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东湖·西湖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东湖·西湖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东湖·西湖

东湖·西湖

东湖、西湖横贯我校五山校区教学科研和行政生活的中心地带,风景之美,令人流连。国立中山大学石牌办学时期,曾以“洞庭湖”之称冠名两湖,听起来似有八百里洞庭之大气。然而当时的湖只是自然低洼之处形成的水塘,水深不足1米,却也清澈见底。学子常三五结伴,湖上划桨泛舟,赋诗吟诵。1948年6月洞庭湖之西端建成简易游泳场后,这里更成了学生游泳锻炼的好去处。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东湖·西湖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东湖·西湖

东湖、西湖(1959年拍摄)

1951年后,东湖、西湖之称逐渐代替了洞庭湖之名。1952年我校组建后,两湖以其独有的风景同样吸引着我校学生。东湖水面面积为15964.7平方米,呈长方形,理性而大气;西湖水面面积为50219.2平方米,状似葫芦,灵秀而飘逸。两湖湖畔绿树成荫,树影婆娑。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东湖·西湖

东湖(1987年拍摄)

东湖湖畔曾广种相思树和柳树,20世纪80年代改种了小叶榕;而西湖湖畔向植扶桑和假槟榔,20世纪80年代起间种了大王椰子等植物。不同的植物营造了两湖岸不同的风光,也为两湖增添了不同的韵味。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东、西两湖曾作为国防体育舢板运动水手训练基地,为我校师生赢得广州地区赛艇选拔赛和舢板荡桨赛多个奖项立下过汗马功劳。我校体育学院也曾在2007年下学期始,开设了皮划艇课程,两湖又分别增设了码头,那时候,艘艘线条流畅的梭形皮艇紧挨着码头浮于水面,整装待发,等待着同学们前来挑战。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东湖·西湖

西湖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东湖·西湖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东湖·西湖

石拱桥

1984年,为了方便师生过往西湖,我校修建了近30米长的5孔石拱桥。该桥空灵轻巧,成为点景小品,为西湖增添了别样的美感。由于深受人们喜爱,2003年11月,西湖以“西湖岛影”入选我校的“校园十景”。

80多年过去了,东湖、西湖以其浩淼、宽阔的胸怀和绰约多姿的景色,陪伴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度过他们美好的大学时光,让他们难忘此情,回味终生。

——根据《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第2次印刷)整理。

朗读者

张娟娟,华南理工大学关工委副秘书长,全民悦读华工秋韵阅读会主席,原学校档案馆馆长。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东湖·西湖

《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

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是校园建设的物质文化形态,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精神的并在载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钩沉史海、融会今昔,以新老对照、图文并茂的方式,比较全面地展示和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园建筑和人文景观,深入挖掘和诠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为我们构筑了一个校史教育和文化建设的新载体。

书名:《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

作者:《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编委会

装帧:精装

版次:2008年11月第1版 2012年11月第2次印刷

ISBN:978-7-5623-3034-9

开本:16开

字数:15.4万字 页数:156页

定价:98.00元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东湖·西湖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东湖·西湖
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东湖·西湖听丨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建筑与人文景观:东湖·西湖

2018我们同在一行字之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