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壓正》是姜文式自我吹噓的集大成,實在吃不消

《邪不压正》是姜文式自我吹嘘的集大成,实在吃不消

《邪不压正》是姜文式自我吹嘘的集大成,实在吃不消

視覺設計:大西

《邪不壓正》看完後多少有點失望。

這失望一半源於對原著的喜愛。《俠隱》的節奏從容有度,張北海近乎一幀幀地勾勒出一副生動的北平畫卷,內裡包裹著快意恩仇的江湖俠義,但二者一同被1937年的戰火毀滅,成了殘陽廢墟。其中,李天然恪守的江湖規矩與時代衝撞的過程是頗值得回味的。

當然,我很明白姜文絕不會複製別人的故事,他仍然只借小說的殼拍自己的夢。但呈現出的主線給人單薄、凌亂之感。說是復仇吧,卻沒有《讓子彈飛》般清晰的層層遞進,說是愛情與成長吧,主要人物之間的推動也並不飽滿,合在一起,倒像是要刻意呈現人性的無邪無正,但湊不出一個節奏有度的好故事。

除此之外,捕風捉影的細節中雖然藏了不少隱喻,但因鏡頭密集、元素冗雜,反而有種融不進筋骨便顯得多餘的感覺。

《邪不压正》是姜文式自我吹嘘的集大成,实在吃不消

仔細想想,李天然和關巧紅的個人復仇也好、藍青峰忍辱與狠毒背後所維護的國家尊嚴也好,每一個捋一捋、抻長了,都是好故事,裡面夾雜的諷刺也大多有趣。但姜文偏不給你說清楚,而是切碎了,一把撒在1937年的炮火中,讓你嗆著灰塵自個兒尋。於是看完了也不好意思說它不好,似乎說了不好,姜文就會像《太陽照常升起》中的瘋媽一樣,一邊打觀眾的臉一邊罵:“只能說你不懂,不能說你沒看見。”

究竟是沒看懂還是壓根沒看見暫且不談,先以個人觀點捋捋幾個主要人物。

《邪不压正》是姜文式自我吹嘘的集大成,实在吃不消

“俠隱”二字是原著中的無名詩人對李天然的尊稱。小說中的李天然確有鮮明的俠風道骨和成大事所需的隱忍。他是縝密且剋制的,自知揹負師父一家的血債,不能輕舉妄動,每次行動都埋伏良久、暗中窺探。

著一身黑,在後半夜溜進衚衕,四下打量,猛地一躍而起,確認瓦未鬆動,再小心翼翼地踩過去,藏在屋頂。“一動不動,大氣不出,注意觀察對方的日常生活或任何意外舉動。就這麼一天,兩天,三天五天地暗中窺探,摸清楚了底細再做打算。”

幾次三番後,成功地燒燬了羽田的倉庫、又將其手刃。後又偷了山本的刀,用江湖規矩將其羞辱,到最後,再手刃朱潛龍等人。儘管也出現了破綻,但面對一步步揭開面紗的敵人,李天然大多藏在暗處,來無影去無蹤,卻大快人心。

同時,他堅持以江湖規矩捍動官僚世界,但因時代變了,所謂道義,卻成了他人眼中的胡作非為。

《邪不压正》是姜文式自我吹嘘的集大成,实在吃不消

如偷劍一事。在小說中,李天然所偷是山本的劍。山本並非弒師的仇人,但他曾大言不慚地評價‘日本武術雖受益於中國,但如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如此侵犯了李天然的武林尊嚴。於是他和師叔聯手盜走他的劍,並按照江湖規矩下達帖子,約山本單獨對壘,並赤手戰勝了持劍的山本。此舉在外人看來多少有點過分儀式化,甚至是不合時宜的亂來,卻捍衛著李天然的內心規則。

仇恨也是其江湖規則的一部分。手刃羽田之際,對方錯以為李天然是間諜,幾乎將情報抖出,但李天然在乎的只是江湖恩仇。而準備刺殺朱潛龍時,藍青峰多次以俠客時代已過、要以法律與民族為重勸阻,他也只是回應“這是我們江湖的事,要按江湖規則來辦。”

他明白法律並不代表正義,戰爭在即的亂世更無規則可言,於是遵從的只有內心道義,當然,這份道義並不能用輕重善惡評價,但它正是李天然這個人物的魂

而電影中的李天然多少單薄了點。彭于晏的長相倒符合原著中“既天真又成熟”的形容,但姜文描繪的其實是另一個李天然。

這個李天然是莽撞的。15年仇恨加持,卻沒有把他歷練得深沉。與朱潛龍等人的幾次對決都給人輕佻之感,好像只是小孩子的玩鬧。

《邪不压正》是姜文式自我吹嘘的集大成,实在吃不消

在過分密集的鏡頭裡,李天然15年來因懦弱而自我譴責的心理狀態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呈現,反而借巧紅的口才逼問出來。而這個莽撞又懦弱的他,又在巧紅的鞭策下幾乎無障礙地燒了鴉片倉庫、殺了仇人,無論成長線還是復仇線都不夠鮮明飽滿。

不過這個李天然確實很姜文,像《陽光燦爛的日子》的馬小軍、《太陽照常升起》的李隊長,亦有《一步之遙》中馬走日的影子。他們同樣天真、亢奮又懦弱,必須女性推一把才能自我完成。

因而與其說《邪不壓正》是民國俠隱的故事,不如說是少年李天然的成長史。

《邪不压正》是姜文式自我吹嘘的集大成,实在吃不消

電影中的巧紅倒是有趣的。與我的猜想類似,她不只是金屋藏嬌的傳統形象。

小說中巧紅的形象十分清晰。她是鄰居口中的寡婦、“關大娘”,卻根本不像“大娘”,20歲出頭,樣貌高挑俏麗,讓初見時的李天然驚了一驚。

幾次相遇,她都在他心中留下了“清清爽爽”、“乾乾淨淨”的印象。灰褂褲、不施粉黛,頭髮黑黑的紮在後面,眼睛很亮。雖被傳遍閒話,也大體不卑不亢、舉止有度。這樣貌倒是像極了周韻本人。但巧紅亦是柔弱嬌羞的,作為手無縛雞之力的寡婦,也至多承擔李天然精神慰藉的角色。

按照姜文的習慣,絕不會安排一個嬌柔單薄的女性形象,於是電影中的巧紅肩負了男性推動者的責任。

相比李天然,巧紅的復仇之路反而更飽滿,但只展現了冰山一角。

《邪不压正》是姜文式自我吹嘘的集大成,实在吃不消

巧紅的父親被軍閥殺害,人頭在城門掛了三天,為了復仇,她放小腳、練身手、開裁縫鋪併成為“北平第一裁縫”,目的是為了讓有身份的人都來製衣,從而找出軾父兇手。

然而當白髮蒼蒼的仇人拉著一個小女孩出現時,或許一半出於懦弱、一半出於同情,卻讓她楞到原地動彈不得。

於是遇到相似的李天然後,便將他視作一份實驗,檢驗、激怒、鞭策並輔助他復仇。同時,她不只是他人的推動者,更有清晰的自我推動,這源於成熟的自我認知。於是事成之後,她甚至不願借對方一點點的輔助,而是乾脆利落地轉身離開,自有其使命在。

《邪不压正》是姜文式自我吹嘘的集大成,实在吃不消

其中有幾個細節值得玩味,李天然追到根本家刺殺時,巧紅立即召集了一批人馬輔助,且都身著黑衣,只不過一閃而過,令人來不及深思。此外,她槍法很準,結尾離開時又在屋瓦間自如跳躍,似乎藏了不少身手,其真實的身份怕不止敘述得那麼簡單。

而如此冷靜、縝密、恪守內心規則又不失柔情的行事風格,倒更像原著中的李天然。

姜文反覆闡述自己對女性的讚美,若說前幾部電影中的女性還多少有點男權視角的餘味,到了這部,倒像是用巧紅代替李天然做了回更捉摸不透的“俠隱”。

《邪不压正》是姜文式自我吹嘘的集大成,实在吃不消

原著中的藍青峰值得玩味的地方不多,但是個毋庸置疑的正派,於是拋開不談,只聊聊電影中的他。

在這場亂世的對決中,唯一以保全國家為重的似乎只有藍青峰,剩下的人都各取所需、執迷於自我完成。因而剝開了看,藍青峰的形象本是層次感極強的,但因呈現得太過油滑而難免削弱了幾分。

出場時的藍青峰是吊足胃口的。本是亨德勒醫生的深交,卻轉手與朱潛龍勾結,將李天然作為刺殺根本的交易。但之所以如此,又似乎是為了利用朱潛龍救國。亦正亦邪,捉摸不透。

剛要緩衝之時,又見他一把將亨德勒推下城牆,反讓李天然叫自己爸爸,甚至假惺惺地在靈堂裡哭泣作秀,極盡醜惡。

《邪不压正》是姜文式自我吹嘘的集大成,实在吃不消

可繼續往後摸索,又能看到他的猶豫。無論是養了15年的李天然、深交多年的亨德勒醫生,還是兩個親生兒子,似乎都是救國道路上的棋子,即使有所不忍,也終究救國為大。但到最後,不知是因看到李天然的能力還是純情,他決定換為自我犧牲。

於是在開車送李天然“上路”的途中,他不知是真還是假地哭了,又放他跑了。姜文甚至安排這個角色被倒著吊起來、一顆顆地拔掉門牙,與開場時的凜凜威風形成鮮明對比。

直到一切榮光褪盡,才能姑且摸出這個形象身上的真誠與大義,但又不能說他是絕對善的。整部電影中的複雜性在他身上呈現得最完整,但還是被元素的冗雜掩蓋了。

《邪不压正》是姜文式自我吹嘘的集大成,实在吃不消

整體來看,《邪不壓正》是個沒講透的好故事。姜文反覆闡述自己對細節的苛求,但還是急了,似乎急著證明人到中晚年的他沒有江郎才盡,急著將一本好故事打上鮮明的姜文烙印,讓它成為絕對的不可複製。

看完後刷了刷微博,發現看懂也好、沒看懂也好,粉絲們倒是齊刷刷地評論“這部電影很姜文”。

《邪不压正》是姜文式自我吹嘘的集大成,实在吃不消

劍神彈棉花老師評價:“劈頭蓋臉的荷爾蒙,爺們的和大美妞兒的。黑色幽默滿天飛,童真暴力噴滿屏,《殺死比爾》+《時光旅行者的妻子》既視感。這一次的姜文除了荒誕解構的鬼才本色,還為地球人端上了一道浪漫到又溼又硬的溫柔大餐”,確實是姜文風格的集大成。

但“很姜文”的形容越是被放大,越顯得空洞。倒不如放下點兒執著的自我表現,更真誠地與觀眾對話,反而更令人感動。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邪不压正》是姜文式自我吹嘘的集大成,实在吃不消


分享到:


相關文章: