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尊孔復辟引發批孔浪潮,新文化運動喊打「孔家店」

1913年6月22日,當時中華民國總統袁世凱正式頒佈了“尊孔令”。在這份“尊孔令”中,文告將孔子的儒學稱之為“放之四海而皆準”。1914年9月25日,袁世凱正式頒發了《祭孔令》,公開恢復了前清的祭孔規定。明令於孔子誕辰之日,中央和各地方必須舉行祭孔典禮。

袁世凱尊孔復辟引發批孔浪潮,新文化運動喊打“孔家店”

1914年9月28日,袁世凱一行抵達孔廟,換上了繡有四團花的十二章大禮服,下圍褶紫緞裙,頭戴平天冠,由侍從官朱啟鈐、周自齊及侍從武官廕昌引導行禮,俎豆馨香,三跪九叩,民國以來的第一次祭孔。

袁世凱尊孔復辟引發批孔浪潮,新文化運動喊打“孔家店”

1915年11月,袁世凱統領的國會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同年12月12日,袁世凱登基成為“中華帝國”皇帝,由於全國人民的反對,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令,同年6月6日,袁世凱病亡。

袁世凱為了復辟帝制黃袍加身把孔子綁在了一起,與歷代皇帝一樣尊孔以顯示自己也是奉天承運皇帝之命。袁世凱認為民主主義是異端邪說、洪水猛獸,是社會動盪不安的思想根源,中國的希望“不在國勢,而在民心”,或者說“國家強弱存亡所繫,惟此禮義廉恥之防”。

袁世凱尊孔復辟引發批孔浪潮,新文化運動喊打“孔家店”

袁世凱尊孔復辟逆潮流而動,康有為及其弟子陳煥章領導的孔教運動與帝制運動合流, 各種各樣如孔教會、孔社、宗聖會、孔道會之類,形成為一股宣傳封建道德的復古逆流,民國初年搞得烏煙瘴氣。

辛亥革命雖然成功了但是舊思想就道德依然根深蒂固,腦後的辮子雖然剪掉了但是精神上的辮子依舊留著,中國並沒有真正走向民主和共和,因此陳獨秀認為“分明掛了共和招牌,而國會議員居然大聲疾呼,定要尊重孔教。……這腐朽思想佈滿國中,所以我們要誠心鞏固共和國體,非得將這班反共和的倫理、文學等舊思想完全洗刷乾乾淨淨不可。否則不但共和不能進行,就是這塊共和招牌也是掛不住的”。

袁世凱尊孔復辟引發批孔浪潮,新文化運動喊打“孔家店”

袁世凱尊孔復辟引發的復古潮流,直接刺激了民國以來先進的文化人士,掀起了批判孔子喊打“孔家店”的新文化運動。

1915年9月《青年雜誌》創刊號上, 陳獨秀髮表《敬告青年》一文, 旗幟鮮明地提出“民主”與“科學”兩大時代口號, 鋒芒所向直指維護封建政治統治的封建禮教。

袁世凱尊孔復辟引發批孔浪潮,新文化運動喊打“孔家店”

1916年2月,易白沙在《新青年》雜誌發表《孔子評議》一文,成為新文化運動中第一個出來批評孔子和儒學的人,五四時期的第一篇"反孔"檄文,易白沙在文中揭示"中國二千餘年尊孔之大秘密",在於史上的"野心家"們利用孔子來"壟斷天下之思想",文中指出:自漢武帝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利用孔子為傀儡,壟斷天下思想,使其失去自由"。後來歷代封建帝王"尊孔"的目的,"皆傀儡孔子,所謂尊孔,滑稽之尊孔也。"

陳獨秀面對復辟帝制和復古潮流以為是“孔教與帝制, 有不可離散之因緣”,”主張尊孔,勢必立君;主張立君,勢必復辟·…—孔教與共和,乃絕對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廢其一”,“今效漢武之術, 罷黜百家, 獨尊孔氏, 則學術思想之專制, 其湮塞人智, 為禍之烈, 遠在政界帝王之上”。

胡適認為“何以那種吃人的禮教制度都不掛別的招牌, 偏愛掛孔老先生的招牌呢?正因為二千年吃人的禮教法制都掛著孔丘的招牌, 故這塊孔丘的招牌——無論是老店, 是冒牌——不能不拿下來, 槌碎, 燒去!”。

胡適指出:“我確信中國哲學的將來, 有賴於從儒學的道德倫理和理性的枷鎖中得到解放。這種解放, 不能只用大批西方哲學的輸入來實現, 而只能讓儒學回到它本來的地位;也就是恢復它在其歷史背景中的地位。儒學曾經只是盛行於古代中國的許多敵對的學派中的一派, 因此, 只要不把它看作精神的、道德的、哲學的權威的唯一源泉, 而只是在燦爛的哲學群星中的一顆明星, 那麼, 儒學的被廢黜便不成問題了。”

被譽為“隻手打孔家店”的吳虞呼喊道:“孔二先生的禮教講到極點,就非殺人吃人不成功,真是殘酷極了……我們如今,應該明白,吃人的就是講禮教的!講禮教的就是吃人的呀!”

吳虞指出:“孔子自是當時之偉人, 然欲堅執其學以籠罩天下後世, 阻礙文化發展, 以揚專制之餘焰, 則不得不攻之者, 勢也。”

李大釗抨擊孔子是“數千年前之殘骸枯骨”,但也講得明白“餘之掊擊孔子,非掊擊孔子之本身,乃掊擊孔子為歷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權威也;非掊擊孔子,乃掊擊專制政治之靈魂也“。

魯迅在其著名的諷刺小說《狂人日記》中通過“狂人”之口, 揭示了“禮教吃人”的本質:“我翻開歷史一查, 這歷史沒有年代, 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 仔細看了半夜, 才從字縫裡看出字來, 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狂人”揭露了宗法封建禮教的反人道本質。

袁世凱尊孔復辟引發批孔浪潮,新文化運動喊打“孔家店”

新文化運動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 向封建思想和封建倫理道德發起猛烈的攻擊。他們提倡新思想反對舊思想,沉重打擊了封建主義, 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思想革命,把孔子從兩千年的神壇上拉了下來,“以孔子是非為是非”的威權時代結束了,終結孔子及儒教的思想權威,迎接百花齊放思想自由的時代。

經過新文化運動的洗禮,孔子的形象終於落下神壇甚至到了某種程度的極端。1921年,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在出版他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時寫到:“今天的中國,西學有人提倡,佛學有人提倡,只有談到孔子羞澀不能出口”,以至於“孔子的道理成了不敢見人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