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微服私訪來到承德馬市街在這裡吃了一頓塞外三鮮

今天開頭,咱們先講一個故事。

話說這一天愛微服私訪的康熙爺化名黃三爺,來到了承德馬市街,正值太陽當空,摸著肚子感覺餓了,一抬頭看見的前面正有一家酒樓,可能陸陸續續的進出,黃三爺也跟著進了去,找了一僻靜地方坐下,喚來了店小二,便點了三樣東西。隔山肉、駝油絲餅、蒸餃。

三樣端上來,黃三爺看著那盤隔山肉,外面黃白透明,裡面卻是橘紅色,夾起來咬了一口,細細品味,鮮嫩的羊肉,又咬了一口,黃三爺瞪大眼睛瞧著筷子上的肉,第一口分明是羊肉,咬到第二口卻變成了肥而不膩的豬肉,心中頓生好奇。

放下肉,看著外面露著一段韭菜的麒麟蒸餃便嚐了一口,你們的肉沒有油膩感,香氣四溢,再嘗一口駝油絲餅,香酥可口。

黃三爺吃著可口,但是心中也充滿了好奇於是就叫過來店小二,問這隔山肉怎麼做的,怎麼外面吃羊肉裡面是豬肉?

店小二如實回答:"這三道是我家主人祖傳的手藝,這三道大家都叫塞外三鮮"

黃三爺又指著麒麟蒸餃問道:"為什麼這個麒麟蒸餃,外面會露一段韭菜"

店小二嘿嘿笑了,說:"客官有所不知,這是我家主人,包餃子的時候特意留在外面的,天下蒸餃太多了,但唯獨我們家餃子的餡是驢肉韭菜餡的,露一段韭菜,以示貨真價實,招攬顧客。"

黃三爺聽完以後哈哈大笑,說:"那你們應該在門口拴一頭驢,再寫上驢肉餡餃子,竟然豈不更招攬顧客嘛。"

後來店家還真採用了康熙爺的建議,在門口拴了一頭驢。店小二為了招攬顧客經常在門口喊道:"驢肉肥"於是乎食客們就稱這家酒樓為驢肉肥。

至今這家店還在經營,其特色美食塞外三鮮更是享譽塞外。

麒麟蒸餃做法和其它餃差不多,最重要是調製餡料

要選用上好的肥驢肉和香菇、韭菜、火腿切末,將豬油放入鍋裡,把餡放入鍋裡略炒一下,加入少量料酒、、雞鴨上湯,炒後和溫澱粉打芡,淋入香油和胡椒粉少量,拌和餡出鍋待用。

包的時候兩邊要露出一些餡,再露出一段韭菜即可。

康熙微服私訪來到承德馬市街在這裡吃了一頓塞外三鮮

隔山肉又稱山悶肉,隔山肉和駝油絲餅做法就不說了,大家可以在網上找到

(圖片有網絡提供,素材太少沒有找到其他兩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