是還是要看路
另外在平衡性方面,載具方面有鮮明的特點,比如說直升機,雖然坐上去很快就可以拔起離地,但是升限被限制得很死,近乎全程都只能低空掠過,比電影中《黑鷹墜落》裡的超級64、超級61被擊落的那種高度一樣,而且無論是直升機、卡車,他們其實都是不防彈的,就算是常見的5.56mm彈藥都能擊傷,所以有時根本不用熱源鎖定的肩扛式導彈,直接用輕武器射擊就能擊毀你的直升機或者卡車,所以我建議用直升機運載隊友倒是可以,但是千萬不要浪,在看上去有危險的地方一定要快速通過,聽到被熱源鎖定的提示聲音一定要趕快跳機。
直升機刷新的位置來說,這地方的概率很高
但是升限並不高
測試平臺與相關細節:沒有自動Benchmark,全憑血肉之軀來測試
測試平臺部分本來沒有什麼特別好說的,但是因為我們的Core i9-9900K處理器還沒有到,而另外的Core i7-8700K處理器在同事那裡接受緊鑼密鼓的測試,所以我退而求其次使用曾經的Core i7-7700K處理器,其實全核都有4.4GHz的頻率,內存這次是使用兩條芝奇的Flare X DDR4-3200MHz 8GB*2,顯卡部分我們使用來自索泰的RTX 2080 Ti、RTX 2080、GTX 1080、GTX 1070……直到主流級別的GTX 1050,基本覆蓋所有市面的主流顯卡,AMD Radeon顯卡陣營部分則是RX Vega 64、Vega 56、RX 580,另外主流的RX 560我們也有測試,或許能有驚喜的表現呢,軟件層面,使用的驅動都是最新的GeForce 416.34、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 18.10.1,遊戲測試全部是最高的畫質,關閉動態模糊。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大家都知道《使命召喚》系列向來沒有自帶Benchmark功能的傳統,這意味著我們需要全程手動測試,這在平時的《使命召喚》當中自然沒問題,但是我們這次測試不用說肯定是要以求生模式的黑色衝突模式為重點,四周都是荷槍實彈、武裝到牙齒的其他玩家,所以就跟我們去年年底測試《絕地求生》一樣,儘量選擇一塊比較靠中心、不會太偏僻、比較多玩家選擇降落的地方,然後選擇一條路線來測試,最後我們選擇的是地圖中部,靶場右側的農田位置,這裡叫做Starling Farms.LTD的農作物公司,旁邊這裡中間的這段路全程跑下來大概是40秒左右,測試性能已經足夠。
這裡是起點
1080p顯卡性能測試:GTX 1060、RX 580足夠爽玩,RX 560不要放棄
如果大家還記得兩年前我們測試的《使命召喚:無限戰爭》的話,應該有印象那時遊戲的幀率被限制在125 FPS,不過這次是軟性的幀率限制,你或許在抬頭看天、或者突然回頭看隊友的時候幀率能夠達到130 FPS、甚至是140 FPS,但是不好意思,這些都是一瞬間的,如果平均跑下來,你的幀率是不可能達到130FPS的。但縱使這般,我們能夠看到在1920*1080分辨率的測試當中,遊戲的優化相當好,我們的老朋友GTX 1060、RX 580能夠跑出100FPS的幀率,其實使用GTX 970、RX 470D的朋友應該都能跑得相當流暢才對,而平時來說根本沒有還手之力的GTX 1050、RX 560其實還是能夠一戰的。
顯存需求測試:近乎擁有無窮的胃口
大家看到這裡可能會感覺很驚訝:怎麼剛看完1080p分辨率的性能就跳到顯存測試?小編肯定是被虐到生活不能自理,在胡言亂語。其實大家如果仔細看看剛才性能部分,就會發現很奇怪的一點:為什麼RX 560的性能都已經能夠超過GTX 1050?其實這裡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為後者的顯存不夠,2GB的顯存成為瓶頸。
這裡可能大家會有反對意見,因為在平時的遊戲經驗當中,大家應該都會發現,其實如果顯存沒有差太多的話,未必會影響很深遠,可能在某個瞬時的時刻會出現卡頓,但總體來說影響未必是深遠的,但我們在《使命召喚:黑色行動4》當中的體驗似乎並不是這樣,它對顯存有很高的胃口,而且近乎能夠有多少吃多少,而且根據我們的性能測試來看,我們有理由認為,缺少足夠的顯存會對性能有足夠劇烈的影響。
首先,在遊戲啟動後,本身識別到的顯存就會比你實際的少很多,比如說11GB顯存僅顯示9156MB,8GB顯存可能僅顯示6743-6691MB,6GB顯存僅顯示5015MB,4GB顯存僅顯示3349MB,3GB顯存僅僅顯示2476MB,當然你可以說這些是參考值,因為這些都是死的、不會動的數據,但實際上經過我們的測試,即使是測試1080p分辨率的遊戲,遊戲也能夠吃掉超過10300MB的顯存,具體如何實現的很難說清楚,但是根據MSI Afterburner、GPU-Z的記錄,這是真的。
我們以使用擁有11GB GDDR6顯存的RTX 2080 Ti顯卡來舉例,打開最高畫質後,你在遊戲的設置頁面就已經實際佔用到4130MB的顯存,在連接黑色行動模式、匹配玩家的時候就佔用到接近6GB的顯存,並且在進入遊戲地圖後的準備階段一直上漲,倒數階段就可以增加到佔用9004MB的顯存,然後進入遊戲著陸後,消耗的顯存直接達到五位數。
所以關於顯存部分,合理的解釋是這樣的,無論是否需要,你的性能如何,遊戲都會將資源優先全部扔進你的顯存裡面,這點你是否打開設置裡面的預加載著色都是一樣、無法避免的。當然,佔用這麼多顯存,肯定有暫時用不到的,所以結果就是如果解放這部分顯存,性能就會明顯提升,比如說以我們的GTX 1050 Ti、GTX 1050、RX 560來舉例,我們很明顯的看到將畫質從最高降低到中等畫質後,擁有4GB顯存的GTX 1050 Ti、RX 560幀率提升明顯。當然你可以說是因為解放GPU部分的算力,但是你看到性能最差、卻擁有4GB顯存的RX 560,經過降低畫質,幀率從40 FPS提高到60 FPS,這是程度在50%左右的提升,而其中應該有大部分都是顯存帶來的原因。
2K、4K分辨率性能測試:RX 580可堪大用
在介紹完顯存帶來的巨大影響後,我們就能更好的看待在2K、4K分辨率測試當中出現的現象,我們首先來宏觀來看,其實RX 580都能夠滿足2K@60 FPS的體驗,而性能無與倫比的RTX 2080 Ti、RTX 2080都還是能夠在120FPS左右的幀率,但是2K分辨率當中我們能夠看到很多以往沒有看過的問題,比如說GTX 1060 6GB的性能跟RX 580有較為明顯的差距,以常理來說6GB顯存未必會有瓶頸,但是看到RX 580 8GB、RX 580 4GB之間的差距,似乎有僅僅這一種可能。但不管怎麼說,如果一款AAA級別的遊戲,RX 580級別的顯卡能夠擁有2K@60FPS,那麼這優化算是相當好的。
最後的4K分辨率測試,擁有11GB GDDR6顯存,超過750mm2核心的RTX 2080 Ti依然是一枝獨秀,接近90FPS的體驗不得不說相當理想,GTX 1080、RX Vega 64的性能都還能勉強有50-55FPS之間的幀率表現,其實算是挺好的,然而大家如果注意看的話,會發現RTX 2080、GTX 1080、RX Vega 64之間的性能似乎有些過於接近,這不符合情理,會不會是依然因為顯存的緣故呢?
總結:優化絕贊、門檻不高,但是要注意顯存
精彩的時間總是很短暫,這篇評測竟然這麼快就到總結的時候,總的來說大家怎麼想呢,第一印象可能是遊戲的優化還是很不錯的,如果要滿足1080p、最高畫質的60 FPS體驗的話,其實門檻並不高,你看看我們經常拿來作為標尺的GTX 1060、RX 580,他們都幾乎能夠跑出100FPS的超級流暢體驗,你只要擁有一張性能超過它們60%的顯卡就能獲得非常好的體驗,這對於2018年的硬件來說,應該可以說並不苛刻。而且就算是GTX 1050 Ti、RX 560級別的顯卡,中等畫質都能有60 FPS的體驗,畢竟吃雞遊戲不用要精美的畫質啦,更快、更清楚的發現敵人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