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存在的意義就是管理宇宙,否則宇宙的存在將亳無意義

有科學家把地球46億年的時間壓縮成了一天:這一天的前1/4時間,地球上是一片死寂;等到了清早6點鐘的時候,最低級的藻類開始在海洋中出現,它們持續的時間最長;一直到了晚上8點鐘,軟體動物才開始在海洋與湖沼中活動;晚上11點半,恐龍出現,但只“露臉”了僅僅10分鐘便匆匆離去;最後20分鐘裡,哺乳動物出現,並迅速地分化;11點50分,靈長類的祖先登臺,最後兩分鐘的時間裡,它們的大腦擴大了3倍,成為人類。

人類存在的意義就是管理宇宙,否則宇宙的存在將亳無意義

如果沒有人類,那麼宇宙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舉個例子,一個沒有人的森林裡一顆樹倒了,試問這顆樹倒的時候發出了聲音嗎?

你可以說有啊,不管有沒有人聲音還是聲音,但是你也可以說聲音這個概念只有在有人聽的時候才有,這是一個人才有的概念,沒人聽的時候自然沒有了。

要說明人類的存在和活動的意義,那麼人類的存在的意義就可以是宇宙自己在覺醒之後,然後認識宇宙其本身的行為。那麼可以分兩種情況討論。

人類存在的意義就是管理宇宙,否則宇宙的存在將亳無意義

一.假設宇宙是為人類而存在的。

如果沒有人類,世界就不會存在,也談不上什麼意義,再極端一點,沒有我的存在,那麼世界也不會有存在的意義。

1.神學觀點。神創造了宇宙,為的就是讓人類在宇宙內生存,宇宙的意義自然是承載人類,世界萬象都隨著人類而轉,人類就是這天地宇宙的中心,其餘都陪襯。

2.人則原理。人則原理說的是宇宙間存在的各種物理常數似乎都是被調節好的,因為物理常數只要稍微改變一點,人類就會不復存在,比如最要命常數,愛因斯坦的宇宙常數,代表著宇宙暗能量,只要改變一點點,星系就會分崩離析。那麼這種微調現象可以被解釋為宇宙是為了讓人類生存而設計的,人類又是這天地宇宙的中心。

人類存在的意義就是管理宇宙,否則宇宙的存在將亳無意義

人擇原理這方面的很多問題還一直在科學界存在著爭議。近年來,人擇原理及其與之相關的多元宇宙的觀點由於暴漲宇宙學的理論而更變得更加受到重視,也許隨著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及其相關的宇宙學問題的研究逐漸深入,我們可以找到更多關於多元宇宙的證據。

不過與此同時,關於人擇原理的爭論也一定會持續下去,在另外的許多科學家看來,人擇原理是無法被證偽的,因而不能被看成是一種科學理論,而也有的科學家認為,儘管目前人擇原理可能還不能看成是科學的範疇,但它很可能是還未成熟的一種科學的形式。

人類存在的意義就是管理宇宙,否則宇宙的存在將亳無意義

二.假設宇宙不是為人類而存在的。

沒有人類,宇宙照常存在,它的存在正如我們要窺探的它的存在的意義一樣,不會發生任何改變。就別說宇宙了,46億歲的地球存在意義與人類的認知也沒有任何關係。

放眼宇宙,數千億的銀河,每個銀河又有數千億的恆星,每顆恆星周圍都圍繞著很多行星,人類的地球只是這無數顆行星中的一顆,我們偶然的誕生在這顆水藍色的星球上,自然選擇下的隨機演化使得人類脫穎而出,我們的誕生只是宇宙中極其偶然的現象,世界不會是為了人類而存在。

如果有無數個宇宙,無數個宇宙具有所有不同的宇宙常數的話,那麼我們人類誕生在一個適宜我們生存的宇宙也就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因為我們只能誕生在可以讓我們生存的宇宙。

人類存在的意義就是管理宇宙,否則宇宙的存在將亳無意義

如今我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人類存在的意義就是管理宇宙,否則宇宙的存在將亳無意義。

宇宙是為了被觀測而發生的,此時此刻你的所見所聞所感,正是宇宙在之前幾百億年演化的目的,如果世上沒有任何感知體,宇宙便失去了意義,可以認為是不存在的。既然都無法被感知,就證明它與其他事物沒有任何相互作用,也無法對外界做出影響,憑什麼稱為存在。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萬有引力定律的出現,到恆星,行星,星系的定義,引力波的預言、發現。平行宇宙的猜測,雙縫干涉實驗的迷惑。衝出太陽系的旅行者號。人類一直在研究,並企圖在這個空間軸的四面八方延伸。這個問題的答案,會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