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說春秋

01 一說春秋

春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時期,上承夏商與西周,下啟戰國與秦漢。

它的開始和一位傾國傾城的美女有關。注意,這可是真的傾國傾城,因為一笑傾國這個詞就是從她的身上來的,她的名字叫做褒姒。

當時中國大地的統治者是西周第十二任天王,叫做姬宮涅。姬宮涅非常寵信褒姒,褒姒喜歡聽絲綢撕裂的聲音,他就找很多人拿很多絲綢在她面前撕裂,撕給她聽。褒姒不愛笑,姬宮涅就點燃烽火,天下諸侯以為王室受到了攻擊匆匆來援,狼狽的樣子被褒姒看到,褒姒笑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烽火戲諸侯。此後姬宮涅又多次點燃烽火,烽火戲諸侯就為了逗美人一笑。至此,我們只能說是一個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故事,可是褒姒希望讓她的兒子伯服作太子,姬宮涅就要殺掉原太子姬宜臼,這個事兒就鬧大了。

姬宜臼的母親是申國人,姬宜臼為了逃避追殺就逃到了申國。申侯聽說以後大怒,但是以申國的力量不足以挑戰王室,於是申侯聯合犬戎攻打京城。姬宮涅點燃烽火召天下諸侯來援,可是大家都以為他在開玩笑,誰也沒有來。結果京城被攻破,姬宮涅被殺,褒姒不知所蹤。

姬宜臼雖然繼位,可是身負弒父的嫌疑,無法在京城落足,就東遷到了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陽。由此周代被分為了兩部分,東遷之前被稱為西周,東遷之後被稱為東周。春秋時代就開始了。

中國歷史上有個規律,凡是在西安一代定都的王朝,比如說漢、唐都是非常強悍的王朝,而在洛陽定都的王朝相對來說,就沒有那麼多的建樹。西周定都在鎬京,也就是今天西安一帶,東遷到洛陽之後,王室的京畿大幅的縮水,實力大減。加上姬宜臼本身名不正言不順,本來受到王室壓制的諸侯紛紛活躍起來,群雄逐鹿,霸主層出不窮。王室的權威不斷衰落,一直到姬宜臼東遷357年後,趙魏韓三家分晉,他們以行動證明,只要有實力,根本不用在乎王室怎麼想。這才進入了戰國時代。

那麼也就是王室開始衰落,但還有一定權威的時代,就是春秋了。春秋之所以稱為春秋,是因為有一本叫做《春秋》的書。這本書實際上是春秋時代魯國的國史,放在今天,就相當於山東曲阜一帶地方的地方誌。它以魯國的視角記錄了魯國十二位國君二百四五十年的歷史。當時各個諸侯國都有他們的國史,比如說晉國的國史叫做《乘》,楚國的國史叫做《檮杌》。但是這些書在漢代就沒有人見過了,大概是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都給燒掉了。晉國的國史有一部分零零碎碎的流傳了下來。有人把它彙編成冊,另起了一個名字,叫做《竹書紀年》。完成流傳下來的只有魯國的春秋。所以唯一的地方誌就變成了中國史。而它所在的時代也就由它來命名。

我們要講的春秋,就是《春秋》這本書。《春秋》跨越了二百四五十年的時間,內容非常的龐雜,我們把它細分成段,每集5分鐘到10分鐘左右,一週連播五集,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當然我就這麼一說,您就那麼一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