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星,是觀察魚類在水下攝食情況的憑據,但是在作釣中常常出現有魚星卻無魚咬鉤的情況。是餌料味型不對路?還是釣點醬層過厚?應該如何應對調整呢?看看老釣友們分享的經驗吧,或許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
窩料是否打的過重、過厚
打窩料也是一門技術活,打少魚聚不起來,打多魚都吃飽了,也不去咬鉤了。而且天氣熱的時候多餘的餌料留在水底發酵,消耗氧氣,使得魚兒在窩邊穿梭,不愛進窩,就算進窩也不咬鉤。
水底淤泥是否過厚
從浮漂動作上看,窩子裡明顯有魚在活動,就是不上魚,要考慮是否水底淤泥過厚,魚嗅到味而發現不了釣餌,或吃不到釣餌,從而導致魚不咬鉤,此種情況在使用傳統沉底釣法中更加容易出現。傳統釣法可換懸墜釣法,懸墜釣法應減輕浮漂的配墜比重,把餌調到淤泥之上或釣離底,把比重大的餌料改用比重較輕的餌料,保證餌料不會沉入淤泥中,魚就會咬鉤。如水底雜物過多,則把釣層設在亂雜物之上,魚就會立馬咬鉤。
餌料狀態對不對
在垂釣中,餌料狀態對魚口有著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釣精養池的魚,既要追求好的霧化效果,又要講究所配製餌料的持鉤能力。霧化太快,持鉤性就差,易引起魚層上移,再就是魚只能吃霧化下來的餌料而吃不到鉤上的餌,聞得到香味而吃不到餌。霧化過慢或不霧化,餌料就成了一塊麵疙瘩,適口性就差,魚只吃誘餌而不吃釣餌,影響獲魚量。在野釣中,尤其是在大中型水域釣魚,一般不需要霧化好的餌料。如果是釣鯽魚,假定水深3米的話,黃豆粒大小的餌團在兩三分鐘之內溶化完為佳。如果是釣鯉魚,其霧化狀態就要保證在5分鐘以上,才會有好的效果。在野釣中,餌料要軟,軟餌的適口性好,要才會咬鉤。
釣組設置是否合理
釣組設置不合理不但會造成魚不咬鉤,而且會導致魚即是咬鉤也釣不上來的結果。釣組設置不合理有如下一些:用粗線綁小鉤,腦線過硬過短;用細線綁大鉤,腦線過軟過長;釣小魚用大墜,標的浮力輕於墜的重量。
閱讀更多 黑伯釣天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