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太複雜?不,是我們的思維出了問題!

人人都喜歡簡單、清楚、明白,但事情的發展卻總是意想不到的複雜多變,讓人們措手不急。我們很羨慕那些有著清晰洞察力和明辨決斷力的領導者,因為他們似乎有著“快刀斬亂麻”的神奇能力——再複雜的局勢也總能輕鬆應對。他們是怎麼做到的呢?世界500強企業顧問說道:其實,你只需要把自己的思維理順!

小孩子有一項偉大的發現,那就是因果之間的聯繫。如果你見過18個月大的孩子總是把盛著粥的碗丟在地上,看著碗摔碎,那你就知道簡單的因果關係有多有趣了。(尤其是注意到扔了一次又一次時爸爸的臉色變化,那就更有趣了!)人類的大腦是很擅長識別因果關係的,實際上太過擅長了,甚至不假思索就會這麼做,這也是我們這個物種這麼成功的原因之一。

同時,因為因果觀念太過自發,所以在很多情況下都存在過度使用的傾向,而這種傾向可能使我們陷入麻煩。

世界太複雜?不,是我們的思維出了問題!

我們常犯的一個關鍵錯誤,是用非常少的數據來填補因果之間的聯繫。我們不喜歡沒有原因的結果,這侵犯了我們的故事感。因而我們會根據掌握的數據來創造一個因果故事。這個故事不完整也沒關係,只要能把這些片段聯繫起來,我們的大腦就會填補空缺,編造一個令人滿意的故事,而且相信這是真的。諾貝爾獎得主、行為經濟學家丹尼爾·卡尼曼,展示了我們的大腦是如何用一個小故事創造缺失數據的。故事是這樣的:“簡在紐約擁擠的街頭觀賞了一天之後,發現錢包丟了。”當卡尼曼給讀者一個毫無準備的記憶力測試時,“人們更傾向於聯想一個與‘扒手’有關的故事,而不是‘觀賞’,雖然前文提到了觀賞而沒有提到扒手”。

你注意到這有多奇怪了嗎?人們認為這件事與扒手有關,因為它發生在紐約擁擠的街頭。其實更可能是簡把錢包落在了某個地方(因為很多時候錢包都是弄丟的而不是被偷走的),但我們的大腦會選擇特定的詞,並在這些詞之間搭建一座橋樑。我們會直接跳到結論和解決方案上,這是我們大腦比較神奇的功能,很可能這也是我們這個物種如此高效的原因之一。但在複雜情況下,這種功能並沒有多大作用。因為根據掌握的信息和缺失的信息,我們需要苦苦追憶發生了什麼。對於大腦記住的(或創造的)因果循環,我們不會加以考慮,只是一股腦地相信。

還有一件事我們也很擅長,那就是“後見之明”意思是當我們回顧往事時,我們會傾向於認為自己本可以明白所有事,明白一開始什麼信息是重要的。然而,這只是我們的一廂情願。不那麼重要的信息有成千上萬條,我們無法總是知曉哪些信息將會變得重要。但回過頭看時,這一切是如此自然而具有連貫性,因此我們產生了錯覺。

世界太複雜?不,是我們的思維出了問題!

這讓我們沉迷於蒐集過去的信息、分析過去的規律。的確,很多時候我們知道什麼是重要的,甚至可以前瞻未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對飛機進行安全檢查,對餐館進行衛生檢查,在生產線上進行質量監控,以及在浴室內放置指示牌提醒洗手的原因。根據過去的經驗,我們知道在這些領域裡安全、清潔和質量監控很重要。但問題是,過去並不是一本萬無一失的指南。我們住在新西蘭,這是一個太平洋沿岸火山帶上的國家,地質景觀一直都在發生著變化。幾個月前火山意外噴發時,報紙上大肆採訪了正在追蹤各個火山噴發歷史的火山學家。但人們真正想知道的並不是這個,人們好奇的是“下次噴發是什麼時候”,“會有多兇猛”以及“會不會威脅到自己”。對於這些問題,科學家們可以做出猜測,但無法根據過去的經驗預測火山活動。因為大自然是一個很複雜的適應性系統,在製造風暴、乾旱、地震和火山噴發時存在大量的變量組合。

因此,由於這些原因,我們的行為和決策會飽受複雜性的影響。那麼,我們該如何駕馭複雜性呢?

一般說來,

縱觀全局可以讓我們跳出對世界的思考模式和思維習慣,讓我們對問題或情況的處理方式變得更加有意識也更加明確,特別是在涉及複雜情況的時候。大腦對這個世界有天然的信念模式,而試圖看見系統的複雜性這一舉措有點像讓大腦做瑜伽:不自然,有時很痛苦,但可以增加我們的靈活性,拓寬我們的覆蓋面。

為了掌控全局,我們可以用一個不同視角來簡化思維:

你處理的問題哪些方面是可預測的?而哪些方面是不可預測的? 

沒錯,減輕認知複雜性的關鍵,就是要釐清可預測和不可預測的因素。

世界太複雜?不,是我們的思維出了問題!

首先,可以問自己處理的情況是不是每次都以相同的方式發生例如有四季的地方,冬天之後總是春天,這是確定的,確定這些點能幫你減輕認知負擔。而基於太多變量的思考並不能幫你瞭解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例如去年杜鵑花在4月15日盛開,但這並不意味著今年也是。

其次,你可以把問題劃分為簡單域和複雜域。如果某些問題的答案是“目標和過程相匹配,所需技能已備妥”,那我們就將這個域稱為“簡單域”。很多重要的工作都是在簡單域完成的,包括食品上市,飛機、火車和公交車按時運作等等。這屬於“很可能”的範疇,不需要太多的投入。與之相對的,是不可預測的“混亂域”。這不是事物或問題的持久狀態,而是一種暫時的分解狀態,之後會變成隨機狀態。在這種狀態裡,事情需要被穩定下來,然後轉移到別的域中長期存在。為了應對混亂域,我們則需要有其他的方法……

更多應對複雜問題的超強能力,請關注《領導力思維》

世界太複雜?不,是我們的思維出了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