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经济长期落后,能否借助中国“一带一路”实现华丽转身?

巴基斯坦是南亚第二大国,国土面积88万平方公里,人口1.97亿,2017年巴基斯坦GDP总量3049亿美元,人均GDP只有1548美元,是世界上最为贫穷和落后的国家之一。

那么,巴基斯坦作为我国的邻国和铁哥们,经济为何就发展不起来呢?

巴基斯坦经济发展长期落后,既有本身自然条件的限制,又有社会发展环境的制约,因此自建国以来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就难有大的建树,这使巴基斯坦与邻国印度的差距越来越大。

巴基斯坦经济长期落后,能否借助中国“一带一路”实现华丽转身?


巴基斯坦地形以山区和丘陵为主,约占国土面积的五分之三,南部沿海地区是广袤的沙漠,而巴基斯坦主要的城市和人口分布在印度河沿岸平原地区,这里有着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淡水资源,这里也是印度古文明的发源地。

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自北向南贯穿巴基斯坦全境,为巴基斯坦提供农业灌溉和城市生活用水,但是随着巴基斯坦人口的大幅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再加上河流沿线降水量稀少,印度河水量常年难以满足需要,于是巴基斯坦在印度河上修建了一些水利设施,以达到蓄水和调节用水的目的。但是除了印度河沿线,其他地区干旱缺水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

巴基斯坦自然资源匮乏,储量最丰富的是煤炭资源,近年来在靠近伊朗的西部地区发现了大量的石油,这有望改变巴基斯坦长期依赖石油进口的局面。但是这些石油资源何时能够开采出来,转变成经济资源,现在来看还是个未知数。总体来看,巴基斯坦是一个矿产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这就没有中东石油富国那么幸运,可以靠开采石油早已成为土豪国家。

巴基斯坦经济长期落后,能否借助中国“一带一路”实现华丽转身?


巴基斯坦自建国以来,政局长期动荡不稳,不利于国家经济发展。

巴基斯坦的军人政府和民选政府长期交替执政,导致整个社会的动荡不安,这与巴基斯坦的特殊国情有关。巴基斯坦长期与邻国印度对抗,并且发生数次大的印巴战争,这就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来组织强有力的军事力量来同印度对抗,这个时候往往民选政府难以应对重大的军事危机,而需要军人上台执政,巴基斯坦历史上数次军事政变就是这么发生的。但是军人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在战时是有效的,一旦战争危机过后,战时政策的弊端就暴露出来,引起民众的不满,这时民选政府上台执政,缓解社会的紧张关系。所以,军方在巴基斯坦国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巴基斯坦最有权力和话语权的并不是总统,而是军方领导人。

巴基斯坦社会安全形势复杂多变,不利于经济发展。巴基斯坦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长期与印度的军事对抗。自1947年印巴因克什米尔争端爆发战争以来,大的战争有三次,小的局部冲突就不计其数了,由于长期与印度的军事对峙,给巴基斯坦造成比较大的负担和压力。印度的威胁促使巴基斯坦长期保持较大规模的军事力量(目前总兵力61.7万人),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军事建设领域,这对于经济形势本来就不好的巴基斯坦,严重影响了对其他领域的投入,同时这样的国内形势也不利于吸引外资。

二是频发的恐怖袭击事件。巴基斯坦西边的阿富汗境内的恐怖组织经常活跃在两国边境地区,并且时常向巴基斯坦渗透,成为威胁国内安全的危险因素。同时,ISIS持续向巴境内进行渗透,巴境内发生恐怖袭击的风险在上升。过去几年,巴基斯坦每年都发生数起恐袭事件,就在今年7月13日巴基斯坦一天就发生两起恐袭事件,造成100多人死亡,针对外国企业员工的绑架事件也时有发生。恐袭风险的增加不但会增加巴基斯坦自身的安防成本,更会破坏巴国的投资环境,把潜在的外来投资者吓跑。

巴基斯坦自身发展条件和发展环境比较差,单靠自己的力量短期内难有大的改观。但是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在全球的推进,给巴基斯坦的发展带来重大的机遇。

巴基斯坦经济长期落后,能否借助中国“一带一路”实现华丽转身?


由中巴共建的中巴经济走廊全长3000公里,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贯通南北丝路关键枢纽,是一条包括公路、铁路、油气和光缆通道在内的贸易走廊,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项目预计总投资460亿美元,内部由多个关键项目构成,包括中巴自贸区、中巴铁路、公路等项目。

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尤其是中巴铁路和公路的修建有利于打通中国西南方向的出海口(从新疆喀什到瓜达尔港),从新疆地区直下印度洋。这有利于将新疆打造成“一带一路”的关键枢纽,带动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

这对巴基斯坦来说也是重大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借助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建设完善国内重大基础设施,将巴基斯坦同中国庞大的市场连接在一起,成为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一环。

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可以改善巴基斯坦的发展环境,为巴基斯坦发展提供比较好的机遇,但是巴基斯坦要想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组织,有利于联合上合成员国共同打击地区恐怖势力,为经济发展创造比较安定的环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