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广东唯一皇陵—宋少帝赵昺陵墓

【南都讯 记者傅静怡 在今年9月4日的深圳市政协2018年监督性提案办理评议会上,就深圳历史文物保护问题进行了研讨。市政协委员费晓愈提出了“关于申请宋少帝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提案”,建议把位于深圳赤湾西部南山脚下的宋少帝陵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申报赤湾为“国家文化公园”,结合目前南山区打造赤湾海上丝绸之路文博圈的战略规划,及少帝陵的升级保护,梳理赤湾历史文化资源。据了解,宋少帝陵早期称宋少帝墓,是南宋最后一个皇帝宋少帝赵昺的陵墓,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赤湾村少帝路、赤湾公园附近,是广东省境内唯一一座皇帝陵寝。宋少帝陵旁,还有一尊陆秀夫负帝殉海石雕像】

题记宋少帝陵,这是广东省境内唯一的一座皇帝陵寝,也是深圳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少帝陵,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招商街道赤湾村少帝路,就在赤湾公园和赤湾小学附近。

六月初,笔者在家人陪同下,探访了广东唯一皇帝陵墓。来到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竟是这样一座雕像;

探访广东唯一皇陵—宋少帝赵昺陵墓

雕像中长者为南宋左丞相陆秀夫,他背着的正是年仅9岁的小皇帝 -宋少帝,也是南宋最后一个皇帝。面对苍茫的伶仃洋,君臣义无反顾,视死如归 ,大义凛然一同殉海,这是何等的壮烈,何等的惊心动魄!

这就是民族英雄陆秀夫负帝殉海石雕像。

700多年以前 ,公元1276年,南宋国都临安(杭州)陷落,宋恭帝被元军所俘。南宋大臣护送宋恭帝的两个兄弟赵昰和赵昺南逃,并在福州拥立赵昰为帝,即宋端宗。元兵穷追不舍,南宋小朝廷被迫继续逃亡到广东。1278年端宗病死,大臣们就拥立8岁的赵昺为帝,改年号为祥兴,并以陆秀夫为左丞相,张世杰为太傅,进驻广东新会崖山,继续抗击元军。

祥兴二年(1279)正月,元军进攻崖山,宋元两军在广东新会的崖山海面决战,结果,张世杰所率宋军寡不敌众,大败海上。3月19日,43岁的陆秀夫见大势已去,于是身穿朝服,先仗剑驱使自己的夫人投海自尽,再将9岁的小皇帝赵昺抱到船头,叩首再拜道:“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祐皇帝(宋恭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言罢,背起小皇帝,跳入茫茫大海。

据民间传说,当时赤湾海滩漂来一具身着黄袍龙衣的童尸,而赤湾海边天后庙(即今天位于赤湾的天后博物馆)的一根栋梁却突然塌下。

探访广东唯一皇陵—宋少帝赵昺陵墓

庙祝与乡绅父老急忙焚香问卜,得知童尸为少帝遗骸,塌下的栋梁是天后娘娘送少帝做棺材的材料,当地百姓于是礼葬赵昺于天后庙西边的小南山脚下。

探访广东唯一皇陵—宋少帝赵昺陵墓

宋少帝陵园北依小南山,南临伶仃洋。正中就是少帝墓,墓地中央竖立一块大石碑,墓碑的上方刻有祥龙两幅,中间刻有一太阳浮雕;墓碑正中镌刻“大宋祥庆少帝之陵”八个填金大字。

碑后为坟堆,有两重弧形围墙,前段中间顶面塑祥云拱月,涂染朱红,后段顶面塑双龙拱日,下有一只凤鸟装饰。

探访广东唯一皇陵—宋少帝赵昺陵墓

墓的东侧,立有一块泉州白石碑,正面是《宋帝昺陵墓碑记》,记叙了宋少帝的生平、陆秀夫负帝殉海的经过以及陵墓的修建情况,碑文为篆体阴文,风格古拙,是著名书法家商承祚所写。石碑背面则刻有著名书法家秦萼生题笔的八个大字:“崖海潜龙,赤湾延帝”,字体苍劲。

探访广东唯一皇陵—宋少帝赵昺陵墓

探访广东唯一皇陵—宋少帝赵昺陵墓

宋少帝,陆秀夫为国家民族的利益气节而投海殉国,以表宁死不屈,以死报效国家的意志 ,深深感召了后人。

在少帝陵前,在陆秀夫像前,前来拜祭的世人,摆满了丰盛祭品,萦绕着袅袅香烟……

游人置身宋少帝陵墓,既可追忆赵宋王朝的兴亡盛衰,又可凭吊南宋爱国将士的英烈忠魂,是广东省境内难得的好去处。

真可谓汉魂芳青史,后人皆颂扬。

杨春林 2018.9.5 于深圳龙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