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慈善獎|尹夏生:15年慈善路,這是愛的「反哺」

中华慈善奖|尹夏生:15年慈善路,这是爱的“反哺”

尹夏生。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陳彥兵 長沙報道

屋外下著雨,尹夏生和他組建的郴州市第一支民企學雷鋒志願服務隊來看望一對母子。原本經濟拮据的家裡,母親因積勞成疾已近失明,孩子還在上小學,在母子倆收下公司的600元慰問金後,深受觸動的尹夏生又掏出了身上所有的現金,總共2000多元,一股腦全塞給了母子倆。

這,只是尹夏生近15年來慈善之路的一個小片段。

善良的“老大哥”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尹夏生出生在臨武縣香花嶺一個礦工家庭,父親在有色金屬加工方面是一位資歷深厚的老師傅,受家庭的影響,學校畢業後一直在香花嶺錫礦工作。

“它(礦石)的有色金屬含量有多少,我一眼看出來的數和化驗報告僅零點幾的差異!”尹夏生自豪地說。

2003年企業政策性破產,失業下崗的尹夏生在一次機緣巧合下,得知廣東陽山縣某鉛鋅礦因管理不善要轉讓,憑著過硬的評測本領,在實地勘察過後,100多個下崗職工響應了他的號召,集資創辦了夏生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收購了該礦,尹夏生出任礦長。這是他從下崗礦工變為企業家的華麗轉身。

中华慈善奖|尹夏生:15年慈善路,这是爱的“反哺”

尹夏生獲得第十屆“中華慈善獎”。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社會扶貧先進個人、中國好人……

在湖南省夏生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夏生的辦公室裡,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兩格獲獎證明。

2018年9月13日,他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榮獲了第十屆“中華慈善獎•慈善楷模 ”。

創業之初就熱衷於慈善事業的尹夏生,從2003年至今,他和他的公司累計向慈善事業捐款6500多萬元,其中個人捐款3350萬元。2015年—2016年,他向郴州市慈善總會捐款714萬元,2017年,捐款金額達到791萬元,這個數字隨著愛心的傳遞與感染,在不斷壯大。

善良的繼承與發揚

“看了才知道為什麼要扶貧。”,尹夏生回憶起在貧困戶家中看到的場景:一戶人家住在大約10平方米的土坯房裡,房屋開裂,屋裡只有一張床。家裡吃的,是一點剩飯和小菜。當尹夏生疑惑於剩菜為什麼不倒掉時,對方解釋道:“我晚上還要吃的。”

這樣的情形,讓尹夏生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尹夏生家裡有9個兄弟姊妹,只靠父親一個人的工資養活,也經歷過“飯都吃不飽”的困難日子。

即便如此,尹夏生的父母親還時常對他人伸出援手。在他的記憶中,父親吃飯時總說“一起一起”,有人來吃飯的時候,父親寧願自己不吃,也要讓別人吃飽。母親亦會好吃好喝的招待到家乞討的乞丐,父母親的善舉,在尹夏生心裡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尹夏生是窮孩子苦過來的,他非常理解寒門學子的艱難。為了幫助他們,從2006年,尹夏生開始實施“愛心圓夢”慈善項目。他聯合郴州市、縣慈善總會和教育基金會,每年從貧困大學生中選定100多名資助對象,每學年支付5000元助學金,直到他們畢業。10多年來,受他資助的大學生上千名,其中,不少人走向社會後,也在用行動傳承他的愛心。

2012年,經尹夏生提議,公司開展了創文明單位活動,組建了郴州市第一支民企學雷鋒志願服務隊,有隊員500多人,尹夏生身體力行,帶領大家每年開展關愛弱勢群體的志願服務活動30多次。

2014年,尹夏生用母親的名字註冊成立了民間慈善組織——“香花愛心幫扶協會”。以母親的96萬元遺產作為啟動資金,幾年下來,通過動員公司所屬企業和員工愛心捐款等方式,募集善款1650萬元,開展了152個愛心項目,約10萬人受惠。

“小時候有人來幫助我家時,我心裡非常感激。如今我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幫助別人也算是一種‘反哺’吧,這是我從小的願望,我會一直做下去。”尹夏生說。

中华慈善奖|尹夏生:15年慈善路,这是爱的“反哺”

尹夏生現場捐款600萬元。(資料圖)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尹夏生表示,做慈善能夠幫助困難群體,能讓他們對美好生活有所期盼,這是做慈善最大的好處。

但他逐漸發現,有的家庭受到資助,也只能解一時之憂,不能徹底脫貧。許多貧困戶無技能、無特長,找不到好工作,辛辛苦苦一個月,才拿到1000多元。

那麼,能不能辦一所培訓學校,將貧困戶培養成市場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呢?“有一技之長,從根本上解決實際困難,才是最好的。”尹夏生這樣想。

2015年1月,郴州市夏生職業培訓學校正式成立了。60名來自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的婦女,來到學校參加免費育嬰師培訓,45歲的廖豔娥就是其中一員。

廖豔娥常年和丈夫在廣東打工,一次工傷,讓她從此無法從事繁重的勞動。家庭的重擔,落在了丈夫身上。但一個月3000元的工資,實在捉襟見肘。當廖豔娥聽說能上免費的育嬰師培訓班時,她毫不猶豫地報了名。

在育嬰師培訓班上,廖豔娥第一次上了專業的培訓課程。學著如何科學育嬰、照顧產婦,廖豔娥在月子中心實習後,真正愛上了這一行。

培訓結束後,通過考試,她拿到了初級證書,正式成為了一名育嬰師。“在月子中心工作期間特別開心,付出了勞動的同時,也得到了相應的回報,除了工作待遇好,還得到了別人的尊重,讓我體會到了自身的價值,也改變了我家的經濟狀況……”廖豔娥說。

中华慈善奖|尹夏生:15年慈善路,这是爱的“反哺”

受到資助的孩子寫來的感謝信。

廖豔娥參加的這一期培訓班,學員全部合格畢業,並有了新工作。她們平均收入達到了3600元。“最高的能拿到8000多元一個月的工資,她們就是郴州普通的農村婦女,我很欣慰。”尹夏生說。他覺得,只有實現了“造血功能”,才是真正的扶貧。

尹夏生坦言,榮獲中華慈善獎“慈善楷模”稱號並不是結束,相反,對他來說,這樣的榮譽更像是一種鼓舞和鞭策,將激勵他在慈善之路上走得更遠、更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