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主力爲什麼要洗盤,持續拉升豈不更好

主力操作一隻股票,往往分為四個步驟,吸籌,拉昇,洗盤,出貨。為什麼主力往往要洗盤呢,持續拉昇豈不是更好嗎?

主力洗盤究竟有什麼目的呢?

首先,主力洗盤,要清洗浮籌,短線客。

股票主力為什麼要洗盤,持續拉昇豈不更好

我們都知道主力操盤一隻股票的目的就是獲利,主力不是雷鋒,如果不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是不會讓散戶獲利的,畢竟股市是零和遊戲,散戶虧錢,主力才能賺到錢。

但是股票在任何時候都有人買賣,另外股市中也有短線高手存在,所以在股票啟動之前有一部分散戶的成本跟主力相同甚至低於主力的成本,這個時候主力在拉昇一定幅度之後,這部分人就有了一定的盈利,所以這個時候主力在繼續拉昇過程中,這部分籌碼就會向外拋出,所以對於主力的繼續拉昇形成了阻力,主力繼續拉昇,那麼出來的籌碼就會越來越多,所以,有可能主力就為散戶打工了,主力是不會讓這種情況出現的,所以這個時候主力就會放棄拉昇,進而進行洗盤。

洗盤就是為了把這部分短線客,浮籌給清洗出局,留下看好這隻股票的價值投資者,洗盤完畢後籌碼相對來講就會變得穩定,對於再次的拉昇奠定基礎。

股票主力為什麼要洗盤,持續拉昇豈不更好

其次,主力洗盤,提高散戶的平均持倉成本。

很多人認為,主力在上漲一定幅度後沒有必要洗盤,洗盤的時候主力倉位不動,散戶還是那麼多,對於主力的獲利幅度沒有變化。

雖然說在洗盤的時候主力倉位不變,拉昇一定幅度之後,主力獲利幅度沒有變化,但是,這個時候散戶的持倉成本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舉個簡單的例子:

股票主力為什麼要洗盤,持續拉昇豈不更好

這隻股票從12快開始拉昇,在20塊附近開始洗盤,洗盤結束後最高拉昇到38塊左右。

主力剛開始啟動時,一部分散戶的成本在12塊左右,這部分投資者在20塊的洗盤區已經有了70%左右的獲利空間,然後主力在20塊洗盤後,12塊的籌碼在20塊得到了承接,那麼老的散戶,成本為12塊的散戶出局,新的散戶,成本為20塊的散戶進來了。

我們想下,這隻股票的散戶平均持倉成本是不是由原來的12變成了20,那麼成本提高了,籌碼就會變得穩定。

籌碼穩定了,這個時候主力拉昇起來就會變得很順利。

如何辨別主力洗盤還是出貨呢?

首先,從籌碼上來判斷。

主力洗盤,那麼一般情況下主力底倉不動或者會留一部分底倉。如果一隻股票橫盤或者回調時,下方吸籌區的籌碼不動,那麼這個時候主力一般是在洗盤。

如果底部籌碼消失,那麼主力是出貨或者是對倒洗盤,這個時候就應該先出局,等再次突破後再考慮介入,畢竟主力底倉籌碼消失,是有可能出貨的。

其次,從拉昇幅度上來判斷。

一般長期橫盤吸籌的主力,突破拉昇後,一般拉昇幅度會超過60%,這樣主力出貨後才有可能獲利,畢竟主力拉昇,跟出貨都是有成本的,所以如果一隻股票拉昇低於60%,發生回調,那麼是洗盤的概率比較大。

世事無絕對,畢竟股市炒的是概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