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甩鍋,印度人的「高鐵夢」恐遭破滅

日本甩鍋,印度人的“高鐵夢”恐遭破滅

邱 林

一年前,日本以低至0.1%的年息,幾近倒貼的方式接手印度的首條高鐵項目。然而,近幾個月來因受到印度當地居民的強烈抗議,徵地未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在項目啟動一年之後,建設高鐵所需的1400公頃土地只徵得了0.9公頃,導致該線路2023年完工的目標可能無法完成。

連接孟買和艾哈邁達巴德高速鐵路計劃耗資150億美元(約1038億人民幣)。日本提供總計19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13億元)的貸款,年息低至0.1%,償還期長達50年。當時,得到這個項目後,日本人欣喜若狂,在雙方政府還沒有正式宣佈的情況下,日本媒體就搶先進行了大量報道。

不過,由於徵地進度過慢,日本方面已經停止發放第二階段的貸款。按照協議,只有土地問題取得一定進展後,資助機構才會發放下一筆貸款。《印度快報》日前援引一位高級官員的話說,隸屬日本外務省的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已經停止發放貸款。而且,JICA上個季度的貸款資金也尚未發放。

根據印度和日本去年簽署的支付協議,若高鐵工程按照計劃進行,貸款將會按時發放。但隨著古吉拉特邦和馬哈施特拉邦相繼在土地徵用上出現問題,目前陷入了僵局。第一批12.5億盧比(約1.2億元人民幣)的貸款,是於去年9月日本首相安倍訪問古吉拉特邦時發放的。

之前,印度古吉拉特邦政府試圖和當地農民達成友好的解決方案,但收效甚微。從今年3月起,在當地一些政客的支持下,古吉拉特邦的山欖果和芒果種植者們不斷爆發抗議。此後,又發展為走訪調查的政府官員與居民等的衝突。

像印度這樣的國家,幹任何事情,都必然存在利益受損者。建設高鐵於國家、於國民都是非常好的事情,但也不可能做到每人每戶得到的好處都一樣多。這些人數量未必多,也未必佔理,而在印度現行體制下,民眾的聲音你還不得不聽。於是乎,通過合法的程序,就能把一件事情拖延上幾年,甚至拖死拖沒了。

事實上,印度許多人看上了中國高鐵發展的速度。中國是世界高鐵競爭後來的入行者,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中國已經擁有高度成熟的製造、商業運營經驗。和日本歐洲的等競爭對手相比,其造價要低不少。

但日本對印度高鐵勢在必得,因而與中國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印度表面上樂於見到中日之間明爭暗鬥,私下卻又對日本秋波頻頻。借用印度鐵道部長的話說,印度需要日本的新幹線技術提升本國的綜合國力。

因此,為了得到印度的高鐵市場,日本不惜出錢出力,甚至倒貼本錢,也要給印度建設高鐵。日本人並不傻,明知印度高鐵項目可能是一個坑,只要是一腳踩了進去,就難以自拔。在他們看來,如果在印度把高鐵做成了,就可以把日本的“新幹線”推向全世界。

也就是說,日本需要借印度高鐵推銷“新幹線”,以獲得市場份額。按照各國高鐵發展規劃,預計到2020年,世界高速鐵路總里程將超過5萬公里,由此帶來的高鐵直接投資將超過1.1萬億美元(約7.1萬億人民幣);2020-2024年,還將增加1萬多公里。

想想這龐大的世界高鐵市場,想想它對日本經濟的作用,對苦於久久不能兌現競選諾言的安倍政府來說,很值得放手一搏。因此,日本必須在公開的國際競爭中扳回一城,扭轉中國競爭對手屢屢在國際競標中戰勝日本同行的印象,尤其是像印度這樣重要的國家、重要的市場。

然而,經過這一年的高鐵建設,日本人也意識到,印度高鐵不是想像的那麼好建。如今日本甩鍋,停止資金上的支持,等於宣佈印度高鐵工程無限期停工,這勢必導致印度人的“高鐵夢”遭到破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